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观点 “随着“大河电力”(Mighty River Power)公司股份出售的临近,关於国有资产出售的话题再一次成为公众争论的焦点。总结起来大致可以分为两种观点。一种持完全反对的态度,而另一种则持完全赞同的观点。 反对的观点认为,国有资产属於每个国民,不管是穷人还是富人。出售国有资产所代表的就是对资产的剥夺,所得的红利不再惠及全体国民,获利的只是一部分富人。不仅如此,出售国有资产对经济增长并没有什麽好处,而且也不会带来任何发明创造,最终的结果只能是富的更富,穷的更穷。 赞同的观点认为,出售百分之49的固有资产并不是对资产的剥夺。理由是,出售国有资产所得并不归政府所有,也不归少数新的股东所有。由於出售国有资产将全面促进经济发展,所有国民都将受益。政府享有百分之51的红利,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所得还会增加。 混合经济模式的成功案例 陶朗加(Tauranga)港属於芒加奴伊山(Mount Maunganui)公司所有。该公司在出售了百分之44.7的股份之後於1992年3月成为NZX的上市公司。公司所属的丰盛湾(Bay of Plenty)地区议会持有百分之55.3的股份。 公司上市之前,该港口所支付的红利只有220万元,根据当时每股1.05元的上市价(IPO),地区议会的股份价值也只有4400万元。二十年後,丰盛湾地区议会在该公司的经济利益已经得到了长足发展。 据统计,虽然地区议会的股份从原来的百分之55.3下降到了目前的百分之54.9,但股份的价值却从原来的4400万元猛增至10亿1500万元。议会目前每年从港口公司获得的红利是3460万元,而当年资产全部的获利仅有220万元。 从这个事例可以看出,国有资产部分私有化并不是非赢即输的游戏,并不是有了赢家就一定有输家的做法。恰恰相反,各方都是赢家,包括丰盛湾地区议会、纳税人、陶朗加港的少数股东以及公司本身。无疑,如果管理得当,部分国有资产私有化可使资产增值,对地区议会,和中央政府都有利。 奥克兰港的例子也证明,国有资产部分私有化是有好处的。私有化本身也对政治控制产生有利冲击。 奥克兰港由怀卡托(Waikato)地区议会於1993年以每股1.60元的价格向公众出售了百分之20的股份而成为上市公司。剩余的百分之80股份由奥克兰地区服务信托公司(Auckland Regional Services Trust)持有,後来又转让给了奥克兰地区议会(Auckland Regional Council)。 这笔百分之80的股份最初的上市价为每股1.60元,总值合计3亿1800万元。在嗣後的12年内,奥克兰地区议会的经济利益也获得了很大的增长。议会的股份保持百分之80没变,但其股份的价值按每股8元算则从原来的3亿1800万元猛增至6亿7800万元。议会每年从公司获得的红利也从原来的850万元增加到了3430万元。 但遗憾的是,自从地区议会,亦即目前的奥克兰市於2005年全面收归国有之後,奥克兰港的运作每况愈下。2005年当奥克兰市拥有百分之80股份的时候,其年红利达到3430万元,而截止2012年六月,当奥克兰市对公司拥有百分之百股份的时候,它的年红利却只有2010万元。 对这种情况,有些人认为,陶朗加港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是它盈利的主要原因,而奥市由於交通拥堵,给奥克兰港的运作造成了负面影响。不过,如果查阅当时的新闻报道,就会发现,当陶朗加港於1992年上市的时候,很多人认为,它的前景不佳,充其量只能与南岛基督城附近的里特尔顿(Lyttelton)相比。 但後来的发展出乎意料,混合所有制结构的确产生了实质性的股值增长,为股东带来了丰厚的利润。相比之下,奥克兰港在2005年全面收归国有之後,其收益却发生了倒退的情况。这似乎也说明,政府官员和政客并没有能力管理一个商业企业,对於那些有发展前景的企业造成掣肘。 另外一个相似的例子就是新西兰航空公司。该公司在全部私营的时候,几乎到了崩溃的边缘,但自从政府收购了百分之73.1的股份之後,目前运营良好。奥克兰国际机场的情况也一样。机场於1998年以每股1.80元的价格将百分之51.6的股份出售之後成为NZX的上市公司。当时的各个地区议会拥有百分之48.4的股份,公众(私有化部分)持有百分之51.6的股份。 目前,奥克兰市对国际机场仍然拥有百分之22.5的股份。奥市拥有的股票价格已经从刚上市时的1亿7000万元(当时每股的价格是1.80元)上升到了8亿7000万元。以目前持股百分之22.5来计算,每年的红利已经从原来的540万元上升到了1960万元。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这些企业的最好结构就是公私混合所有制形式。部分私有化的公司比全部私有化或全部国有化的公司更有创造力,也更加成功。部分私有化的公司获得了更多的利润,也为所有持股人创造了财富。 大河电力股 由此看来,混合所有制经济是经济发展的最佳动力,而购买以此种模式经营的公司的股票,应该是不会错的了,尤其是原本属於国有资产的大型企业的股票。说到这里就不能不提“大河电力”公司的股票了。 从长远来看,国有资产股是没有风险的,或者说风险很小。这是不言而喻的事情,国家是不会(轻易)消失的。正是因为这个和其他的一些原因,到目前为止,已经有四十多万人登记购买这只股票,大家都不想错过这个获利的机会。 有人可能会长期持有这只股票,一方面可以获得额外的“红利股”,另一方面期待若干年後,股票价值会大幅上涨。另有一些人可能会见机行事,利用在股票上市後的价值徒增获得快速的收益。 对於後者来说,目前出现的一个情况值得特别关注。那就是澳大利亚在新西兰南岛布拉夫(Bluff)的提歪角(Tiwai Point)开设的冶炼厂可能关闭。这家名为“太平洋铝业公司”(Pacific Aluminum)的冶炼厂所使用的电力占新西兰全国总用电量的百分之14,如果关闭,势必造成新西兰国内电力大大供过於求的局面。 这虽然对国内消费者来说是件好事,但对於电力公司来说则是灾难。电力的批发价格将会大幅下降,造成公司利润滑坡,公司的股票价格自然受到影响,甚至可能危及到大河电力公司股票的上市。 截止发稿时,“子午线”(Meridian)电力公司与“太平洋铝业公司”的谈判还在进行中。 哈密尔顿辛丁格林经纪公司(Hamilton Hindin Greene)主管威廉姆森(Grant Williamson)认为,大河电力公司的股票上市已成定局,不可能因为“太平洋铝业公司”的问题而停止,即使谈判失败。他说:“我不认为这会有非常大的影响,除非谈判完全崩溃。” 米尔福德资产管理公司(Milford Asset Management)资深分析员克忒恩(William Curtayne)认为,目前这种局面很可能迫使大河电力公司对定价再出相应的调整。他说,对於那些希望购买该公司股票的人来说,情况喜忧参半。喜的是,股票价格会下降,忧的是股票升值可能会很缓慢。 面对这种局面,社会各方都发出了强硬的声音。约翰‧基(John Key)总理也说,新西兰不会成为力拓公司(Rio Tinto-“太平洋铝业公司”的总公司)的人质,新西兰先驱报专栏作者欧苏利文(Fran O'Sullivan)在她的专栏文章中也说,新西兰不必要成为力拓的人质。 看来,由国家党推行的“混合所有制模式”(Mixed Ownership Model)计划在推行中还会有一些风波,但对於国家和股民来说前景看好。 (责任编辑:新西兰 XinXiL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