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杜是电影导演王家卫几乎所有代表作的御用摄影师,他也几乎拿遍了世界各大电影节的最佳摄影奖:黑文是他的女友,典型的山东美女,并不是时下国人眼中的标准美女,外形气质是国际范儿的。电影人如漂泊的吉普赛一族,所以,和他们交往的记忆如剪碎的纸片。 片段一 2012年,在上海广东路外滩M餐厅听老杜讲他的摄影艺术与思想。老杜拍的大部分电影我都看过,他的《花样年华》简直是用光与影进入了流落异乡的上海人的骨髓。 如今离开了王家卫,老杜在努力著表达自己的艺术思想,看来以独立摄影师扬帆起航是另一番景象。演讲临近尾声,老杜把讲台留给了一位高个黑衣短发女子。她手里拿著一沓白纸,略带沙哑的嗓音透著冷冷的性感,几乎是读一句,随手扔掉一张白纸,不一会儿,白纸在飘,地上也七零八落地洒满了白色,而讲台上的投影屏幕上,是老杜制作的影像,应著黑衣女子朗读的诗的意境而影像并无关联。女子皮肤略黑,一双大眼睛透著野性和一丝迷茫,厚的嘴唇像安吉丽娜茱莉。我猜想这是杜可风的爱人。 片段二 晚宴酒会上,老杜看起来已经七八成醉了,痴痴酣酣地应对社交著的人们,几近孩子的哭腔似地引著人们对他的侧目关注。这要放到一群生意人的应酬中,大家也许会把他当傻子或疯子!我们打过招呼后,不一会儿,他又过来领著我来到4-5个华人面孔的人面前,还是一副醉样地指著说:“这是我的前妻,住在法国,作家;这是我前任的女朋友,我们噗∼“他顺便做了个分手的姿势,”这是我现在的女朋友,黑文“。我的目光和笑容就停落在这位和我身高差不多、笑容真挚醉人的女孩脸上。她的五官叙述著她的个性,让我不由得喜欢。 ”诗是你写的?” ”是呀。” 我们一见如故,都不喜欢寒暄,简单直接。“什么时候出书?”“很快了,过几个月。”“出了,我一定去买”“别买,我送你。” 爽快人的直来直去。 片段三 上海国际电影节的晚会上,那些电影人施展著抢镜头和夺眼球的天生本领,老杜被演员们环绕著,她仍然一袭黑衣,静静地坐在沙发上,一双眼睛在黑暗中发出灼灼的光芒,我们自然地又坐在一起。她有点分心,目光追逐著美女中嘻笑著的老杜。她说她也是学表演的,也算演员吧。可她显得与眼下的演员们格格不入,神情里透著些许寂寞和清冷。 片段四 奥克兰,我的家中,微信里,黑文告诉我,她的书出版了,问我地址,要寄给我。我想她可能不知道越洋寄书的成本,怜惜她爬格子不容易,可她说“姐,你怎么这样?给你寄书是我的荣幸。”嗨∼山东女孩的实诚。 片段五 北京K酒店,黑文得知我来了,放下电话,半个小时后,她就赶来酒店,坚持请我吃饭。老杜出去拍外景了,这次是闺蜜的相聚。我们无话不聊,电影,诗歌,爱情,演艺圈…….谈话中,我知道,老杜在爱情生活中是主角,她的手头并不宽裕,所以,最近在忙著试镜头,找画廊,想拍戏卖画赚钱。喝完吃完,我坚持要埋单,她真和我急了“再没钱,你来北京,没你请的道理。” 嗨∼心疼她这般实诚,和洋鬼子的爱情里柴米油盐钱可是要分得清哩。 片段六 在去北京的火车上和她微信,第一个告诉她,我来北京了。她说她正在一个画廊,谈她的画的经纪事宜,之后直接过来酒店找我。 再见她,瘦了,一脸倦容,眼袋都出来了。进屋就给我礼物,是一枚镶著一朵红色樱花的黑色发卡,带著免税店的袋子和掛牌,还有一副她画的小幅装饰画。 老杜在香港拍戏。她讲到最近的一次和老杜吵架,是因为两人一起看电影,里面的女主角形象忽而美丽青春,忽而老态憔悴,黑文当时随口说了句:这八成没和摄影师搞好关系。老杜固执地理解为这是另有所指,认为是侮辱了摄影师的职业精神。于是整整一夜的辩解、争执。实诚的她不能理解他的偏执。除了一点抱怨外,她嘴里的老杜,富有才华,对工作几近疯狂程度的认真和勤奋。其实,没有老杜在身边的她是落寞而憔悴的,好在老杜帮他订好了去马来西亚度圣诞节的来回机票,日子是可数中的盼望。 片段七 东城区寒冷的街道上,我们俩挽臂走著,她细碎地说着不再炙热的爱情中淡淡的委屈,而在我看来,这些大部分委屈的由来是:一个是能说流利汉语的澳洲犹太后裔、工作狂,只为艺术而生的大篷车一族,面对另着一个是来自孔子故乡,完全不懂英文且依然在坚持传统待人之道的才情女子,她眼中的爱情归宿是守著爱的男人,照顾著家和孩子,闲了写自己的文字、画自己的画。 这爱情的缘由大概是她仰慕著他的才华,而他爱她的忠诚与质朴,当然她的美丽、青春也是重要的吸引力。 我的一句感叹“你太中国女人了!”被她在电话中告诉了老杜,她主动承认她太依赖了,电话那头的老杜哈哈大笑,然后说:“你的朋友批评得很对!不过,我也有很多缺点,也不好…” 最后一次和她话别时,我劝她,完成自己的剧本,坚持把它拍成电影,也许,作品才是他们爱情的最好结晶。 希望下次再见,继续为他们的故事写片段八、九…希望接下来的片段中,她的剧本被拍成了电影,她是女主角,希望爱情不再是她的全部,希望她的美丽随著时间的流逝开出别样的花来。 (责任编辑:新西兰 XinXiL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