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人自述:我是一个韩国女孩,今年30岁,从小体质不是很好,在韩国时经常用中药针灸调理治疗,每次效果都不错,所以一直希望长大后学习中医针灸,来新西兰后愿望终于得以实现,现在已经开始在这里的一所中医学院学习。今年5月中旬突然出现胃部胀闷、用手按压则疼痛,在背部与胃相对应的某一点有持续性疼痛,胸部发紧,噁心,口腔泛酸,喜欢饮食热性的东西,但食后症状反而加重。由于在中医学院学习,有机会向老师请教,老师认为我是肝气犯胃,给我开了药方。但是由于老师年纪比较轻,我还是犹豫是否服他开的药,这时有个同班同学向我介绍可以先到陈文照博士诊所看看,于是我就慕名找到了陈医师,陈医师先让我给他看一看学校老师开的方子,然后仔细望闻问切,说我得的是寒热虚实夹杂中焦,不是肝气犯胃,老师开的是柴胡疏肝散加减,不是太合适我的病,让我服用他的方子。我询问陈医师针灸与中药结合是否效果会更好,陈医师说可以,针灸效果快,而中药作用持久,两者结合可以相得益彰,取长补短。于是陈医师先在我的腹部、手足扎了几根针,扎针后再在腹部的两个针上烧上艾柱。我发现陈医师扎针一点也不疼,烧上艾柱后胃部感到温热很舒服,等针灸治疗结束后,我发现胃部胀闷等症状立刻减轻多了很多,回家后开始服用中药。等5付药服用完后症状已经好了8、9分,为了巩固疗效,我就再次到陈医师处就诊,同上次一样陈医师给我针灸开药。经过两次针灸和10付中药的治疗,我的病全好了,至今已经有两个多月了,以前的病症一直没有再出现过。这真印证了中医药的伟大,也说明我选择中医作为职业是完全准确的。 点评分析:在古代由于对人体内脏的解剖位置不是太清楚,所以胃所在的位置被称作“心窝”或“心下”,如胃部堵塞胀闷在古代医书《伤寒论》里称为“心下痞”,但根据是否伴有疼痛,归属也有“痞证”与“结胸”之分。胃部胀闷而不伴有疼痛的属于“痞证”;胃部胀闷,按压疼痛,不压则不痛的属于“小结胸证”;胃部胀闷疼痛剧烈的归属于“大结胸证”。胃部胀闷或按压疼痛是临床最为多见的胃病,而且多伴有其他症状,这些伴有症状往往对辨证有很大的帮助,有时可能是主要依据。胃部胀闷疼痛的治疗说简单就简单,说难就难。说简单是指假如胃部胀闷疼痛的表现比较单纯典型,治疗起来也会简单,效果也会很好。说难是指假如胃部胀闷疼痛的表现复杂不典型,治疗起来也会比较困难,效果也不太好。因为中医讲的寒热虚实气湿痰瘀看起来很简单,但辨证起来很复杂,尤其是各种病理交错在一起的时候。像上述这个病案,主要症状是“胃部胀闷,按压疼痛”,但一般辨证有气滞、痰湿或寒热虚实夹杂之分;平时喜欢吃热性的食物,说明疾病有寒的一面,但饮食后症状加重表示胃的消化机能虚弱,属于虚与热的一面。胸部发紧说明有气滞的一面。口内泛酸既可以是实热证,也可以是虚寒证。针对这种复杂的疾病,我在针灸方面针、灸结合,在药物方面用了寒热补泻不同性质的药物,得到很好的效果。 (咨询电话:09-570 8508,021 1150236,地址:45 Queens Road,Panmure,Auckland,更多文章请登陆:www://blog.163.com/chenwenzhao_62/或494507331.qzone.qq.com) (责任编辑:新西兰 XinXiL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