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他把学生送入世界名校
时间:2015-01-24 00:00来源:新西兰 先驱报 作者:New Zealand 点击: N 次
张云腾老师
他堪称奥克兰最资深的升学教育专家,把很多优秀的少年送入世界名校,哈佛、普林斯顿、斯坦福、牛津、剑桥都有他的学生,他每年往来于美国、中国、新西兰,讲学、出书、做节目、写专栏。他认为:优秀是教出来的,每个孩子都是天赋之子,只要教育得当,皆可成栋梁之材。他便是奥克兰课程辅导中心的创办人张云腾老师,人们都叫他张老师。
让孩子入读名校,是很多父母的愿望。但是怎样才能实现这样的愿望呢?张老师认为,孩子的教育,家庭、学校、环境,三个要素都很重要,其中学校最重要的部分就是好老师。
每个孩子都是天赋之子
他看上去亲切、随和,面带微笑,随时回答人们的提问,关于教育,他有说不完的话题。他总是随身背着一个书包,风尘仆仆地来往于各个辅导分校之间,也奔忙于各个大学之间。
张老师从事教育40年,博学多才,博览群书,知识面相当丰富,很多人只知道他是升学专家,并不知道他对生物、地质、地貌、环境都颇有研究。他曾任教于台北师大附中,担任过全台湾十多家升大学、升医学院班生物讲师。他在台湾教了25年书,四千多位医生是他的学生,他也是四个孩子的父亲,亦父亦师,是许多孩子迈向成功的推手。
他2000年创办奥克兰课程辅导中心,培养了很多优秀学生。目前,奥克兰课程辅导中心在奥克兰有三个分校,近700名学生,20多位优秀的老师。
记者:好老师应该是什么样的?
张老师:课要讲得好,还要有吸引力。做教育辅导是很难的一件事,因为,这不是一件必须做的事情,你要足够好,才能吸引学生来。在辅导学校的好老师,在普通中学一定是非常棒的。
我要求我们的老师对于每个孩子的情况都很了解,老师要给每个孩子写报告,从学生的报告里知道孩子的学习状况,稳定的老师队伍也很重要,给孩子们一个熟悉、稳定的环境。
我的学校对老师很尊重,办公室职员要记得每个老师的爱好,在他们上课的时候帮他们备好他们喜欢的饮料,记得他们喜欢喝咖啡,还是绿茶、英国茶;订餐的时候,要知道他们喜欢中餐还是西餐,辣的还是不辣的。所以老师都喜欢来我们这里上课,他们喜欢被尊重的感觉,我的师资就很稳定,最长的教了8年。我对我的职员常常说,不要说老师的待遇很高,因为我们学校的口碑靠的就是这些老师,我们的学生能够取得好成绩,也靠的是这些老师。老师是一个辛苦、伟大的工作,他们在教育我们的下一代。要对他们好,让他们在辛苦付出的同时得到好的回报。
作为对老师的一种保护和尊重,再知名的老师我也不会拿他们作为广告招牌。我们学校有SAT资深老师,纽西兰唯一的IB知识论课程全球线上教学名师、辩论队常胜军教练名师、剑桥考官老师等等。尽管新西兰学校不禁止老师在校外兼课,但是他们绝对不乐意见到自己学校的老师在校外太高调,这样会给老师们带来麻烦。
对于学生也是一样,奥克兰课程辅导中心每年有很多孩子上名牌大学,但是我也很少拿他们来做学校的广告。我们要尊重孩子自己的努力和优秀,理解父母的辛劳付出、陪伴,因此,我从来不曾、也不愿意在媒体利用学生的照片和成就大登商业广告。
近两年中国有些教育机构积极寻求与我合作办学,专办初高中学生出国留学预备课程的「国际班」即将在深圳、郑州等几个城市开课,春节后我得飞去中国一段时间,办讲座、面试老师、挑选教材等。
记者:您对新西兰普通学校的师资力量怎么看?
张老师:我觉得新西兰培养师资的渠道不是很健全,优秀师资有些短缺。新西兰的大学排名一直往后掉也跟好老师的流失有关。即便是新西兰的好中学也有一些不怎样的老师,好的老师也留不住,这都是很让人担忧的问题。全球来说,芬兰的老师社会待遇很高,在那里当个小学老师,都需要硕士。新西兰在很多地方应该向芬兰学习。
记者:很多华人学生热衷于上医学院,报考时该有哪些准备?
张老师:在新西兰和澳洲,申请医学系、牙医系的难度绝不亚于申请世界名校。两年前一位西湖男校的印裔孩子放弃全额奖学金入读哈佛大学的机会,目前是奥大医学生。我接触过众多就读,或者已经成为医生的孩子,他们要具备以下几个特质:
英文要特别好!数理化好不过是基本条件,要提前培养「说话和应对」能力。「面试关」洋人学生录取三分之二,而亚裔学生刷掉三分之二,这跟歧视没有关系,是亚裔孩子说话不够过关。医学院招生越来越重视申请人的领导能力和才艺。组织能力强、自信、时间管理有效率是医学生的特质。更重要的,要能够坚持某些东西,要牺牲、要割舍一些东西,例如打游戏、玩手机,90%的努力还不够,请记住,要尽可能做到100%的努力!
记者:以您一个教育专家的眼光看,孩子一定要上名牌大学才算成功吗?
张老师:我非常欣赏电影《侏儸纪公园》中的一句话:「生命会自己找到出路」,我们有些父母太为孩子的教育感到焦虑,每个孩子都有他们自己的生命历程和轨迹,我们不必强行替他们安排,通往幸福和成功的道路不止一条。
出书、做节目一个都不能少
除了办教育,张老师同时也是一个社会活动家,出书、摄影、写专栏、办讲座、做节目、游学等。前段时间,他邀请一位出色的新西兰少年,去年考上哈佛的Jamie Beaton(本报1月17日报道)在奥克兰做了一个讲座,受到热烈欢迎。
他出版过一本自己《荷魅波光》摄影集。也曾应但尼丁市政府的邀请,在该市图书馆展览厅举办了一个星期的「荷魅波光」摄影个展,50多幅从台湾空运来的巨幅荷花作品感动了许多纽西兰人。同时,他也把在新西兰拍摄的作品,在台湾举行了摄影个展,撼动了很多台湾人的心。这样的生活,不仅仅是为了事业的成功,也是生活的情怀。
记者:写专栏和做电台节目,会不会占用你太多时间?做这些事情的初衷是什么?
张老师:每周一篇专栏、一小时节目,每星期都会占用一整天时间,跟处理其他事情的时间比较,应该不算太多。每一个孩子的成长都是一个独特的故事,都在验证或冲撞我们的教育理念,我觉得这是值得做得事情。
我在专栏文章中从不广告自己的学校,只探讨和论述教育问题。我每周二在电台做《优秀是教出来的》节目,已经是第9年了,在电台节目中,我也是把重点放在教育话题上,这个时段我会广告一下自己学校的课程和活动,因为,支付的时段费用是一笔不小的负担,没有广告行为就无法平衡学校的收支。
记者:你每年组织美国名校游,这样的游学活动对于孩子的成长有意义吗?
张老师:这是鼓励亲子同行的活动,是否有意义应该由随行的家长来评断。我只能说,的确看到了很多孩子在这一趟旅行之后有所改变,对于孩子的鼓励作用应该是不言而喻的。大部分孩子并不是参加了美国名校游才打算去美国读书深造,孩子和家长本来就有这个想法。
整个行程以十几所大学名校为主,也有游乐的部分,两个迪士尼乐园、环球影城、大都会博物馆、百老汇音乐剧等。这样的游学活动对孩子成长的意义是综合性的,对于孩子们拓展视野、体验美国文化、暂时远离电脑去调剂身心、认识美国教育、学习自我管理和安全意识等等确实有所助益。优秀是教出来的,优秀也可以是游出来的。
前年,我跟一位来自西藏的生态摄影家躺在皇后镇的湖边看天看云,摄影家悠悠说了一句:「生活,不是只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这一句话,让我一直很感动。对孩子,我也希望能通过游学潜移默化他们这样的情怀。
遇到这些问题该怎么办?
在很多华裔的心里,孩子的教育永远是第一位的,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孩子叛逆了怎么办?孩子不喜欢学习怎么办?该怎样帮助有天分的孩子?遇到任何问题,人们第一个想到的便是张老师,对任何问题,张老师也总是给予客观、真实的回答。
记者:对待一个天分很高的孩子,教育起来要注意些什么?
张老师:资深教育专家一再呼吁,人类对天才所能做的是──不要扼杀天才;天才应该在适性、开放的环境中学习和成长。
对于天分很高的孩子,陪伴、支持当然比放任好,让他们顺性发展,强迫或填鸭式的教养方式可能会压抑潜能的发挥,必要时得寻求特殊教育专家的协助。
曾经有一个天分很高的孩子,小学3年级便自学到了11年级的数学,当时他的妈妈来跟我谈孩子的教育问题,我建议她跟奥克兰大学数学系联系,后来这个孩子选修了大学课程。
记者:对于资质不高的孩子,该怎么对待?
张老师:孩子的资质不高,一般指的是对于传统学科学习能力较差。父母不要盲目地让孩子拼命补习。父母应该比其他人更了解自己的孩子,先自行评估,学习能力差的原因在哪里?读书环境不好?学习方法不好?学习动机薄弱?欠缺鼓励?老师面对着一群孩子,心中有一把尺,很多时候与老师咨询之后就找到了解决方向。
哈佛大学教育研究所教授加德纳(Howard Gardner)博士以「多元智能理论」享誉「发展心理学」的领域,他的论点突破了传统的用IQ来衡量人类智慧和能力的看法,强调人类具有八大项智能,不适合像身高、体重、血压或IQ那样测出一个绝对的数字来代表智能的高低。
孩子的资质不高,根据加德纳理论,或许孩子的潜能和强项不在于传统学科的学习。必要时父母得请教专业人士,有时候也有可能是父母自己的认知和心态问题。资质高低是相对的问题,迷信学霸才有前途的父母常常认为自己的孩子资质不高,我不能认同这种迷思和迷失。
记者:遇到孩子沉溺于打游戏,玩手机,老师和家长应该怎样对待?
张老师:已经沉溺于打游戏、玩手机,确实是困难问题。首先,家长先回顾一下,过去自己用什么心态、做法对待孩子和电子游戏?为什么朋友的孩子不沉溺?为什么同一个屋檐下的大儿子不沉溺?寻找问题根源。其次禁止孩子打游戏、玩手机,如果不可行的话。以退为进,和孩子恳谈,先要求孩子逐步减少电子游戏时间,并和孩
子约定使用规范,必要时以文书签字保证。家里也要安排全家人的「读书区」,孩子的书桌、电脑、手机等离开卧室,让卧室成为真正睡觉休息的地方。全家人一视同仁,别只针对沉溺于游戏的孩子,让他意识到这是家规。带孩子出去远程旅行或经常离家做在外住宿的短程旅行,减少孩子打游戏、玩手机的方便性。另外,还要加强孩子的体能活动运动,培养其他的才艺兴趣。增加陪伴孩子的时间,切勿一看到孩子打开电脑和手机就唠叨或生气,减少与孩子的言语摩擦。
在这个关键时刻,一定要营造与孩子沟通对话的良好气氛。如果孩子有了进展,适度的给予鼓励或奖励,让孩子感受到您的关注和认可。也要有技巧地运用同学或老师的正面影响力,尤其是那些不沉溺的同学好朋友。绝对不许孩子进出安置好升级版、游戏速度快的网吧,密切注意孩子的用钱情况。如果情况特别严重时求助于心理辅导专家。
记者:您做了这么多年教育,对于孩子的教育,有什么心得?
张老师:世界在巨变中,网路和电子媒体正在翻转教育,迫使老师和父母必须调整教养的角色、方法,轻松做父母、老师的时代过去了。要终身学习,陪着孩子一起学习,这样与时俱进才能胜任父母、老师的角色。
擅常读书考试的孩子,将来不一定是最具竞争力。「素质教育」和「EQ培养」越来越重要!自学能力、创新能力、协同合作能力、职场转弯能力四大要素决定了孩子未来的竞争力。
记者:您的教育理念是什么?
张老师:「教育理念」的概念很广泛,学生要快乐学习,教学应该以学生为中心,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父母不应该企图把孩子复制成某一个人,事实上也难以办到。除了这些,我要告诉家长朋友的是:纽西兰大部分学霸还是留在国内读大学,不是只有去美国、英国留学才有远大的前途、「平凡的幸福」比「辉煌的荣耀」更值得珍惜。
(责任编辑:新西兰 XinXiLan) |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