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生活中可能都有过这样的经历:某张账单忘记付了,或者某一个月的信用卡欠款没有及时还上----这些本来不是什麽大不了的事----下个月的工资到账後补上就是了。然而从下个周日(4月1日)开始,这些“疏漏”却可能影响到你的个人信用状况,因为银行、金融公司、电讯公司、电力公司、煤气公司及保险公司等企业将有权收集和互享客户的信用信息,每个人的信用程度和账单支付状况将“一览无余”。 信用机构Veda表示,发生几次迟交或者漏交账单的问题并不足以影响某个人向银行贷款买房买车的信用,但是一旦某个人的“漏单”行为成为一种模式,那麽即使这只是一些小额账单,也会给个人信用带来负面影响。 目前不少公司还没有作好收集客户信用资料的准备,但是一旦他们告知客户开始这样做,他们有权在两年内保留这些资料。 Veda的John Roberts说首先“动手”的可能是“四大银行”及金融公司,在一年内其它公司也会逐渐加入。所有公司的客户信用资料将被汇总到“零售信用协会”的系统内。 Kiwibank、Westpac和ANZ表示会参加这个计划,不过他们还不能确定何时开始;ASB和BNZ则表示将考虑是否参加。 其实每个人都有个人信用档案保存在信用机构手中,只是消费者很容易不把它当回事,但是以後就不能再这样了。如何计算自己的“信用分”呢?当然每次都按时支付账单可以确保不会被“扣分”,但是纽西兰两大信用机构Veda及Dun & Bradstreet均不会对外提供具体的计算公式,他们只提供一些指导原则。Roberts说:“如果你漏了一次信用卡还款,这将被记录为一次『月度漏交』;如果你下个月补上,记录会显示你已经补上。”Roberts说漏交次数比具体金额大小更关键,但是一两次不会有多大影响,他说:“风险评估主要看某个人一贯的行为方式,如果你有四五次漏交,那就证明你可能存在着信用风险。” Dun & Bradstreet的John Scott说借贷方会通过客户一贯的行为方式来判断某一次漏交是否出於疏忽。Scott说最终评估客户信用状况的是借贷方而非信用机构,因此信用机构的打分只是评估的因素之一,其它因素还包括收入、是否拥有自住房等。 个人信用法规的修改通过了隐私委员会的批准,因为信用机构保证新法规能令大部分普通人得益,隐私专员Marie Shroff说她将密切关注新法规执行後的情况,她说澳洲也在进行这方面的修改,这样西方国家中就只有很少几个不采用这套系统了。按照现行的做法,只有那些还不上的债务才会进入个人信用档案。 梅西大学银行学专家David Tripe说对於银行来说,更全面而准确的客户信用资料可以大幅降低他们的经营成本,理论上他们也应该降低某些贷款利息中的“预防风险”部分----通常是0.5%,但是银行方面对此却闪烁其词,只有Kiwibank表示因此带来的成本削减会最终体现於信贷利率上。 对於普通消费者来说,在新的信用法规执行後,他们有权要求信用机构免费提供一份自己的信用档案。在收到消费者的要求後,信用机构必须在20天之内提供其信用档案。一旦发现自己的档案有任何错误,人们可以要求对方进行更正。 (责任编辑:新西兰 XinXiL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