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举“大戏”味同鸡肋 橄榄球世界盃结束,选战大幕正式拉开,选区内各政党的广告看板也已经鳞次栉比,不过这次选举的气氛还是有点“温吞”,朝野两大党之间的对决感觉就像世界盃三四名之战----其实没有多大意义,对於一场几无悬念的选战,各方都觉得意兴阑珊。但双方还得强打起精神,披挂上阵表演一番。 目前这样的选举气氛其实正是John Key所欲也,他在今年2月份就宣布了选举日期,早早消灭了“选举大戏”中的一大悬念,经过大半年时日的“冲刷”和世界盃的“折磨”,“选举年”已经大大褪色,国家党政府继续执政似乎已变成一件顺理成章的事----这不正是Key和他的政府所期待出现的局面吗?当然也不能排除这样的可能性:国家党支持者因为轻敌而不出门投票,从而让工党获得更高比例的选票。 两党推选举政策现实意义并不大 本周工党率先出台新的重要政策,主要包括逐步提高退休年龄至67岁;雇员强制加入KiwiSaver计划,同时雇主所承担的KiwiSaver份额逐步增至7%。工党党魁Phil Goff称工党更“有种”来为纽西兰的未来作出大胆决策,他说虽然这些政策的推出短期内可能给工党的支持率带来负面效应,但这些“有魄力”的政策是着眼於国家能有更好的明天。 国家党本周也推出了一些新的政策,昨天总理John Key在“雇主和制造商协会”的早餐会上宣布将调整青少年薪金政策。根据现有的政策,雇主在雇佣青少年员工时,可以在头3个月(或者头200个小时)支付最低时薪10.4元(为成人最低时薪13元的80%);根据新的政策,支付10.4元“培训时薪”的时间将被延长至6个月,其适用范围包括新雇佣的16-17岁雇员,在依靠某些福利生活後进入职场的18-19岁雇员,以及16-19岁之间并且正在接受每年至少40学分的行业培训的雇员,Key同时宣布了一些涉及工会活动和工人合同的具体政策变化。Key希望新的政策可以给青少年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根据政府的计算,拿“培训时薪”的青少年工人每周税前收入是417元(工作40小时),而福利金只有187元。 尽管两个党对於纽西兰目前面临的重大问题都了然於心----债务、赤字、老龄化、生产力低下…但是John Key此前已经明确表示不会动养老金这块蛋糕----除非他先辞职,“工作家庭配套”“免息学生贷款”等继承於工党的政策也几乎“原封不动”;而工党现在提出新的养老政策也不过是“将”总理“一军”而已----如果现在两党支持率只差5%,工党还有这个“种”吗? 本届国家党政府在第一个任期内突击修法:降低收入税、提高GST、调整房地产税务政策…如果连任,至少在第二个任期内不会再有大的动作,否则有可能“自毁长城”。国家党和工党曾经为“谁该为主权信用降级负责?”的问题吵得不可开交,最近又在“政府财政恢复收支平衡”的问题上互不相让,然而在重大问题上,国家党和工党在政治光谱中一个“右偏左”,一个“左偏右”,无非是争着讨好中间选民,两党已经变得“面目不清”,其政策也是了无新意。 国家党沿用的“工作家庭配套”今年的支出是28亿,免息学生贷款贬值数个亿;政府预算未来5年中削减开支12亿,仅占同期政府3700亿开支的0.3%...在这种状况下,财政部长预测的收支平衡是2014年?2015年?2016年?…反正Bill English有的是托辞,而且纽西兰永远“处在一个相对好的状况”----只要与财政或者债务状况最糟糕的国家比就行了! MMP制度去留成看点 在今年的选举“大戏”中,配角们(小党)将上演“生死大战”,为争取进入国会或者留在国会而使出浑身解数,有的小党如绿党和毛利党似乎不存在去留问题,只有席次多少的问题;另一些小党如行动党、优先党、联合未来党等则是“成败在此一役”了。在MMP制度下,大小党派之间不断上演着“投靠与收买”“待价而沽与讨价还价”的剧目。如果说今年选举还有一个亮点,那就是对於MMP制度存废的公投。 那麽MMP制度到底有哪些利弊呢?我们对其的理解是否有偏颇?在投票前我们确实应该好好作一番研究: 观点一:MMP制度最大的特点是能够给小党参政的机会,从而能在国家政治中纳入更多不同的理念 理论上如此,但实际运作中除了绿党每次都能过5%的国会选票门槛,很多国会内的小党都处於“朝不保夕”的状态:行动党的支持率低於2%,再次命悬“Epsom选区”;毛利党主导毛利席位的局面遭到严峻挑战,其它如进步党、联合未来党可能将成为历史。 观点二:MMP制度给了小党太多的权力 小党有时候的确能获得政策“大蛋糕”,毛利党的Whanau Ora(毛利家庭健康计划)就获得了1.3亿政府资金,前提是毛利党支持国家党组成政府。在MMP制度下,有时候小党能够令大党不得不作出一些妥协,但是大党的基本政策基调不会改变,例如虽然Winston Peters是上届工党政府的外交部长,但是他无法阻止纽中签署自由贸易协定; 观点三:MMP制度令小党成为“造王者” 在两大党得票势均力敌的情况下,一个或者几个小党会有这种能力,1996年就曾经出现了9周无法组成政府的局面,Winston Peters成了当时的“造王者”。 观点四:在MMP制度下,两大党中支持率低的一方也有机会组成政府 正确,例如在本次大选中就不排除这种可能性:即使国家党支持率超过工党一倍,工党仍有可能联合绿党、优先党和Mana党组成政府。 观点五:MMP制度令更多理念极端的党派进入国会 正确,但是由於极端政党来自不同方向,因此它们之间会取得平衡,例如行动党、绿党和优先党之间在移民、气候变化和社会经济政策等议题上就持有不少极端对立的观点。 观点六:MMP制度成本更高,因为小党总是要求政府给他们那些没有多大意义的项目拨款 这是不争的事实,如果没有优先党,上届政府很可能不会给老人们发超级金卡,也不会应联合未来党的要求设立家庭委员会;如果不是行动党,本届政府不会掏出45万元来研究2025年赶超澳洲的议题,如果不是因为毛利党,本届政府也不会在现行福利政策之外又弄出个耗资过亿的Whanau Ora计划。 观点七:MMP制度下,赢得选区可以获得超过党票比例的影响力 正确,在MMP制度下一个政党得票低於5%时,仍可通过赢得某个选区进入国会,此前曾有过多次先例,本届议会的Epsom选区就是一个典型例子。本来5%的得票门槛是为了防止太多数量的小党进入国会,但是这也造成了一些不公平,例如2008年选举中优先党得票4.7%却与国会无缘,而行动党得票率只有3.6%,却通过Epsom选区将5名议员带入国会。 值得一提的是,根据此前的民调,国家党有能力单独组成政府,如果最终投票结果如此,那无异於“得票最多党派执政”选举方式的一次预演。 (责任编辑:新西兰 XinXiL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