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潮流速报(新西兰特产网) www.XinXiLan.Tech 用心提供新西兰的各种资讯,想要我们帮您找什么,点这里告诉我们!

新西兰特产:旅游景点,移民+留学,新西兰蜂蜜,奶粉,红酒和保健品

当前位置: 新西兰特产 > 新闻 >

新西兰“没有哪个国家的食品安全无懈可击”---权威专

时间:2012-03-31 00:00来源:新西兰 先驱报 作者:New Zealand 点击: N


张建武先生(右)是中国进出口食品检验行业的专家,
图为本报记者采访张建武先生
 

  食品安全一直是本地华社非常关心的问题,对於有些华人移民来说,纽西兰安全的食品甚至是他们决定移民此地的主要因素之一;不过也有人仍心存疑惑:纽西兰的食品生产已经高度产业化和商品化,这种模式下生产出来的食品是否可以确保安全无虞,还是如“百分百纯净”一样只是一句美丽的广告语?另外华人餐桌上几乎每天少不了的进口食品或者调味品有没有接受过全面的检测?带着这些疑问,记者进行了一些采访,希望能够找到比较全面的答案。
  食品安全没有“百分百”
  张建武先生移民纽西兰之前在中国的进出口食品检验行业干了大半辈子,是这个领域的权威专家,因此记者首先采访了他。
  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同龄人,出生於青岛的张建武从中级医专毕业後,成为了一名医学检验师;接着又来了一个“大拐弯”,进入了当时的南京炮兵学校,毕业後成了大西北一个高炮团的见习指挥员;退役後张先生回到青岛,进入了当时的市卫生防疫站食品检验科,正式进入了食品检验这一领域。
  1989年张先生赴北京医科大学营养和食品系深造,毕业後进入青岛口岸检疫局食品实验室工作,後来又担任该实验室的主任,张先生在这个岗位上一干就是近20年,在食品检验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常常作为权威专家到全国各地指导食品检验工作。
  张先生说自己在移民之前就与纽西兰有了“渊源”:1995年,他在进口自纽西兰的Gala苹果中检出了“对硫磷有机磷”农药残留(对硫磷俗称“1605”,是一种高毒农药,常被用於棉花、水稻和果树的杀虫,中国在2002年起禁止在果树上使用这种农药);1996年,张先生又从一批来自纽西兰的青口贝中检出了金黄色葡萄球菌,当时新西兰出口商对此都觉得难以置信,并专门派出两名代表去中国进行验证。
  张先生说90年代从纽西兰进口的食品非常少,因此他在工作中遇到的这两次食品卫生问题从专业角度来说已经不是小概率事件,他说:“我举这两个发生在十多年前的例子,只是为了说明一个问题:在这个商品化和全球化的时代,没有哪个国家的食品安全可以是无懈可击的。”
  谈到纽西兰的食品安全,张先生说:“以我这两年在纽西兰的观察体验,纽西兰的食品安全甚至要比美国和欧洲的一些国家,以及韩国和日本好得多。”但是张先生对於纽西兰进口食品感到有些担忧,因为纽西兰市场有来自世界各国品种丰富的食品,在进口环节把好食品安全关对於纽西兰这麽一个小国来说是资源消耗庞大的工作,他说:“我相信纽西兰有能力和人才来进行这项工作,但是检验方面的工作需要昂贵的设备,需要养着一帮拿高薪的专业人才,在目前的政府财政状况下,政府是否能够有足够的资源来进行全面监控?这一点令人感到担心。”张先生举市场上来自中国的蒜薹为例,他说:“蒜薹的问题通常很大,进口到纽西兰时到底有没有检过,作为消费者,我表示担心;另外如进口生姜,在种植和保管的过程中需要大量的农药,很多农户用666粉来驱赶一种叫做『姜蛆』的害虫,那麽在生姜进口时有没有进行这方面的检验呢?”另外他说进口保鲜蔬菜使用保鲜剂的问题也值得关注,因为保鲜剂的毒性甚至会超过农药。
  张先生说虽然中国在10年前就明令禁止使用666粉,但是仍然有人偷偷使用,这种情况在其它国家也难以完全避免,他说:“我在80年代时从美国进口的小麦中检出了DDT,後来我问美国代表团:『你们不是从50年代就禁止使用DDT了吗?』对方回答我:『不能避免有人仍在偷偷使用』。”
  发达国家食品安全中的误区
  谈到本国的食品安全,张先生说他发现很多人的概念中有一些误区,例如:
  一、纽西兰使用的是高效低毒农药。
  张:纽西兰因为雨水多,很容易将喷洒在植物上的农药冲走,这样不但起不到杀虫效果,而且污染了环境,因此必须使用高效高毒性的脂溶性农药,有时还必须同时使用一些助剂,使农药更好地沾附在植物叶茎上,延长防虫期。
  二、纽西兰人吃水果不但不削皮,甚至不洗。
  张:其实这是风险性相当高的,因为这样不但可能吃下一些化学性残留,而且可能遭到大肠杆菌等细菌的感染,去年欧洲就爆发过蔬菜大肠杆菌感染的问题,我们没有必要用健康来冒险。
  不过张先生认为纽西兰大部分地区夏季温度并不是很高,病虫害本来就少,而且因为纽西兰的蔬果生产专业化水平高,因此在农药的浓度、用量、使用期等方面肯定有很严格的控制,我们对於农药等化学性残留的问题应该不必感到担忧。
  根据张先生多年的食品检验经验,植物性食品中蔬菜比水果的问题要大,因为水果通常有果皮保护,也更适合长时间运输;相对植物性食品,动物性食品则问题出得更多,例如进入中国市场的美国牛肉、鸡肉就不断出问题,包括瘦肉精、抗生素、生长激素、农药和兽药等的残留以及疯牛病等问题,张先生说美国“盛产”胖子,这与其肉类食品中残留的用於牲畜催肥的一种叫“己烯雌酚”的化学品是不无干系的。对於纽西兰进口的动物性食品,例如来自中国的水产品,张先生认为如果是人工养殖的,抗生素超标的问题就会相当大,尤其是淡水养殖的水产品。
  各个国家对於进口食品的检验制定了不同的程序,张先生介绍说,根据中国的规定,进口食品第一次进口属於“必检”,没有问题则列入“抽检名单”随机检验;某个食品一旦被检出问题,则会被列入黑名单,其後进口的三个批次都要接受检验,如果三次均合格,则重新回到“抽检名单”。某种进口食品一旦三次上黑名单,那麽就会被判“死刑”,不再获准进口。
  食品安全:“主流食品”Vs“特色食品”
  农林部去年年底刚刚完成一项为期5年的日常食物安全研究,研究涵盖了纽西兰123种最普通的食品。研究人员将本国人口分为8个年龄段,并按照各年龄段的饮食习惯拟定了多种多样的日常食谱,所有食物都按照正常程序准备或者烹调後才进行化验,以检测不同年龄层的人每天摄入的食物中化学残留、营养成分(如钠)和重金属的量是否超标。经过研究人员几十万次的测试,证明了本国的食品是安全的。检测出的241种残留的农业化学物质都低於每天的安全摄入量,其中99%低於安全摄入量的0.1%。
  此次对像调查的是纽西兰的一些主要食物品种,那麽进口食品,尤其是华人习惯食用的那些食品和调味品等的情况又是如何呢。
  纽西兰食品安全局的网站上列出了进口食品所需符合的标准:
  1981年版《食品法》;
  澳纽食品联合标准;
  其它的纽西兰食品标准,包括“高风险食品”标准;
  根据《食品法》制定的所有其它法规。
  本地的食品进口商在进口食品时需要经过哪些检测程序呢?带着这个问题,记者电话访问了太平贸易有限公司(Tai Ping Trading Ltd)负责进口业务的June。太平公司是本地一家老牌的大型食品进口商,对於这方面的业务也拥有更为丰富的经验。据June介绍,他们进口的食品主要采购於中国及泰国菲律宾等东南亚国家的大型供应商和食品厂家,以确保进口食品的品质。
  June说在进口纽西兰的食品在包装上首先需要有完整的成分标签,在进口过程中主要会面对农林部和食品安全局的检验,前者着重点在保护纽西兰的生物安全,後者主要关注进口食品的安全。
  June介绍说纽西兰食品安全局是两年前从原来的卫生部独立出来的,还是一个比较新的部门,从人手到资源也比不上农林部。June说在该公司进口的食品中,食品安全局比较关注鱼罐头,例如沙丁鱼罐头就会逐个批次检测,看其重金属含量是否超标;他们也会检测冷冻水产品的重金属含量。
  华人比较关心的还有进口的小包装零食和调味品等,对於小包装零食,食品安全局主要检查其包装、标签和保质期等;在调味品中,就记者举例的酱油产品,June介绍说两年前每进口5个货柜会抽检一次,现在所有的酱油产品已经不用再检验了…
 

(责任编辑:新西兰 XinXiLan)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