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辆完全用电的尼桑「聆风」(Nissan Leaf)汽车在充电 新西兰最大的电力公司之一Mighty River Power的首席执行官Fraser Whineray表示,新西兰是最有潜力大力推广环保电动汽车(electric vehicle,简称EV)的国家之一,关键在于政府和企业的决策者要认识到推广电动汽车的长远益处。包括Mighty River Power在内的多家公司正与电网联合会(Electricity Networks Association,简称ENA)合作,建立一个「可再生能源高速网络」,为环保电动汽车的充电提供保障。 Whineray自己就开著一辆充电式油电混合动力汽车。他告诉《英文先驱报》,这辆车仅用电池可以跑45公里左右,用汽油可以跑近700公里。每天回家后,他就把车接上电源,他的手机里有个App小应用程序,到了晚上11点,这时的电费低于用电高峰时段的电费,手机会自动控制汽车开始充电。到了早上,他的车又已「电力满满」。 Mighty River Power刚刚宣布计划,将把该公司的车辆中70%都改成全电动汽车,或者充电式油电混合汽车。 「EV可以胜任大部分旅程。我们公司跑奥克兰到汉密尔顿的车都是尼桑『聆风』(Nissan Leaf)。」Whineray说,「我们的办公室和发电厂都有充电设备。一台快速充电器大约需要1500到2000纽币。我们已经装了60台这样的快速充电器。」Whineray说,要充分发挥这种环保汽车技术的潜能,最关键的是政府和私企的决策者们要打破惯性思维。 目前市场上对这类环保车的主要疑虑集中在三个方面:这些车的成本,包括新车和二手车;两次充电之间它们可以跑多远;以及把电池充满需要多长时间。 Whineray指出,新西兰进口和本地生产的EV汽车种类越来越多。「2014年,我们终于等到了性价比较为合适的时刻。」 对于Mighty River Power来说,衡量是否值得将公司大部分汽车改为环保车的标准是资金和运行成本,后者是大公司更要著重考虑的因素。Whineray说,环保EV车的运行成本大大低于汽油或柴油车,用电的成本相当于每升汽油花的钱还不到30分。此外,比起传统汽车,EV车的部件损耗率也低得多。 在新西兰,消费者偏好二手车,特别是日系车,以及公司或政府部门的车队里淘汰的旧车。因此,Whineray认为,大公司和政府决策者更应当对环保车的使用起到带头作用。 但目前的问题是,二手EV车的市场还不大,导致一些决策者保守地认为EV车折旧率很高,在二手车的市场上卖不出好价钱。随著越来越多EV车进入二手车市,这个问题不难解决。 在EV车能跑多远里程的问题上,传统上消费者考虑的是,到下一个加油站还有多远,而不是到下一个能充电的地方的距离。Whineray说,其实每年可能只有一周的时间,人们会跑很远的路旅行。这正说明为什么油电混合车很有吸引力,因为大多数时间,用电来跑短途就已经够了,要跑长途时,还有汽油或柴油发动机备用。 至于充电时间,Whineray说,大部分人的车其实很多时间都静止不动,要么停在自家的车库,要么呆在停车场。这么长的时间完全可以充电。 真正的问题是快速充电,而这将催生出一个新的市场。Whineray说,他们正与电网联合会(简称ENA)合作,建立一个「可再生能源高速网络」。他说,「这么做的目的是保证公众能够及时充电,一旦实现,这将消除关于EV车充电的疑虑。」 ENA的首席执行官Graeme Peters表示,联合会已经成立了一个工作小组,成员包括铺线公司的代表,以及Contact Energy、Mighty River Power和Drive Electric等电力公司的代表。小组在探讨统一建立公共充电网络的可行性,将在七月底左右得出结论。 Peters说,「可再生能源高速网络」一开始可能会设在一号高速沿途的关键停车点和重要景点,随后扩展到地区级公路。这一网络建成后,将可能吸引机场、零售商、超市、旅游景点等集中停车的企业和商家也来加入。 Whineray说,新西兰早在推广从北岛最北端的Cape Reinga到南岛最南端的Bluff一路绿色环保的自驾旅行线路,如能在沿途设立电动车充电点,将与这条已经吸引了众多国际游客的国家级线路完全吻合。「基础设施已经齐备,这已经不是修好了路再去吸引游客的问题。」他说。 在到今年二月为止的一年里,即使国际油价大跌,新西兰仍然花了72亿纽币进口原油和精炼燃料,其中一半用于轻型车。仅这项支出就给新西兰带来22亿纽币的贸易赤字。 Whineray指出,如能将汽车所需进口燃油的成本用国产电能来替代,不但能省下外匯储备,还能降低未来油价和匯率波动给新西兰经济带来的风险。 此外,今年年底将在巴黎召开国际气候大会,届时各国政府将就2020年后的碳排放制订新的标准。Whineray指出,如能大规模推广环保车,新西兰将在碳排放议题上更为主动。 (责任编辑:新西兰 XinXiL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