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主:游子.
联系方式:[email protected]游子收. 十一月上旬收到香港同学沈建军兄的电邮:“您们好!刚收到德福的邮件,附上请参阅。前两天57届部分校友,中午和他饮茶见过面,他提起你。保重身体!!” 信中的“前两天”指的是2011年11月11日上午11时,我们在香港的部分同学相约的一次茶聚。事先就由另一位同学吴素娥女士,通过越洋电话通知我,“邀”我届时一定“出席”。 我中学时代的同学分布世界各地,如今身在香港的不少,据十年前“香港巴中校友会”的统计,居港巴中同学校友,有近两千人。 “两千人?真有那麽多?”一定会有朋友产生这样的疑问。要详细解答这个疑问,恐怕得先编一本“近代印尼华侨史”。我们所在读的印尼首都雅加达的“巴城中学”,有资格在这本史书中占一个章节。 我是从离雅加达五天水路的另一个海岛,考上这所当时极负盛名的学校的。记得开学新生编班时,操场上列满了新生,我们被分编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八个班,每班一列。我被编入初中一年级辛班。又因为个子最小,因此被排列在第一个位子。於是,我在辛班的“学号”就是“1号”。学生最多时,班上的编号最高是“60号”。到六年级毕业时,班级压缩到甲、乙、丙、丁、戊五个班,外加“师范班”一个班。我被编进丙班,不过班号已经随着身高,上升到超过50号了。 那个时代,世界各民族独立浪潮席卷全球,中国、印尼关系友好而融洽。华人中“振兴中华民族”、“把青春献给祖国”等口号在青年学生心中激荡。 上面提到的沈建军、陈德福、吴素娥等同学,就是我在“巴城中学”同届同学,同时毕业,同时回中国升学。当年六个班的毕业学生,有近半数在“振兴中华民族”、“把青春献给祖国”口号的鼓舞下离开印尼回到中国。当中大多数同学,都如愿考进了自己响往的高等院校,许多人考进名牌大学。沈建军与另外几个同学考上清华大学,吴素娥等考上中央音乐学院,潘维杰等考上北京大学,陈德福与我则双双考上南开大学,等等。 大学毕业後,我们都被分派到不同的刚位,很努力地实践“把青春献给祖国”诺言。 然而世事风云变幻多。十年“文化大革命”的惊涛骇浪,又把我们这一批学子,冲击到了香港。以至“文化大革命”後,香港聚居了2000名巴中学子。 像沈建军兄所说的这样的聚会,香港是常常举行的。我虽然移居新西兰多年,不过每次我回香港,也一定要数度出席这样的茶聚、饭聚。每聚七八人、十几人、二三十人不等。遇到逢年过节,这样的茶聚会办成一二百人的聚餐盛宴(最盛大的一次超过一千人。不过我当时没有赴会)。这样的聚会,席间总是笑声不断,常常还有嘹喨的歌声,其乐无穷。记得今年春天在九龙官塘一家酒楼的席间,有人又提起“把青春献给祖国”。一位同学笑问我:“如果现在时光倒流,你还会不会再号召我们把青春献给祖国?” “会!我一直为此感到自豪。” 几个同学都不约而同地赞同我的回答。 11年11月11日11时的茶聚,本来是取几个11的巧合,却没有想到,远在美国的陈德福同学,会出现在聚会中,而且还提起我。引起我不少回忆,联想翩翩。 因为陈德福兄在旅居美国期间,仍然不忘我们当初的约定,继续不断地为美中文化交流和相互了了解作贡献。五年前我曾在香港中环一问酒楼同学的餐聚中见过他。知道他是“美中文化交流协会”会长,以中英文专业翻译为生。收入不算富裕,他却将几乎所有的收入,花在拍摄美中文化交流的一系列历史文献纪录片上面。当时,他正往来奔波在美国、中国各地收集资料,拍摄一部大型文献记录片<飞虎奇缘----一个中国记者与美国朋友们>,记录一个中国记者与曾经帮助中国人民抗战的飞虎队飞行员的事迹,以及他们之间几十年恒久不变的友情。 吴素娥同学告诉我:一次,德福回中国准备赶回美国出席一个会议,不善理财的他,到达香港後才发现:自己已经没飞回纽约的路费。好在香港的一位同学得知後立即给他足够的支援。这次来香港前,北京中国旅游电视台已经为陈德福兄拍摄了一辑专访。德福兄花十年功夫制作的<飞虎奇缘----一个中国记者与美国朋友们>,也已经完成,即将在中国和美国播出。这次在北京初映,片中的中国主角、年渝90岁高龄的张彦老人也亲临观看了该记录片。 我们当然为他的成功表示庆贺,同时也要向他的坚持和奉献精神致敬。 (责任编辑:新西兰 XinXiL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