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潮流速报(新西兰特产网) www.XinXiLan.Tech 用心提供新西兰的各种资讯,想要我们帮您找什么,点这里告诉我们!

新西兰特产:旅游景点,移民+留学,新西兰蜂蜜,奶粉,红酒和保健品

当前位置: 新西兰特产 > 新闻 >

新西兰佛经圣经及道教经典

时间:2013-02-28 00:00来源:新西兰 先驱报 作者:New Zealand 点击: N
  笔者不是任何宗教的教徒,也不是研究宗教问题的学者。真地是不敢谈论宗教方面的问题,不敢对《佛经》、《圣经》及道教经典说三道四。一怕说的不对误导了读者,也怕有不敬之处亵渎了神明。
  因纽西兰中华文化学会组织几次文化讲坛,我也有幸参与。文化讲坛谈论的都是文化问题,於是一个困扰我多年的问题再次引起我的思考:近代的科学技术和近代的文明何以产生於西方,而不能诞生於有五千年文明传承的东方?
  为此我在前些日子写了一篇题目为《科学的简单与确切》的文章,旨在说明科学的道理是简单的,既不难懂,更不神秘;科学的概念是确切的,不可作随心所欲的各种解释。
  在此我还想说明,笔者所针对的是一种文化现象,是绵绵五千年深深地影响了整个东方民族思维的一种文化现象,而并非针对古代或者当今的某些或者某个学者。相反,在文化讲坛上我认识的来自台湾的学者张四海先生,他对《易经》这门最古老最艰涩的学问作了精准、忠实地诠释,看出他对中国《易经》有着深刻的理解,也看到了张先生正直、诚实的治学态度。
  我对《易经》有着极其复杂的感情。它最早诞生於唐尧之前的伏羲时代,经夏、商两朝上千年的发展演变,到周朝之初的文王最後完善形成《周易》。在如此久远的时代,我们中华民族的先人,既有如此深刻的思想,足令今天的我辈感到无比的自豪。可就像当年的战车,已无法与今日的坦克、汽车相比;当年的弓箭更无法与今日的枪炮、火箭相比一样,《易经》离开我们毕竟太久远了,而社会的发展,尤其是近几百年来社会发展得太快了。《易经》这样的老古董,学者们尽管可以解析其艰涩的思想,分析其发展的脉络,但用来指导今日的社会和科技生活,是无论如何不可能胜任的。
  崇古是中国人的一个深入骨髓的毛病。小时候就知道古代英雄,身高丈二,膀阔三尺,等到兵马俑一挖出来,才知道古人与今人一般大小。而一座兵马俑,只能说明秦始皇的暴虐,为一座陵墓,竟然搞成这麽大的规模。而一个个兵马俑面无表情,形态呆滞,其艺术水准实在是乏善可陈,我看是根本就无法与现在的天津泥人张相比。
  中国人的另一个毛病是崇拜艰深,搞学问的人非把自己的学问搞得高不可攀,深不可测,弄得玄乎其玄不可。而一般读书和学习的人,则把怎麽读都读不懂,怎麽理解都理解不了的学问当成“大”的学问。
  作为例子,我想起了《佛经》和《圣经》。对於佛教知识,从小接触得很多。不说别的,一部《西游记》唐僧西天取经的故事,哪个人不是耳熟能详?於是对於这唐僧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取来的这“经”,也抱着极大的崇敬而又好奇的心理,想搞来一读。後来果然弄来一本,便如饥似渴地阅读起来。在此实话实说吧,读不懂!若干年以後,我又试图读一读,最後的结果还是,读不懂。
  这“读不懂”自然也怪自己水准不高,也不肯下苦功夫。不过话说回来,恐怕大部分的人也与笔者的水准相当,对於《佛经》,也是读不懂。我这里只是说了一下《佛经》艰深、难懂的程度。下面我再就《佛经》的“量”说一点情况。《佛经》到底有多少种,经常见的就有《金刚经》、《华严经》、《楞严经》、《心经》、《大悲经》、《阿弥陀经》等等。去年才刚刚去世的着名学者任继愈於1997年主持出版的《中华大藏经》有106册,共一亿多字。作为比较,大家都读过《毛泽东选集》,《毛选》五卷共120万字。也就是说,全部《大藏经》,如果印成《毛选》的厚薄,那就要有330册!更为吓人的事情是,有关部门正在着手整理出版《中华大藏经*续集》,《续集》的字数居然有1.6亿!如果还是印成《毛选》的厚薄,那就有533册。
  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基督教的《圣经》。改革开放前在大陆是看不到《圣经》的。刚刚改革开放後的80年代初,新华书店卖一本《圣经故事》,我即买了一本,内容都是像童话般的小故事,既有趣味,也很好懂。来到纽西兰後,看到真正的基督教的《圣经》,才知道早先读到的《基督教故事》,就是《圣经》的节选本。《圣经》的“旧约“加”新约”,总共也不会超过100万字。我手中的一本,英文和中文的合订本仅一册,就把《圣经》的内容全部包括进去了。更难能可贵的是,全部内容都是些浅显的小故事,绝无艰深、难懂的大道理。以至於开始我怎麽都不敢相信让西方人信奉的五体投地的“经”,竟然是如此地简单、易懂!
  其实佛教文化还不是原汁原味的中国本土文化。即使是《佛经》,其中相当的部分,是译自印、尼的佛教经典,而其余的则是中土僧侣人士的着作。大家知道还有一个产自中国本土并深受《易经》文化影响的宗教——道教。从张道陵算起,经过两千年的传播,国产的道教对中国以外的世界几乎毫无影响。而即使在中土,也被外来的宗教——佛教和伊斯兰教挤压得几无立足之地。这其中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道教经典阴阳八卦的教义太过深奥,而其成仙的说教也太玄乎其玄。
  道教的经典也是一个卷帙浩繁的庞大体系,因为近人无人出版整理,到底有多少卷,多少万字,没有确切的统计,笔者也不敢乱加猜测。
  佛教与基督教只是“务虚”,即只主张思想和心性的修炼。而道教在“务虚”的同时,更主张“务实”,即追求“长生不老”。而追求长生不老的手段就是“炼丹术”。凡是“务虚”的理论在面对实践的考验时还比较容易过关。而“务实”的理论,却必须面对实践的考验。道教这一绵绵发展了一、两千年的炼丹术,在实践面前结结实实地碰了个大钉子,证明其整个就是一场乌龙。
  炼丹须在按照阴阳八卦理论设计出来的专门的鼎炉中炼制,所用的原料都是些含有剧毒的汞、铅、硫、锡等矿物质。因汞与硫的化合物硫化汞呈红色,俗称“丹砂”,而其还原後的汞又呈亮晶晶的颜色。这种看似奇妙无比其实是十分简单的化学变化,成了道家幻想长生、成仙的依据。今天我们从丹药的成分不难判断服食丹药对於人身带来的危害。事实上,丹药不能让人长生,却让人中毒甚至送命。任何一种宗教,讲究的是信仰,不能出现让信众自己感觉得到、体会得出来的明显的错误,否则定然随之出现信仰的危机。炼丹术给道教带来巨大的信仰冲击是必然的。
  笔者试图从分析西方的基督教、传自印度并在中国发展的佛教以及纯中国的道教的不同之处,来分析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我的一个看法是,看似简单、易懂的东西(教义、理论、思想等)却往往是更加可靠,并且不一定就不深刻。这正是基督文化的特点。而东方的佛教文化,尤其是中国本土的道教文化,时常将一些表面上相似,本质上毫不相干的事物强行联系在一起,之後凭着自己感性而肤浅的理解,便建立起各种“理论”。这些“理论”在文字上高深莫测,让人难以理解,并且模棱两可,似是而非,可以做多种解释。在适用范围上没有严格的界定,牵强附会几乎可以“放之四海”。而理论和各种说教形成的过程,又极不严肃,似乎人人可以创造概念,构建理论,而不必经过实验和实践的检验。并且无限制的从旧概念推演出新的概念,从旧理论繁衍出新的理论,结果是,滋生出一大堆庞杂无比的理论体系。这是东方文化的一个缺点。我们在研究中国古代文化时,在为我们传统文化之博大精深自豪时,也应该对我们古代文化中的一些糟粕有清醒的认识。既不能以现代人的认识水准苛求於古人,也不能用一些糟粕来指导今日的社会文化和科技生活。
(责任编辑:新西兰 XinXiLan)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