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西兰记者在中国市场经过一番探访後发现,中国人渴望能购买到纽西兰食品,但在超市的货架上很难找到: 在中国城市中的食品商店,你可以发现养在水箱里出售的活甲鱼、晒乾的鸭肉和真空包装的鸡爪,也可以很容易地找到一些纽西兰的大牌产品,例如Fonterra的加工奶酪、Anchor牌的黄油以及灭菌奶品牌Country Goodness和Meadow Fresh,但对於中小型食品企业来说,中国市场的大门却难以叩开。 Pat English曾在中国担任总领事,并在中国居住了20年,他最近被任命为纽中协会的执行董事,他说纽西兰产品在中国的声誉颇高,但是市场人士认为纽西兰品牌在食品安全性方面强调得不够。马洪投资的执行董事马洪已经跟中国做了30年的食品生意,他从1980年代起就在中国销售纽西兰牛肉,後来又担任Fonterra在中国的顾问,他说:“我认为作为一个国家,过去15年里我们白白错失了中国的市场机会。”马洪认为如果纽西兰品牌後面有更多的“故事”,中国有大量的中高端消费者愿意付不菲的价钱来购买纽西兰产品,他说:“生产商要改变单打独斗的方式,采用统一的战略来推销“纽西兰故事”,因为小公司没有足够的财力和能力来开发品牌及策划与品牌有关联的故事。” 马洪说:“在中国做得最成功的公司是Fonterra和Zespri,它们就是纽西兰企业抱团开拓市场的典范,如果我们在其它领域也这样做,就完全是个不一样的局面。” 纽西兰人John O'Loghlen与人在北京合开一家名为Gung Ho!的比萨饼店,他也认为纽西兰应该将自己包装成为高端食品供应者,他说:“我们需要制定战略来包装纽西兰,现在中国企业已经在抢抓纽西兰品牌带来的商机。”O'Loghlen的生意夥伴Jade Gray已经在中国居住了15年,他说以行业为单位拓展市场要比单个企业行动有力得多。Gray说:“纽西兰应该像法国经营香槟以及苏格兰经营威士忌一样经营自己的食品饮料产业。所有标“纽西兰制造”的食品都必须设定很高的品质标准,不能加入10%的纽西兰奶粉就算作纽西兰产品。” 纽西兰的“Sweet Nothings”品牌Manuka蜂蜜在中国很受欢迎,被放在购物中心和进口食品专营店销售,但是Manuka蜂蜜行业本身没有市场战略。 纽西兰蜂蜜生产合作社执行董事Warren Reynolds每周都是收到10条以上来自中国的经销商和顾客的电子邮件,希望订购蜂蜜,但是这些订单都被压着,因为公司仍在制定中国市场策略,他说:“我们知道中国市场有需求。” 合作社曾经现在对中国订单比较谨慎,因为他们曾经被一个大订单“烫了手”,下这个订单的公司一直在更换公司名,Reynolds说:“他们看起来有不同的对外的名字…我们也没有任何损失,因为他们不先付款我们是不会发货的。” Ohau Gravels品牌葡萄酒的出口商Peter Healy也有类似的经历,2010年一家中国经销商订购了6箱葡萄酒,然後就失踪了,现在Healy的中国经销商曾经在惠灵顿居住过。 目前帮助纽西兰企业在中国销售食品的渠道相当有限,2010年纽西兰政府在广州开了第一家专营纽西兰产品的“NZ Focus”连锁店,销售的商品从Weet-Bix早餐麦片到Jaffas巧克力豆以及Heilala香草精和Alexandra海盐。 纽西兰邮局与中国邮政合作,在Ule网站上列出了供中国消费者邮购的纽西兰商品名录,在过去一年中,该网站已经列出了6个大类250种纽西兰产品,它们来自25个商家。该网站的一名发言人说,食品尤其是蜂蜜最为畅销,其次是保健品。 Comvita自2004年进入中国市场,目前是中国最着名的纽西兰保健品品牌,公司执行长Brett Hewlett说中国市场迅速成为该公司第一位的市场,不过在中国市场经营也并非易事。数年前的一次政策变化把蜂胶从保健品归入药品类别,蜂胶占该公司销售的4成,当时公司被告知重新申请需要6至9个月,结果这个过程拖了3年,Hewlett说:“中国的政策和规定说变就变。” 奥克兰的“深蓝保健品公司”在中国销售角鲨烯和螺旋藻等产品,公司的老板之一是中国人,他说自从去年10月份中国将牛初乳重新定义为荷尔蒙产品,不适宜6个月以下婴儿後,牛初乳销量大跌,现在蜂蜜成了销售额第一位的产品,公司董事说:“牛初乳市场一夜之间被扼杀,政策随意性太强了,没有人能预见到。” 其它公司则遭遇到了一下诸如港口滞留等问题,Greg Harvey在中国销售Kiwi Cookies饼乾,并在上海开了3个专卖店,最近公司的一个集装箱被港口滞留,本来其储藏温度要求是零下18度,可是却被放置在18度环境下,结果一集装箱产品都报废了。 在中国经商的纽西兰人看到的PRC有两层意思,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另一层是“Patience、Relationships和Cash”(耐心、关系和现金),尤其是来自酒店和超市的买家,会索取一大笔进场费。 (责任编辑:新西兰 XinXiL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