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东莞老板关掉厂子投身炒房的消息又一次将东莞推上头条。 两年前,唐先生关掉了东莞的工厂,回到广州的老家,动用亲人的指标买了四套房子。现在他说,幸运的是自己果断关厂买了房,不幸的是才买了4套。 作为曾经的“世界制造工厂”,东莞近两年却不断有厂子倒闭,甚至老板跑路,工人下岗的消息传出,今年更是因制造业萎缩陷入了寒冬。 企业主正在逃离实体经济 利润永远是商人的追逐目标。 唐老板在东莞的灯饰厂最忙时有100多名工人,灯饰订单多数都是出口产品,忙碌时车间连续几个月加班,“后来生产逐渐下滑,加班很少了,一是订单减少、价格下降没钱赚了;二是员工工资一直在涨,减少员工又导致订单主动减少,还要倒贴钱来发工资,你说不关门干什么?” 和唐老板一样,东莞老板关厂炒楼,是在企业利润下降、用工成本提高、工厂租金上涨等因素的作用下做出的选择。就去年一年,东莞至少有4000家企业关门。 低端制造和代工类企业正在丧失产业发展的土壤,低端产业的利润不断压缩。目前,我国制造业整体上处于全球产业链低端环节的情况并未根本改变。为国外品牌代工是东莞制造业的主要方式。随著高新科技产业的发展,代工制造利润微薄。每生产一部苹果手机,全部利润的90%以上被美、日、韩等国分割,中国企业所得利润仅3%左右。 欧美国家经济下滑,巨头企业的持续外迁或倒闭,导致订单业务量减少,也是打击东莞代工产业的直接原因。 用工成本的翻倍给东莞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施加了不小的压力。长期以来,相对较低的生产成本和低廉的资源价格是我国制造业在全球制造业竞争中拥有的强大比较优势。随著人口红利消失和要素成本的全面上升,这种优势正在逐渐削弱。 杨涛的工厂专门为一些电子厂做配套线材。 他说“新劳动法规定了工人底薪与加班费的标准,就不像先前那样由企业自己来定工人可以发多少工资了,企业赚没赚那么多利润,都必须这么发。” 由于用工成本的增加,杨涛的一些大客户,“像一些日资、韩资的工厂,转移到东南亚去的非常多,那边劳动力便宜,像越南,每个人工每月只要1000元左右。”杨涛工厂的订单随之减少。 另外,伴随著房价的上涨,工厂的租金提高了生产成本。一连锁食品店老板介绍,租金已经占到其毛利润的一半左右。 一些厂房负责人说,如今开厂的收入根本不够给员工发薪水,势头不对不如早点撤。 房地产的火热继续上演 倒闭、欠薪、供应商货款追偿、资不抵债……最近几年,部分制造业企业老板陷入困境,而那些自认为“转型”成功的,都是退出企业经营转身投资房子的。 央行数据公布,7月新增人民币贷款4636亿元,其中住户部门贷款增加4575亿元,占比99%,几乎全都是房贷撑起,企业新增信贷为负增长。 海外对冲基金经理付鹏分析称,银行对实体经济惜贷甚至是抽贷,放款业务主要依赖政府部门和房地产销售,“7月未贴现的银行承兑匯票减少了5122亿元。7月新增人民币贷款扣除贴现后为负,意味著贴现可能大部分流向了房贷。” 通俗地讲,很多人将钱投向了房地产业,而不愿意做实业了。甚至有一些制造业企业拿到了银行贷款后,根本就没有进行实体投资,而是去炒房了。 银行也更愿意把钱借给房地产商,实体经营者去银行咨询贷款,银行第一个问题就是:你有房产吗? 有人感叹:美的、海尔、苏宁、国美做地产,娃哈哈、喜之郎、五粮液做地产,连长城床垫都在做地产,神奇的地产啊,让72行最后都殊途同归!另外,东莞房价过去一年多受深圳客的影响,在大幅上涨,与深圳市区相邻的一些镇街房价飙升到了2万多甚至接近3万/平米了,导致很多人买不起房子,而一些炒房的人确实赚了一大笔,有的房子半年就涨了几十万,很多中小企业老板一年可能都赚不到这么多钱。 深圳今年更是地王频出。就在两天前,深圳新会展中心(一期)配套商业用地以310亿的高价再次制造了历史总价地王,一举超越此前广州亚运村保持的255亿全国总价地王纪录。 看到这样的收益,很多东莞老板纷纷“转行” 买楼也就不足为奇了。 从事服装行业十几年的陈三曲说,近年来自己很多开工厂的朋友放弃了实业投资,“因为炒几套房、炒十几套房赚的利润,比开工厂轻松多了。”他担忧房地产市场再这么发展下去,对中国实体经济将造成严重打击。 “开工厂不如买几套房”折射出办实业的企业家们的尴尬与无奈,也折射出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动力正在受到威胁,更折射出中国经济生活中赚钱观念的“跑偏”。 房产已经成为所有人的财富象征,但如果真的大批量的企业主都像那位东莞老板一样,逃离实体经济投身房产,那么,未来形势将十分可怕。 日本和美国此前因房地产造成的大规模金融动荡就是前车之鉴,只有实业经济才是最坚实的支柱,而泡沫总有破灭的那天。 (责任编辑:新西兰特产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