【信报消息】(记者 李惠子 杨佳蕊) “刮胡子,我不用刀,一根根往下薅!”伴着清脆的 山东快板,这令人捧腹的台词顿时让现场气氛活跃起 来。表演者安德烈(Andre Carvalho)和其他30 多位新西兰全国各地的中学生4日进行了汉语能力的 角逐和展示。 “清晨我站在高高的山岗,看那天路修到我家乡…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第十二届“汉语 桥”世界中学生中文比赛新西兰赛区决赛4日在坎特 伯雷大学顺利收官。悠扬的歌曲,抑扬顿挫的快板, 灵动活泼的新疆舞蹈,引得阵阵喝彩,在新西兰刮起 最炫中国风。 选手合影留念。左一为维多利亚。摄影 杨佳蕊 经过半年多的层层角逐,来自新西兰南北岛20所初、高中的30多位选手最终进入决赛。比赛由 坎特伯雷大学孔子学院承办。 本次比赛的主题为“携手汉语,筑梦未来”。选手们根据这个主题,在中文演讲环节分享了自 己学习中文的经历,讲述自己与中国友人的情谊,畅谈自己对中国文化的理解,抒发了对中国 文化的热爱。试题作答环节的问题则涉及中国文化、历史、风俗等多个方面。 安德烈对自己的比赛表现很满意。“我学习汉语五年了,我真的很喜欢中国的食物、文化和历 史。”他说,最喜欢古色古香的北京和壮观宏伟的万里长城。 安德烈的父亲沙尔米拉(Sharmila)说,中国正飞速发展,学好中文对年轻人有着重要意义, 所以他十分支持孩子学中文。 来自萨摩亚、在新西兰读书的维多利亚(Victoria Talalelei Amani)已经学习汉语四年。在 她看来中华文化十分有趣。“我不得不说,学汉语是我做得最对、最棒的决定。”她说。 “我有很多愉快的学习经历,而且我对汉语的兴趣越来越浓,汉语是一门在全世界范围内都很 流行的语言。”她说,未来打算从事市场方面的工作“相信中文一定可以给我带来很多帮助。” 维多利亚的母亲艾拉(Ila Amani)说,一家人4日从萨摩亚赶来观看维多利亚的比赛。“我们 真的特别为她自豪,虽然听不懂,但我们可以感受到她对汉语的热情与喜爱。” 比赛最后,当评委宣布维多利亚获高中组二等奖,她的家人和朋友为她大声欢呼。 一家人4日从萨摩亚赶来观看维多利亚的比赛。 左一为维多利亚。摄影 杨佳蕊 选手卡珊德拉(Casandra Truscott)带来了一段精彩的新疆舞,扭起脖子来有模有样。最 喜欢中餐的她说:“汉语是一门未来的语言。”卡珊德拉和安德烈荣获高中组优秀奖。 身穿中式长袍的吉玛(Jimah Ruland Umata)来了段单口相声,观众笑声不断。吉玛获得了 高中组一等奖和最佳才艺奖。包括吉玛和维多利亚在内的高中组前四名选手被推荐代表新西 兰去参加10月在中国举行的汉语桥全球大赛。 基督城市长利安娜·达尔齐尔与获得高中组一等奖的吉玛合影。 摄影 杨佳蕊 前任驻华大使、新西兰当代中国研究中心理事会主席包逸之(Tony Browne)为吉玛颁奖 。 摄影 杨佳蕊 中国驻基督城总领事汪志坚在颁奖仪式致辞中说,学习中文可以和全球约15亿讲中文的人建立 联系,可以更好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新西兰目前约有7万学生学习汉语,近500所学校提 供汉语教学。在新西兰,汉语已成为最受欢迎的外语。 “中国是新西兰最大的贸易伙伴,两国合作前景广阔,必将为汉语学习者提供更多机遇和发展 空间。”他说。掌握一门外语并不容易,汪志坚总领事鼓励新西兰青年学生继续学好汉语,做 两国文明交流互鉴和中新友好关系的桥梁和纽带。 基督城市长利安娜·达尔齐尔(Lianne Dalziel)对《信报》说,语言是一门桥梁,可以带人 们走进一个国家,了解它的文化。“现在这个时代汉语已经十分流行,连我自己都学了两首中 文歌。”她说。 利安娜在颁奖典礼上讲述了她周六在基督城市中心的经历:几位中国游客找不到公交站,恰好 向她问路,将车停在路边的利安娜随即让游客上她的车。 “我把他们送到了公交车站,我还想告诉他们我是市长。我想这应该是激动人心的! 但我无法 正确说出(市长两个字)。”她说,语言确实能让你有能力沟通和建立桥梁。 前任驻华大使、新西兰当代中国研究中心理事会主席包逸之接受《信报》采访时说新西兰文化 是各种文化的结合,中国文化在新西兰“适应得很好”。 市长利安娜·达尔齐尔与选手合影。 摄影 杨佳蕊 比赛中选手现场作画。 摄影 杨佳蕊 (责任编辑:新西兰特产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