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题目取自王阳明《尊经阁记》中的一句话“经正则斯民兴,斯无邪慝矣。”这里的经,是指六经,即《易经》,《书经》,《诗经》,《乐经》,《礼记》和《春秋》。 少时听业师金松岑先生讲阳明心学,囫囵吞枣,不求甚解。只知道所谓心学,就是修身养性,从生活中体念真理,发掘人的天生良知,身体力行,知行合一。 王阳明的着作浩繁,使人望而生畏。如此浩繁的着作,清康熙三十四年吴乘权氏编纂《古文观止》时仅收录其中三篇短文,不足三千字。不过吴氏选文标准极严,除了唐宋八大家,以及从《史记》,东西《汉文》等典籍所选文章较多之外,方孝孺、宋濂、归有光和刘伯温等大家每人也只有两篇,王阳明能被选三篇已属“看高一线。 但是这三篇文章对於王阳明的思想却极具代表性,尤其是《尊经阁记》: “经,常道也;其在於天谓之命,其赋於人谓之性,其主於身谓之心。心也,性也,命也。通人物,达四海,塞天地,亘古今;无有乎弗具,无有乎弗同,无有乎或变者也;是常道也。” 这里所说的经,就是六经。是人世天地万物运行的“常道”。与“人法地,地法天,天发道,道法自然”的道家学说异曲同工,强调自然规律不可违背。王阳明信奉孟子《尽心篇》里的良知论,认为良知是天赋的,是一个人生来具有的。问题是人如何修养,保持其良知。 “所不虑而能知者,其良知也。”因此保持和修炼人的良知是阳明心学的要义。王阳明说,“六经者非他,吾心之常道也”。他把六经看得非常重要。认为《易经》是解释事物变化发展规律的一种逻辑。“易也者,志(标志)吾心之阴阳消息者也。”《书经》教给人遵守纪纲,官员要勤政爱民。“诗也者,志吾心之歌咏性情者也”。在古代诗歌是欢愉的象徵,文明的象徵,与野蛮相对。“安史乱起,连战交捽,卒无宁岁,耳悦钲鼓,不闻弦歌,目不知书”(唐地方志)。此外,礼,乐,春秋各有其功用。《春秋》在於“求吾心之诚伪邪正时而辨也”。 简言之,作为中国儒家学说代表的六经在净化人民思想,规范人民行为,维护社会稳定等诸多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新西兰没有六经,但是有一部基督教的圣经。读过圣经的人都知道它两千年来对推动欧洲以至世界文明中的作用。六经也好,圣经也好,放开其宗教特性,都是强调人要有良知,人有天赋良知,其所以有诚与伪,正与邪的对立,就是因为受到了各种利慾的诱惑。 回到本文题目:“经正则斯民兴,斯无邪慝矣”。用好的书籍(典籍)教育人民,人民精神面貌健康向上,百业兴旺。进一步说,整个社会有一种信仰,有一个共识,是非分明,民众不偏离“经”的轨道,善恶泾渭分明,社会就会清明,及於盛世。 但是,再好的“经”,被“歪嘴和尚”一念,就念歪了。君不闻某国立大学,看到国人逐渐反思传统文化之失落与断层,“不失时机”地开办“国学讲习班,十天课程收学费人民币两万四千元(学员都是大腕)。这是投机敛财还是讲经说法论道?可悲! 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成果辉煌,期间制定了许多法律法规条文,正在向现代法制国家迈进,这完全没有问题。但是也要看到,法律不是万能的。笔者曾在一篇文章中认为,对於一个善良——有良知的人来说,有没有法律问题不大(做生意搞贸易需要的法律法规不在此例)。因为不该做的缺德事他不会去做。那麽良知不是天赋的吗?问题是人不是生活在真空里。制造地沟油的利润几十倍於正当生产,冒险贩卖100克毒品所获暴利可以享受大半辈子,拐卖一个妇女得十万元,拐卖一个儿童得五万,代做一张假文凭,北大的,清华的,交大的,分等论价,技术高超,以假乱真,看病有“医托”(这是一个颇有创意的新名词),买票有黄牛,买书有盗版,…….难道都是因为法制不健全吗? 现在中国社会需要一部经,一部“正经”。那就是唤起人们的良知,重建并发扬中华文化,在此基础上去芜存菁。现在强调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在某种意义上,把儒家文化的精粹合理的部分运用到各项工作中去,也是中国特色的标志。要不为何日本,韩国,美国,德国都在研究咱明代的这位大学问家(兼军事家,曾任兵部尚书——国防部长)的王阳明呢? 法律建立在强制的基础上,而“经”(不止《六经》,一切有益的读物都属之)是建立在教化,即潜移默化的基础上。“润物细无声”,不温不火,不急不躁,不怠不懈,持之以恒,必能与日益完备的法制相辅相成,如此则天下大治有望焉。 (责任编辑:新西兰 XinXiL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