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在圣诞抢购季期间购买了Dick Smith的消费者发现自己竟然变成“无担保债权人”时可能气愤不已,与此同时,以每股2.20澳币入手Dick Smith股份的投资者也在区区两年间就变得一无所有。 McGrathNicol公司的Joseph Hayes被委任为破产管理人,Dick Smith今后的业务及3300名员工如何安置还无从知晓,但一个重要的问题是:这只是一个孤立的商业失败案例,还是许多企业将随后接踵倒闭的征兆? 2012年11月,澳大利亚零售巨头Woolworths集团将Dick Smith出售给私募公司Anchorage Capital Partners,一年之后Dick Smith的市值在股票交易所达到5.2亿澳币。新公司接手后清理“老化和过时”的存货,清仓价值达5800万澳币。 Dick Smith很可能在过去的两年间业务扩张过快。公司的年度报告显示其新增零售分店的数目达到25家。 在一个正常的经济环境中总会有企业落败消亡。在经济发展活动中,一些企业将被另一些企业取而代之,更强的企业站上舞台,江山代有人才出,效益更好的企业出现,员工、消费者和投资者也更为获益。澳大利亚总理Malcolm Turnbull曾表明这样的观点。 那么由此看来,一方面,业务增长过快和资金危机令一个公司倒下,正如在Dick Smith身上所发生的那样,其失败只是一个孤立的事件;但另一方面,世界经济增长疲弱,并且预期还将持续疲弱,我们应有准备看到更多的企业在不久的将来相继倒下,更多的员工将挣扎于重新寻找工作,而消费者也将捂紧钱包控制支出。 Dick Smith竞争对手众多,包括JB Hi-Fi和Harvey Norman。尽管Dick Smith在圣诞前进行了大幅打折的促销,但其圣诞抢购潮期间的销量未能达到预期。不过Dick Smith似乎也并未期望过销量大增,在2011年的募股声明中,它的年收益为12.80亿澳币,而2014年它则预测年收益仅为12.26亿澳币。 然而这家市值只有大约2千万澳币的公司,当初在投资者们眼中却值5.2亿!看来投资者和监管机构真是要好好审视下私人募股的价值浮动了。这里的教训是,投资之前务必需做好充分的功课。老话说得好:事无完美,如果美得不像是真的,那它就不是真的。 现在一个可怜的弱者退出商业战场。很可悲,并且给人们带来损失巨大,然而这就是经济体系的运作规律,并且它还将一如继往地运作下去。 但这并不意味著倖存者就可以自鸣得意。 Dick Smith的那些竞争对手们也都还在不断扩大。他们也存在著运作成本和融资需要。他们也都必须满足消费市场可能是变化无常的需求。经济疲软意味著竞争绝不会消失,洗牌也许更加激烈。 如果以乐观态度来看,一家竞争能力不足的公司失败了,并不表明将会出现企业倒闭潮。这并非一大波公司突遇资金压力而纷纷倒闭的那种情况。这里的教训我们需要学习(其实是再次温习),但其中并没有深刻的启示。 但从政策的角度来看的话,政府应该做什么呢?过去数年间,政府一直专注于通过征收GST的手段帮助澳大利亚零售商与互联网销售进行抗衡。但其实际效果只是宣传拦路抢税有多合法,根本不能让人们理解何以将消费者的钱转到堪培拉去能够有助于本地乃至海外的零售商。 实际上政府更应当做的,是要降低在本地开设公司的难度、降低聘请员工和进行投资的难度,以及降低开展对外贸易的难度。令人担心的是,我们的政治精英们目前是否在关注实现这些目标。 澳大利亚政府的商业信心调查在2015年11月得出的结果喜忧参半。罗伊摩根(Roy Morgan)的一项调查显示,10月分商业信心指数为6.5,比8月份高出16.3%.然而澳大利亚国民银行的同期调查报告结果却显示商业信心减弱。而最新的商业信心调查结果尚未公布。 但我对此持谨慎乐观态度。国家经济在结构上仍然稳固,其所面临的挑战主要是来自政治。政治家们应减少关注自身或其对手,更多地关心如何让经济和商业重振起来。这意味着降低税负、减少浪费性支出、削减官僚习气、减少环保政策的限制、降低反商业的高调。 (责任编辑:新西兰 XinXiL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