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颱风,香港由60年代巿民闻风色变,到20年后皆盼额外放假,反映出整体社会的文明与进步。我记忆所及,1962年颱风“温黛”袭港时,我与家人仍住在港岛湾仔高士打道194号(现时湾仔警署附近)一幢旧厦的二楼,爸妈和兄姐忙於检视各种防风措施,只得六岁的我,在叁姐怀抱下,透过已被胶纸交叉封贴的玻璃窗缝,乍看滔天巨浪越过那时临海的马路,几乎拍到我家窗前,街上广告招牌摇摇欲坠。而在呼啸风声和电台不停重复颱风消息的当儿,罐头午餐肉和豆豉鯪鱼的香味扑鼻而来,印象之深,至今难忘。 那次也是香港颱风史上一再被翻出屡提的纪录,伤亡损毁重大,尤以港澳渡轮“佛山号”遭殃的新闻镜头最为震撼。到我长大且当上记者,每当颱风袭港,已由少不更事的旁观者变成参与人,而冒着风雨採访时目睹的,像住在蓝田,大窝口....等山坡木屋区的大陆新移民,在风雨中拚死护家,折射社会贫富悬殊,又比安坐家中的一般大眾要真切深刻得多。 “六一八”秀茂坪山坡崩塌,活埋百人,港督麦理浩亲临指挥救援,华洋官员事后切实检讨,香港整体社会在应付颱风及各种天灾人祸上,不断求进改善,到80年代后期,面对各种天灾,从预防到事后復甦,基本上已游刃有餘。特别是连接香港岛和九龙的海底隧道贯通,地下铁路啟用,使广大巿民能在颱风到来前,一一安然返家,而一听到天文臺快要掛上八号风球,势将不用上班之际,“打工仔”欣喜快慰,马上呼朋引伴各寻娱乐,最普遍是找齐四人手谈竹战,打牌唱K,巿民彷彿不作防风準备,几无危机意识,表面看似讽刺不该,实则是社会进步,毋惧灾害。 背后的健全体制,有效领导,施政透明,防微杜渐,资讯发达,传媒监察,协调动员,公德齐心......在在都值得北京和大陆各省巿,政府到民间,深思倣傚! (责任编辑:新西兰 XinXiL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