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次参与「微课堂」的家长群友共两百四十多位,当时无法同步参加的群友都可以「事后补课」,因为他们拥有了所有的语音和简报图像(PPT),必要时还可以复习或邀请朋友再上一次「微课堂」,智慧型手机真是功能无敌、妙用无穷的科技新宠。 讽刺的是,今天本文的第一个主题竟然是讨论手机之害。大势所趋,莫之敢逆,我不是一个手机的「绝对反对者」。盼望的是,不论大人或小孩,大家一起来学习做一个手机的「理性使用者」。 孩子非常喜欢在手机上玩网路游戏,怎么办? 「手机网路游戏成瘾」确实是个大问题,因为手机使用的方便性远大于iPad或手提电脑,「机不离身」的孩子越来越多,它对于孩子们的身心危害可以大到难以估量。不久前我在本专栏发表过《儿童医学专家警告:3C正在接管孩子的心智发展》一文,从教养的观点检视,「智慧型手机」已经成为3C中的首恶。 有一所私立学校招收新生时的第一关是面试家长,有一次,校长走进会客室,一眼瞧见一家三口都在低头滑手机,任职公司CEO的父亲首先被请进校长室,他两次接手机而中断了和校长的谈话。校长趁着父亲第二次讲手机电话时递了一张纸条给秘书,上面写着:「接下来的母亲和学生面谈取消,请他们回家等候通知。」我对于这件事情的评论只有四个字:校长英明! 让我先从「上行下效」的角度切入,除了讲电话,家长应该尽量避免在孩子面前滑手机。如果父母时时刻刻都在操弄手机,耳濡目染的效应下,孩子将看待「在手机上玩网路游戏」为稀松平常的事情,甚至视之为自己该拥有、不能被剥夺的娱乐权利。 「微课堂」中家长问到:「孩子目前都非常喜欢在手机上玩网路游戏,做为家长的我们该如何管理和说服孩子呢?」我想,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家长一定得先从管理好自己做起。 其次,应该尽量制造「无法连接互联网」的情境。利用假期陪著孩子去亲近大自然,此时大人小孩都把手机收起来,置于关机或静音状态,让手机暂时退居紧急时使用的备用角色。如果有几天的假期,全家人一起去外地旅游,经常让孩子处于手机无法联网的状态。寒暑假时,鼓励孩子参加国内外的夏令营或国外的游学、「微留学」行程。 如果孩子结交了沉迷网路游戏的孩子,应该联合有关的家长一起关切、共同约束。未成年的孩子出入流连于管理不良的网吧则更令人担心,这里往往是结交损友的媒介,孩子们因此而逃学、逃家或结伙违法乱纪的案例已经屡见不鲜。如果所有的努力都无效,应该求助于精神科的儿童心智科医师。 「手机网路游戏成瘾」的预防和矫正不是三言两语说得完的,如果孩子从小就培养多元兴趣,让孩子发展阅读、体能、才艺、慈善等等课外活动,再加上「纪律素养」的养成,这样的孩子在生活自理、自我管理方面的能力较强。结论是,要避免孩子成为「手机网路游戏成瘾者」,一定要构筑配套作为的防火墙。 纽西兰有些中学拥有完善的学生宿舍,许多家在奥克兰的家庭刻意让孩子住校,接受统一的生活管理,学校制订了手机和电脑使用规范,青少年一起接受合理约束时较不易滋生异议和叛逆心态。如果家长事先和孩子一起制订周末返家和长假期中必须遵行的规范,这样的孩子很少沉迷于电脑游戏。 「微课堂」中多位家长关注孩子的「留学成功之道」,我的见证是,只要孩子不是「手机或电脑网路游戏成瘾者」,孩子就可以轻易进入领头羊的群,他(或她)的留学已经成功了一大半。 培养孩子的思考力,从日常生活做起! 如何培养孩子的思考力?在日常的居家生活中,如果孩子的所有事情都不必自己动手,爸爸妈妈只要求孩子做好功课、考试得高分。我可以告诉家长朋友,这样的孩子不只输在人生的起跑线,他(或她)输在人生的终点很可能都成为定局了。 我们做父母的经常在做「舍本逐末」的事情而不自知,事事由父母代劳的孩子,他不用费心去思考问题、寻找解决之道,原本可以锻鍊思考力的实地学习机会就轻易地失去了。可笑的是,有些这样的父母还安排孩子去上「解决问题能力(Problem Solving)」的培训课程。 从小参与家事的孩子,在「思考力培养」方面已经取得了先机。父母千万不要小看了收拾餐桌、洗碗筷、吸地板、洒扫庭院、整理花园等琐碎家务事,这些事情综合了知识面、条理性、安全教育、团队精神、责任心等许多有助于「思考力培养」的元素。当然,「思考力培养」是个大课题,它还涉及到学术面、理论面的议论领域,例如,「应试教育中的追求唯一标准答案」是否妨碍了思考力的培养? 如何培养孩子的思考力?区区专栏篇幅难以畅论,我仅仅从家长朋友们立即可以做到的说起。一个连系鞋带都不会的初中生,您告诉我这孩子的思考力有多强,我不信! 留学的疑难问题一箩筐,请持续关注本专栏! 一个60分钟的「跨越时空微课堂」竟然引出了许多教养问题和巨大迴响,确实出乎我的意料。多大的孩子适合出国留学?小留学生出国后一时没有熟悉的玩伴,应该如何适应?原本就不合群的孩子如何适应留学生活?国内国外的教育氛围不同,如何协助、支持过渡期的孩子?如何配合学校资源培养孩子的兴趣和爱好?纽西兰中学并行的NCEA、剑桥和IB三种课程,何者更适合留学生?林林总总的问题一箩筐,我一方面请家长朋友把这些问题当成自己的「思考力培养」功课,同时请大家持续关注本专栏,更谢谢诸位朋友协助扩大了《张老师谈教育》专栏的涵盖面! (责任编辑:新西兰 XinXiL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