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主:立言 联系方式:[email protected]立言收 《毛诗序》云:「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这段话形象的描述了人类来自于灵魂的悸动,通过人的语言、歌咏、舞蹈等外在的形式,表现越来越显明,越来越动态,越来越激扬的过程。所谓「情动于中」是无法用唯物的理论来解析的,的的确确是灵魂的行于外的表象。 现代商业社会是一个远离灵魂的时代,人们沉迷于物质,为自己的野心和欲望所左右,不愿正视也不敢正视自己的灵魂,结果是人性堕落世风日下。有多少人体验过「情动于中」呢?又有多少人能将其与肉欲的氾滥区别开呢? 一个在舞文弄墨里讨生涯的人,经历「情动于中」的机会可能较之常人为多些,因为写作本身就是灵性的流露。正如日本当代作家村上春树所说,写作本身就是「观察灵魂,书写灵魂」,他的作品之所以为广大读者所欢迎,就是因为他努力使自己的作品「进入到灵魂的地下二层」那个「没有人知道有多深,也没有人知道它最低能达到何处」的所在,从而引起读者的共鸣,令人震撼。 从事写作的人都知道,所谓「灵感一现」,「下笔千言,如有神助」是一生难得的际遇,而思路滞涩,文字「推敲」难定取舍却是常事,这时候就需要音乐、绘画、外出锻炼甚至旅游的襄助,我称之为「放飞灵魂」,因灵魂本身不会受固有的思维定势的束缚,当它不与你的观点和思路合作时,你只能通过「情动于中」的形式来贴近它,与它对话,领悟它的点化,舍此别无他途。 当写作进入「瓶颈」的时候,当思绪遭遇「断流」的时候,我喜欢外出漫步,去公园、海滨,更喜欢在漫步时听一些古典音乐小品,如马斯奈的《沉思》、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圣桑的《天鹅》、巴达捷夫斯卡的《少女的祈祷》以及斯特劳斯的圆舞曲……它们有如拂过心灵的微风,有助于思绪的徜徉,使得心灵专注于灵魂的闪光,如绿叶之吸取阳光的能量。 疲累时,心灵趋于烦躁,会在繁琐的冗务中失却了自己,这时放下手头的工作,给自己一个安静的不受干扰的时段和空间非常必要。在似梦非梦的冥想中,心灵挣扎著渴想与灵魂的对话,这时,一段优美的旋律如同天籟,如同醍醐灌顶般明澈的在心底闪过,思绪里的杂质,那些负面、阴暗的糟粕会渐渐沉淀、析出、淘汰,而灵魂的细语会如微风、如柔波轻轻荡过身心……如马斯奈的小提琴名曲《沉思》,它总使我联想到纽西兰乡间草原的清晨——蔚蓝的天空,洁白的云朵,纯净到甜美的空气,初升的阳光照耀著一望无际的翠绿的牧场和安详吃草的羊群;流淌过山间的小溪,潺潺的清澈的波光粼粼,折射著金色的阳光点点璀璨;碧海蓝天间自由翱翔的海鸥,时而直刺海面,时而骄傲的迎著朝阳展翅上腾……小提琴优美的旋律渐渐迴旋、上升,在结尾处推向了高音区,最后在G弦上又逐渐减弱,泛音逐渐收束,慢慢消失,彷彿被净化的灵魂飞向苍穹,在美好天国里得到了安憩与满足。 再如波兰女钢琴家巴达捷夫斯卡的《少女的祈祷》,这是她18岁时的作品,乐曲简洁,朴素,纯净优美。其波浪式的旋律具有柔和的迴旋感,表现了天真无邪的少女向上帝祈祷、倾诉的爱与颂赞。我特别喜爱乐曲的第三个变奏,是左右手的交叉弹奏,其低沉的八度和弦声就像是少女心里发出的一声声赞美与咏叹,柔美深沉,特别动人心弦,拨动人心底向往天国与圣洁的渴慕,在纷扰的生活现实中,别有一种神圣的超脱尘世的对永恒的盼望与信心。 上帝起初造人的时候,人的灵魂与上帝是相通的,只是因为始祖犯罪,灵魂才堕入捆绑,沉入了「地下二层」,但其向往上帝与神圣的本质不会改变,所以才会有「良心发现」,才会有「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只要世间还存在著能聆听的耳朵,心灵与灵魂的对话就不会隔绝,而一首经典的音乐名曲,往往就是开启灵魂暗室的钥匙。 (责任编辑:新西兰 XinXiL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