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潮流速报(新西兰特产网) www.XinXiLan.Tech 用心提供新西兰的各种资讯,想要我们帮您找什么,点这里告诉我们!

新西兰特产:旅游景点,移民+留学,新西兰蜂蜜,奶粉,红酒和保健品

当前位置: 新西兰特产 > 新闻 >

新西兰妈咪要移民--30岁后移民=失重你真心准备好了

时间:2016-01-14 00:00来源:新西兰 先驱报 作者:New Zealand 点击: N

  距奥克兰200公里的Whitianga小镇,仅4000人口,还没国内一所大学人多,华人居民不足10个  

  一年前,当我正热情高涨筹备移民的时候,一位已经获得绿卡的网友在微信上留言:她说她和老公今天在车里面抱头痛哭,这是他们来新西兰的第3个月,整个人像是空了一样难受。
  当时我不能理解。可是今天,在这家咖啡馆的二楼阳台上,俯瞰著这座安静得不能更安静的Whitianga小镇,我忽然有些明白了,好像:
  天空清澈得好像透明一样;纤尘不染的马路上,偶尔有一些汽车经过;路边的咖啡馆、餐厅、小超市一字排开,却难得看到几个行人。我是带家里人来游玩的,所以去泡个温泉,出个海,在海边的细沙滩上,踩踩水,带孩子们透过玻璃船看看小鱼儿就好打道回府了,可是住在这里的人呢?
  假设一个华人新移民,不管他在国内的时候是如何风风火火,如何有名望有人脉,承担怎样的社会角色,如果突然挪到这样一个特别安静的地方,一个不足4000人口的地方,即便天空湛蓝,空气清澈;即便走路就能到码头开游艇出海;即便房价是大城市一半不到,轻而易举就能获得看起来优越的生活,他真就能幸福满足么?
  所谓“遗世而独立”,不是每个人都能达到的境界。
  在一个没有人认识你、需要你、在意你的地方;在一个所有其他人都和你文化背景不同、难有共同语言的地方;
  在一个你原有的技能、身份、背景都被归零的地方;
  明明本来都是自信满满、有自己专业才能和社会角色的成年人,在这个新世界里,一下子变得像个小朋友一样无力,好像什么都做不成,什么都参与不进去。
  在一个4000人口的小镇上面,你能干什么呢?IT?财务管理?HR?高新技术?金融?
  开玩笑,根本没那些需要。
  你从最有用的人变成了最没用的人,那才是真正让你恐惧的地方。
  或者你会说,我干嘛去那4000人的小镇,去大城市不就得了?
  OK,大城市。奥克兰有150万人口,可比起中国诸如北上广那样的大城市,那又和一个4000人的小镇有多大区别,无非是五十步和百步的距离。
  你还能有存在感么?
  说到底,我们的存在感来自于哪里?跟好山好水好环境,跟好吃好喝好住,没有半点关系啊。
  我们的存在感,来自于被需要和被期待。
  当我们有能力去满足这份需要和期待的时候,即便辛苦或忙碌,也会因此而感到快乐、充实而满足。
  在国内,我们的存在感由小家庭、大家庭(亲戚和朋友)、老板、同事、客户等等一长串人对我们的需要和期待组成。
  而移民以后呢,除了小家庭以外,再无其他,就像断了线的风筝,就像没有根的树木。
  如果你没有办法在短时间内去找回那份存在感的话,很可能会陷入深度的抑郁,事实上,这在海外生活的华人当中是非常多见的,特别是那些始终难以找到自身社会位置的。
  包括我自己在内,晚上经常会做梦梦到过去一些非常普通的场景:去亲戚家串门打牌,和闺蜜抱著靠垫聊天,和同事一起加班。这些当时看来毫不起眼的画面,此刻却成了梦魇一般,让人无限怀念。
  所谓的失重,有没有解呢?或许有,只是需要无比的勇气。
  你愿意像孩子一样从零开始学习么?你愿意像学生时代那样只求做好,不计回报么?你敢于走出自己家庭的小世界,主动去吸收和学习所有新鲜的资讯和知识么?
  你需要在这个社会里,花多好几倍的力气,虚心学习很多很多的东西,做很多很多的事情,创造很多很多的价值,才有可能重新找回存在感。
  常有朋友问我,你不是四大做审计的么,怎么现在写文章、做主持了,半点关系没有啊。
  好吧,我承认我在新西兰根本找不到四大原来那样子的工作,不要说自己已经辞职脱节2、3年了,即便是当年直接跳出来,基于文化、背景、语言、市场的差异,恐怕也根本找不到那样的工作。
  那又怎样呢?30岁虽然不年轻了,但要比起更多40岁、50岁照样移民,照样从零开始打拼的前辈,我还有什么好斤斤计较的呢,前面还有大片的未来值得去重塑和谱写。


  转自微信号“Apple妈咪要移民”,微信订阅号:apple_mammy
  作者Apple妈咪,曾供职于国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后DIY技术移民新西兰;如今,她是一名创业者,自由撰稿人,同时也是3个孩子的妈妈。
(责任编辑:新西兰 XinXiLan)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