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席者包括广东省委书记、广州市领导人、国务院文化局、部分海外国家或地区领导人,及其他来宾共逾千人。 粤剧作为一地方戏剧的基本条件于清雍正初年已经具备,发展至今已约有300年的历史。2009年,粤剧被联合国教科文化组织列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为了促进粤剧发展,推广粤剧文化,与广大的海内外嘉宾提供一个互相切磋、交流粤剧粤曲艺术的互助平台,遂有国际粤剧节的筹办,自1990年创办,每四年举办一次,至今已是第七届了。 来自美国、加拿大、新加坡、澳洲、新西兰、英国、法国、马来西亚、荷兰、比利时、香港等20个国家地区及广东广西共135个社团在穗演出大型表演活动,其中在南方剧场、江南大戏院、以及粤剧艺术博物馆剧场等共举办38台折子戏,14台粤曲演唱,包括新加坡敦煌坊粤剧《清宫遗恨》英文版。此外,还组织一系列粤剧学术座,共同探讨粤剧文化与岭南文化的关系。 纽西兰粤剧曲艺社获广州市政府之邀,由会长陈谢冰心,暨一众会员及香港分会会员前往广州参加演出。过往第五和第六届该社均有参演,备受好评。该社乃一非牟利之本地註册团体,成立迄今已逾15年,带领了新西兰粤剧曲艺发展和提高观众的欣赏粤剧水平。 本次演出曲目计有: 梦会太湖(唱)(彭炽权、秦锦嫦)碧 波仙子之潭畔初逢(戏)(冯苑雯、凤芊芊) 孟姜女寻夫(戏)(钟燕卿、张燕儿) 小宴(戏)(邓熙、梁艺馨) 新梁祝之恨锁楼台(戏)(廖玉芳、叶妹儿) 对花鞋(戏)(彭炽权、陈谢冰心) 再者,曲艺社成员还参观了红线女故居、红线女活动中心、粤剧博物馆等。 本届粤剧艺术节提供了一台精彩纷呈、百花齐放的粤剧艺术盛宴。一连串的学术探讨活动,更贯彻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文艺工作座谈会的讲话精神。通过与海外嘉宾与大学学生们的对话,和粤剧唱腔讲座,对粤剧的传承、发展、和创新,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脉脉红豆意,悠悠桑梓情。彷彿,只有听著鏗鏘的大锣大鼓的时候,我们才体会到“红豆生南国”这生趣盎然的情意。 (责任编辑:新西兰 XinXiL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