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76年举行的一场名为“巴黎之评”的品评会上,加州葡萄酒击败了波尔多和勃艮第最好的葡萄酒。从此之后,法国最好的葡萄酒和来自新世界的顶级佳酿之间的对抗赛一直是一项颇受欢迎并引发争议的活动。 在这些评判活动中,要对葡萄酒进行盲品,就是在不知道每个杯中样品身份的情况下对它们进行品评。然后把得分匯总整理,给每种葡萄酒一个综合评分,最终评选出优胜者。 现在,这些新旧世界之间的对抗赛也来到了一向最青睞法国葡萄酒的香港,向权威、歷史和波尔多葡萄酒的品质发出了挑战。这也是香港巩固其作为亚洲顶级佳酿之都地位的举措之一。 在香港最近举行的一场波尔多葡萄酒对抗新西兰葡萄酒的品评大赛上,一瓶价值区区50纽币的新西兰葡萄酒位居第叁,排名超过了拉菲-罗斯柴尔德(Chateau Lafite-Rothschild,价值约合2,000多纽币)、拉图(Chateau Latour,价值约合1,500纽币)和玛歌(Chateau Margaux,价值约合1,000纽币)的酒,但它未能击败分列第一、第二的木桐-罗斯柴尔德(Chateau Mouton-Rothschild,价值约合1,300纽币)和红顏容(Chateau Haut-Brion,约合900纽币)的佳酿。 此次品评会在葡萄牙餐厅Club Lusitano举行,汇集了来自香港葡萄酒行业的40位专家。居住在新加坡的葡萄酒大师丽莎·佩罗蒂-布朗(Lisa Perrotti-Brown)主持了这场由本地洋酒顾问公司Independent Wine Centre组织的活动。她说,“这种盲品可以让你不带任何先入为主的印象,而是完全专注於酒的品质和个人喜好。” 参加此次品评大赛的新西兰葡萄酒採用的葡萄和某些波尔多葡萄酒所用的红葡萄是同一个品种,这些葡萄采自吉布利特砾石区(Gimblett Gravels),这个佔地800公顷的葡萄生长区位於新西兰北岛东部的霍克斯湾(Hawkes Bay)。在这片砂砾土壤上种植的第一棵葡萄仅有30年的歷史,由於这个地区的夏季和秋季天气炎热,因此具有了独一无二的风土条件。 新西兰克拉吉庄园(Craggy Range)的首席酿酒师罗德·伊斯特霍普(Rod Easthope)说,“现在是内行看门道的时候了。”在吉布利特砾石区葡萄种植协会(Gimblett Gravels Winegrowers Association)於新西兰和伦敦组织的类似品评活动中,这个酒庄也曾名列前茅。这些新西兰葡萄酒每瓶的价格在30多纽币至80多纽币之间;此次获得第叁名的是梅森酒庄(Mission Estate)宝石级赤霞珠美乐(Jewelstone Cabernet Merlot),每年的產量只有800箱,远远低於获得冠军头衔的木桐-罗斯柴尔德葡萄酒25,000箱的產量。 其他来自新世界的酒庄和行业协会也正在亚洲举办类似的活动,力争吸引亚洲人的味蕾,因为亚洲地区的消费者学习新事物很快,对於购买葡萄酒毫不吝嗇。例如,去年10月在香港举行的全球顶级佳酿对抗赛上,来自智利的葡萄酒赢得了前六名中的五个席位,击败了着名酒庄出產的美酒,如法国拉菲、红顏容和意大利西施佳雅(Sassicaia)、天娜(Tignanello)等。今年5月,在一场被称为“首尔之评”的品评会上,澳大利亚葡萄酒击败了以同一品种的葡萄酿製而成的法国顶级佳酿。法国葡萄酒也并不总是输家:在本月早些时候举行的名为“香港之评”的品评会上,波尔多红酒的得分超过了葡萄牙顶级佳酿。 克拉吉庄园的伊斯特霍普说,“这些活动使我们能够更好地宣扬我们的產品。一天下来,还是觉得挺有意思的。” (责任编辑:新西兰 XinXiL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