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潮流速报(新西兰特产网) www.XinXiLan.Tech 用心提供新西兰的各种资讯,想要我们帮您找什么,点这里告诉我们!

新西兰特产:旅游景点,移民+留学,新西兰蜂蜜,奶粉,红酒和保健品

当前位置: 新西兰特产 > 新闻 >

杰出的新西兰友人--凯瑟琳.霍尔

时间:2012-05-25 00:00来源:新西兰 先驱报 作者:New Zealand 点击: N
  


  最近,得知两位画家道友邓邦镇、卢波夫妇正倾力为“中国新西兰建交四十周年”编制一个《路易.艾黎在中国》的摄影图片展。邓邦镇的父亲在抗日的游击战争中牺牲,母亲也因日军“细菌战”而受害病亡。邓邦镇清楚记得,新中国成立初他9岁那年,一天,伯母夏明(我国早期革命先烈邓中夏的夫人)把他带到了她在三十年代就熟识的新西兰友人路易.艾黎家里……就这样,“没有父母亲,但学习努力、成绩很好”的邓邦镇成了艾黎在北京的温暖家庭里“最小的孩子”。多年来在路易.艾黎身边,这位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对中国人民无私奉献的爱,他高尚的品格、思想情操,给了邓邦镇极大的感染。所以,他们夫妇俩精心蒐集了珍贵的资料,自己出钱装裱布置的这一图片展,只为表达心中的这份崇敬和纪念,祈望这样的明灯在中国和新西兰人民心中永远照亮。
  尤其让我感动的是,在这个展览中,除了有我们所熟知和崇敬的路易.艾黎在中国各个时期的战斗、工作、生活的照片外,还首次展示了过去大多中国和新西兰人还都不熟悉,但她们对中国人民却有着卓越奉献,有着非常感人的国际主义忘我献身精神的三位新西兰杰出女性的珍贵资料。这就是被路易.艾黎称为“真正的新西兰女英雄”的凯瑟琳.霍尔(中文名字何明清),和纳恩.梅森(李明)、伊沙贝尔。看着她们的透着历史沧桑的老照片,我的眼睛竟有些发涩,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华北农村那令人触目惊心的贫穷、战乱和老百姓饥寒交迫的悲惨情景似乎又浮现眼前。而此时此刻,正是这些可敬的新西兰女性,怀着难以置信的勇气,义无反顾地告别自己美好的生活,投身来到苦难中的中国,这个“生活召唤她们应该去的地方”。她们同情受苦的民众,带去新医药救治病人,在日本人的残暴占领、恣意扫荡中冒着生命危险救助无数的中国民众、伤兵、八路军战士。她们在中国度过的英勇岁月,值得我们永远铭记。
  凯瑟琳.霍尔(中国人叫她何明清)是其中特别令人敬佩的一位。她1922年就来到了中国,在中国工作、奋斗了整整二十年。她的正义、勇气和无私奉献的精神感人至深。可以说,这是一位把青春和工作岁月全部奉献给了中国的杰出新西兰女性。凯瑟琳出生在新西兰的早期移民家庭,父亲1909年即是奥克兰的土地和地契登记官。良好的教育和家庭背景让她有机会进入奥克兰公立医院的护士训练班,并通过一连数年的医院工作和勤奋的专业学习很快成为一名领班护士。笃信基督教的她,最初是以一个传教士的身份去中国承担义务的。她首先到达的是北京的圣公会女布道团。初来中国,凯瑟琳对陌生的一切充满好奇,她沉浸在身边各式中国文化的熏陶之中,学习中国的语言,了解普通民众,这些让她十分欣喜。但她也看到了许多过去无法想像、令她伤心的东西:老老少少的乞丐、童妓,普通老百姓一贫如洗,愚昧、肮脏,疾病流行。……她渐渐认识到自己可以为此作出许多奉献,力所能及去帮助那些凄惨可怜的人。此时,虽然一般外国传教士都住在大城市或省城,过着舒适的生活,但也有少数具有献身精神的传教士在承担医务等工作,帮助贫苦中国百姓。红十字会和医学院也逐步发展了起来。很快,工作勤勉负责,曾在奥克兰医院受过良好训练,有医院工作经验的凯瑟琳被选中了去担任新建医科学校附属护士学校的教学工作,这让她非常振奋。此後,凯瑟琳先後在华北平原好几个教会的医院工作,她逐渐适应了艰苦的环境,对中国人民的苦难也不再陌生。她见识了安国县使百姓几近灭顶的水灾、蝗灾、瘟疫等引发的大饥荒,在大同也目睹过煤矿童工的可怕遭遇,她眼看着军阀在华北横行,老百姓贫穷可怜,生病得不到救治……。凯瑟琳渴望着能给这一大片地区的受苦民众以尽可能的长期帮助。她看得出,如果能有适当的卫生和医疗条件,就有可能让不少人免遭疾病之苦。
  於是凯瑟琳下定决心,去向北京的诺里斯主教提出申请,她要离开安国的博爱医院(凯瑟琳已在那儿担任护士长并负责行政和护理人员的全面工作),去更为缺医少药的山区开办一个乡村诊所。1934年,凯瑟琳在她的请求被批准後,离家12年中第二次回新西兰探亲。她每次回国都要根据在中国的工作实际进修业务,这次是抓紧去了圣海伦妇产医院进修学习。几周後凯瑟琳回到了中国,她与几名自己物色的,同样自愿去山里艰苦奋斗的护士一道,在恒山山区的唐县宋家庄建立了一个小医院。
  凯瑟琳在农村诊所的工作是非常艰辛而感人的。有一位英国青年乔治.何克,他在中国目睹了日本兵用刺刀挑死路边饥饿的难民,烧毁村庄,奸淫、枪杀老百姓等等暴行後,自愿留下来参加抗日工作,他在去投奔西北山区路易.艾黎创办的“中国工业合作社”的途中病倒,幸运的是他得到了凯瑟琳的及时救治。何克是这麽回忆她的工作的:“……夜里常常有人敲门,凯瑟琳就提着煤油灯,带着她的大黄狗,到山里出诊。回来时常常已经天亮,她又开始准备新一天的工作。……但还不是人人都相信她的『新』医药的,常常是其他办法都不灵时,例如当地的接生婆用她的脏手和生锈的铁钩子、剪子折腾了半天孩子还是生不下来;或者是全家在庙里烧香求佛,折腾得病人半死不活时,他们才半夜三更来请凯瑟琳大夫。也有的找了当地土大夫用放血、鸦片术“治疗”都不见效,紧急而来找她的……”可见,对於凯瑟琳来说,她经常要面对的不仅是医术的考验,还要有改变这些愚昧落後迷信习惯的信念和勇气。
  由教会每月发给凯瑟琳的工资不算少,可她的生活极其简朴,绝大部分钱都用在救治穷人看病和买医疗用品上。有的病人需转到大医院去,她不仅帮着联系免费住院,还送给他们路费。
  让凯瑟琳的人生打上浓重色彩的是,在这里她熟识了晋察冀边区八路军的聂荣臻司令员,并和白求恩大夫结下深厚情谊。她所在的地区是日本人实行侵略扩张、不时扫荡之地,也是共产党逐渐发展成根据地并实施游击战的地方,往往是日本人来骚扰,游击队才转移上山,然後择机反击,双方“拉锯”。边区日渐活耀带来的新气象,聂荣臻司令亲临拜访并与她坦诚交谈都让凯瑟琳如沐春风,她的思想受到了很大感染!……当白求恩大夫请求她帮助购买八路军急需的药品和医疗器材时,凯瑟琳毅然答应了。
  下面的这一幕隽刻在人们的记忆里:整个1938年,凯瑟琳几乎每隔一个月就要穿上尽可能正规的传教士服装,带上日本通行证和英国护照,公开去一趟北京。通过渠道采购到一大批药品、货物,用火车运到定县,把该发往安国博爱医院的那部分送了过去。而後,她冒着种种危险通过日军严密控制下的地带,把各种物品直送达八路军的接头点。……应该说,凯瑟琳并不太懂政治,而她在日本侵华的峥嵘岁月,深深同情中国人民的苦难和斗争,站在了正义的一边。
  渐渐,由於凯瑟琳经常去北京,成了惹人注目的人物,在曲阳、唐县也远近闻名。而彼时内奸、告密者比比皆是,不久,日本人即前来烧毁了她宋家庄的医院,并把她驱赶出中国。…..
  晚年的凯瑟琳在新西兰一如既往地投身於和平工作,为中新友好而奔忙。中新友协的会议记录表明,她是一位不知疲倦的实干家,她的亲身经历更堪称无价之宝!然而,一直以来她都不计任何名利,从不宣扬自己,而是默默地工作和奉献。路易.艾黎在她去世後顿促写她的伟大事迹时曾非常感慨地说:“她应该早就出名了!…..”是的,至今几乎默默无闻的凯瑟琳是个勇敢又高尚的新西兰女人!她为中国人民所做出的感人奉献不应被湮没,历史会永远铭记这一切,正如聂荣臻元帅对她的称颂:“救死扶伤,忘我献身,支援抗战,青史永存。”
  ……凯瑟琳,一位中国人民的伟大朋友,非常杰出的新西兰女性!
(责任编辑:新西兰 XinXiLan)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