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主:林爽. 联系方式:[email protected]﹐并请注明转交阿爽。 古语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尤其是良师,更是改变人生的重要人物。 拜科技之赐,近几年我在互联网结识了好几位文学领域中的良师益友﹔其中一位就是对我影响至深的汉俳老师段乐三。 多年前一个除夕,一阵急促敲门声,唤醒了白云之乡的初夏清晨(注1)。红衣速递员给我捎来一封挂号信…一阵惊喜,朝封面一瞄,却是迢迢千里外的湖南省长沙市寄来的贺年卡﹔里面还有《新年相约》汉俳三帖。吟咏间,我眼前镜片竟模糊起来… 翌年元月某日清晨,红衣速递员又为我捎来《风韵种种》﹔这回我是望眼欲穿的了。上回接到贺年卡後就给他挂国际长途电话,当时他说会挂号寄来的﹔虽然我再三请他只寄平邮,可心里头却是那麽渴望能尽早收到。您说,一位鼎鼎大名的编辑及诗人竟如此重视一名汉俳诗门外汉,一再破费为海外投稿者贺年、送礼﹔谁能不感动﹖ 认识段乐三老师是2003年的事… 那年,我得到澳洲文友婉冰姐启发,贪玩学写了几首汉俳电邮给她。不料竟得到她先生,也是着名作家心水大哥推荐,将我那些幼稚习作转投给湖南长沙市《汉俳诗人》季刊。意外的是,居然还被刊登在2003年的第一季刊内。不久就接到段编辑寄赠刊登我诗作的样刊,里面还夹来专函诚邀我给《汉俳诗人》丛书第二集投稿。随後,他又寄赠个人着作《段乐三汉俳诗选》及《时里风》,我比获宝还高兴﹗就那样被深深感动着,从此,暗地里视这位中国汉俳学会常务理事兼《汉俳诗人》主编为良师益友。 我悉心研读段编辑寄赠诗刊及其大作,从中得知,汉俳是从日本俳句变化而成的一种中国短诗。 日本俳句则是自汉、唐诗移植形成的短歌演变而成。短歌由五、七、五、七、七共五句三十一音组成,俳句则取短歌前半截(即首行五字、中间七字、尾行五字十七音)而成﹔字尾押韵要求有季语(时令四季),是当今世上最短小精巧的一种诗体。 1980年,中国首次接待[日本俳人学会]访华团,着名作家诗人兼书法大师赵朴初先生就仿傚日本俳句,写了《赠日本俳人协会诸友》:“绿荫今雨来/山花枝接梅花开/和风起汉俳”。 这首诗符合日本俳句五、七、五的定型诗要素,末字并以“来、开、俳”押韵、“梅花”是季语、“和风”喻日本俳协代表团﹔於是开了“汉俳”先河。 1981年4月,林林和袁鹰应日本俳人协会之邀访问日本,在日本《俳句》杂志上发表《架起俳句与汉俳的桥梁》一文,“汉俳”随之定名﹔并分自由体及格律体。自由体无平仄和押韵规定,可用白话文写作,近似新诗。格律体则规定平仄和押韵,用文言写作近似词的小令,亦可视为一个词牌。 2004年春,新天出版社的《汉俳诗人》丛书第二集终於面世。该书选刊了七十一位当代着名诗人及新手作品共1420首。段编辑公平对待,名家、新人一视同仁,每人只选20首。我有幸成为新手一员,也是唯一海外投稿者。感戴编辑无私提拔後进的宽大胸怀,汉俳幼稚生受肯定的喜悦难以言喻﹔只化成滴滴感激热泪… 往後,段编辑不时给我邮寄最新出版的《汉俳诗人》。我反覆吟咏後,灵感一到就写它几首,技痒难耐就大胆投稿。虽然都极不成熟,难得编辑不弃经常选刊於《汉俳诗人》季刊内。每次捧读时,我总为自己那些不成熟作品感到脸红﹔却暗下决心勤加钻研,以免辜负良师提携、鼓励的美意… 2005年,段编辑又寄赠他那本全中国首部手机短讯汉俳诗集《诗朋有约》。再次深深感受他以诚待人、乐於分享的人格魅力。长期拜读那些优雅传神汉俳,受益菲浅﹔对於老师深入研究及推广汉俳的精神既羡慕又感动。汉俳易写难精,加上诗史较短,故知之人不多。有次,某编辑不知汉俳也是诗,竟将诗友投稿作品当成词刊登。 诗友於是写了首《误编》:“汉俳本是诗/编辑不懂刊成词/不知以为知”传给段老师,本想嘲讽那编辑。岂料老师看後,非但要诗友别怪那编辑,反自责没把汉俳普及工作做好。老师诗文如其人,多年神交,观微知着。本只仰慕他“诗品真、人品诚、重信用、惜友情”,至此对其『责己严,待人宽』的雅量更添几分敬意﹗ 段老师生於1944年,湖南省南县人。自幼家贫但好学,八岁就无师自通绘画连环图彩色封面赚取学费。他熟读唐诗、宋词逾三百首後,十岁开始写诗﹔处女作[柳树歌]一鸣惊人获奖後又勤加钻研格律诗。初中後经常投稿报刊赚取稿费,成了老师同学赞赏、亲戚邻里艳羡的『神童』。 十五岁当上小学老师,因精通格律,踏着平仄韵律便能摇头摆脑推敲出诗句﹔写绝句更是得心应手轻松自如,并常与校长互相酬唱。不料二十岁时竟因“出身不好和海外关系”的莫须有罪名,从教师岗位被清洗出革命阶级队伍﹔还遭单位扣留粮、户,成了无处安身“天吊户”。老师因劳累、忧愤过度致病倒异乡,幸得好心人抢救了15天後才存活过来。如今老师余福绵绵、妻贤子孝、儿孙满堂。他不屈不挠、执着不懈的奋斗精神打动了海内、外读者无数,我是其中之一。 段老师文采异人,被评论家形容为“题材广泛,手法多样”大作家﹔也是“傻乎乎俳痴”。1976年开始写词,1995年以後醉心散曲制作,退休後又全心全意推广汉俳﹔以“探索、普及、推广”精神与理想带头创作。2002年起主编《汉俳诗人》,不遗余力寻找赞助商出刊﹔还自掏腰包贴上昂贵挂号费寄赠海外读者。他曾慨叹道:“诗刊办好难/当今上下向钱看/没空解辛酸//诗刊不乐观/青年回避老年欢/谁再守吟坛”。 他还组织同题诗会带头唱和,以身作则﹔痴迷程度曾以平均一天写一首。曾自嘲:“诗痴段乐三/宽松普及洒甘霖/微表汉俳心”(注2)。 段老师极力主张宽松写汉俳,认为:“让写作汉俳诗人各有千秋、百花齐放、和平共处,不是很好吗﹖”其推广、普及汉俳的宽宏大量可见一斑。 经过段老师不断努力,汉俳这被形容为“文化沙漠里浮游在空气中一粒肉眼难以看到的尘埃”的诗歌体裁,终於逐渐在中国诗坛萌芽。由於他那股执着傻劲儿,使得我这移居海外十多年的文学爱好者,在完全不知汉俳为何物的情况下也一往情深爱上了这娇小精短的诗体。此後也“傻乎乎”追随老师脚步,把汉俳诗种子撒在南半球边陲的白云乡绿土地上…所幸得到纽西兰中文先驱报为我提供平台,每两周就在个人专栏内发表诗作﹔引起若干读者兴趣,也加入耕耘汉俳诗行列。 2008年初,我兴起出版个人专辑念头,就把多年来学撰的百多首汉俳诗全电邮给老师过目。不久接来信答应为我越洋编辑出版并写序。同年10月24日《林爽汉俳》首发式兼赏析座谈会於长沙芙蓉中路一段湖南新闻大厦五楼洞庭厅隆重举行。蒙老师悉心安排筹备,邀请了湖南省四十多位汉俳诗热爱者及多名媒体记者亲临现场采访、报导。想当年我初学汉俳时,就希望有天能亲临长沙向老师及各位诗刊文友讨教。果然天从人愿,美梦成真,老师为我越洋安排首发式﹔还破费定制精美纪念品赠送与会者。我如小鸟欢欣飞越千山万水,亲往文化历史古城感受人才济济、精英荟萃盛况。会上,中国新闻社湖南分社白祖偕社长致开幕词,赞扬赏析座谈会对汉俳今後在湖南的发展与推动国际文化交流起了积极作用。我网上神交近六年的段老师随着发言说:为海外汉俳写作者召开首发式座谈会是湖南第一次,也为全中国开先河。随後,十五位当地汉俳热爱者也对拙着发表了中肯赏析。 汉俳幼稚生受宠若惊之余,衷心向初次见面的师友与白社长致谢。意外惊喜接踵而来,2008年底出版的《汉俳诗人》中,段编辑动用了十一个版面,将赏析座谈会全部发言稿及会议过程彩色编成《林爽汉俳》专辑。捧读之余,我再次被段老师厚爱感动得热泪盈眶﹔那种无声鼓舞正如“於无声处听惊雷,鼓韵震撼舞心弦”﹗ 段老师自1986年开始着书立说,先後出版过《段乐三汉俳诗选》等十多部诗词作品,也主编过《汉俳诗人》、文史以及短歌选集等多部。2009-2010年连续出版了《段乐三文集》全套十本,洋洋洒洒共二百多万字。包括自然科学(医学、气象学)、小说、散文、报告、文学、戏曲、电视片等文艺以及人才学与领导科学研究。天道酬勤,段老师作品获国家级奖项共76次﹔为年近古稀的他留下了美好人生记录,也给湖南文坛增添绚丽姿彩。 如今互联网无远弗届,虽远隔重洋,我仍不时与老师网上交流。出於感恩之心,我在居住国的[澳纽网]为着作等身的他开辟了一个专栏,让乐三老师也乐上网,让他的《风雅汉俳》飘洋过海,滋润海外颗颗喜爱文艺诗作的游子心﹔启蒙国内外不知汉俳为何物的门外汉。 欲欣赏段乐三老师《风雅汉俳》者,请浏览网页:http://www.ausnz.net/wenyuan/default.asp?catID=43 注1:位於南半球的新西兰又称纽西兰,外号“白云之乡”﹔华人移民总在夏天中庆祝春节。 注2:本文部份内容参考自《段乐三文集》 後记:去年中接段老师通知,他为我以《林爽汉俳》及新作品三首参加[2011年海内外汉俳诗大赛]﹔还着我广邀诗友参赛。赛果揭晓,我与诗友於治水、曹志标及吕华强等人均获优异奖。为报答段老师及湖南文化界为海外汉俳写作者送阳光、洒雨露,我将一如既往,努力为汉俳诗坛添砖加瓦。 农历三月中是段老师华诞,特撰本文及汉俳四帖为老师贺寿: 湖南出俳痴/勤耕诗田诗友知/乐三美名驰老师段乐三/好人一生得平安/长青立文坛华诞六十八/越洋贺寿送诗花/盼师莫嫌它汉俳当贺词/福寿康宁祝老师/佳作连连至 林爽写於2012年3月18日 (责任编辑:新西兰 XinXiL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