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潮流速报(新西兰特产网) www.XinXiLan.Tech 用心提供新西兰的各种资讯,想要我们帮您找什么,点这里告诉我们!

新西兰特产:旅游景点,移民+留学,新西兰蜂蜜,奶粉,红酒和保健品

当前位置: 新西兰特产 > 新闻 >

新西兰关于中医,到底在吵什么?

时间:2015-10-17 00:00来源:新西兰 先驱报 作者:New Zealand 点击: N

  前几天,中国科学家屠呦呦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中国的事就是这样,没得奖什么事没有,这刚一得奖,人全出来了,围绕着屠呦呦形成了巨大的争议。
  第一个争议是这个奖到底该归谁,当年发明青蒿素到底是集体的力量,还是屠呦呦个人的功劳。这里面的事牵扯到当年的很多争议和公案,外人吵也插不进嘴去。于是人们就纷纷加入到了另外一个战团,那就是:青蒿素是不是我们中医药的胜利。
  江湖上一直传扬著有几大绝交或翻脸话题,特别是在酒桌上是绝对不能提的,弄不好当场吵得翻脸,抄家伙就动起手来,闹得多少年的兄弟从此绝交。经过统计,这几大绝交话题是,日本问题,台湾问题,民主问题,排名最前面也是最容易翻脸的两个话题,分别就是毛泽东和中医药。
  这几天网络上战云密布,关于中医药,杀的是昏天黑地,不知道又有多少人因此而翻脸。
  首先这事是官方媒体挑起来的,屠呦呦获奖,媒体纷纷把功劳往中医上靠。总理李克强也表示祝贺,他认为,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医学奖,是中医药对人类健康事业做出巨大贡献的体现。这下,一贯反中医人士不干了。
  他们提出他们的质疑,很多非常有意思,给大家归纳几段。
  1、中医从来就没治好过疟疾。包括康熙皇帝得了疟疾,都是通过西药治好的。皇帝身边都是顶尖的御医,中医要是真管用,有本事你治啊?
  2、就是屠呦呦说获得灵感的“肘后备急方”,这几天也被翻了出来,结果引起了很多人的哄笑。
  葛洪,道号抱朴子,是道教的一位大家。他的那本“肘后备急方”关于治疗疟疾,总共有四十三个方子,其中有的看著确实很幽默。
  比如说有一个方子说,抱一只大公鸡冲著病人叫,能治疟疾;还有,把一只蜘蛛包在饭团里,让病人吃下去,能治好疟疾;最不可思议的是这个:把一个大个的豆子,掰开两半,一半写上日,一半写上月,左手日右手月各持一半,当著太阳吃下去,疟疾马上就好。
  就是让屠呦呦灵光一现的那个方子,里面说的青蒿也称香蒿,其实对治疗疟疾没有任何用处。屠呦呦是从黄花蒿也叫臭蒿中,提取到的青蒿素。一开始本来叫黄花素,后来为了和中医药典扯上关系,才改叫青蒿素。屠呦呦的这段讲述,说明葛洪的这个方子也是错的。这几天被描绘的活灵活现、神奇的备急方,至少在治疗疟疾上,可以说一无是处。
  3、激战还在扩大化,现在有淘气的小孩,又奔中医泰斗李时珍去了,开始黑“本草纲目”。他们列举了本草中的几百个验方,把李时珍奉为搞笑大师。我看了看其中的段子,还特意到本草中进行核实,发现确实令人忍俊不禁。
  比如说本草中的这个方子:腋下狐臭。鸡子两枚,煮熟去壳,热夹,待冷,弃之三叉路口,勿回顾。如此三次效。像类似这样的验方,本草中确实很多。
  面对这般的冷嘲热讽,中医捍卫者们一如既往地坚定。无法回击这些具体事例,只好在道德上苦苦坚守。有人反击:你们这些人否定中医,数典忘祖,几千年来,中医呵护著中国人一直走到今天,难道你们忘了你的祖先是怎么活过来的吗?反中医派反唇相讥:那人家外国人没有中医不也活过来了吗?和人类相近的猴子、大猩猩,没有中医,不也活得挺好吗?
  现在争论或者叫骂战还在继续,那到底怎么看这场争论?怎么看中医?怎么看中医和西医多少年的争拗呢?
  有一点是肯定的,我们加入他们其中的任何一方,都不会找到答案。因为如果其中有让人信服的答案,争论也就不会继续了。
  那问题来了,有解开问题的答案吗?咱们就试试,看看能不能找到解开这团乱麻的办法。
  这个问题艰巨而复杂,直接来有些吃力,咱们采取迂迴的办法,先给大家讲两个故事。
  在人类的早期航海史上,最大的障碍和敌人并不是无边无际的汪洋和滔天的巨浪,而是坏血病。
  人类大航海的先驱者是葡萄牙人,而葡萄牙人中的好汉就是达伽马。1497年7月8日,达伽马带领著一百七十人的船队,开始了他们伟大的航行。他们经过非洲的佛得角,绕过好望角,穿过印度洋,历史上第一次抵达了印度。
  两年之后,他们胜利地返回葡萄牙,但代价是惨烈的,达伽马的船员这时只剩下55人,其余绝大多数都死于坏血病。
  从那开始,人类开始了波澜壮阔的大航海时代,但坏血病就像一个噩梦,死死地纠缠著水手们,无数的人葬身大海。坏血病非常可怕,人会突然牙齦出血,渐渐身上会长出黑色斑点,然后逐渐溃烂。最后,因为害怕传染,船员们只好忍著悲痛,把自己还活著的同伴,推进大海。
  1747年,也就是在达伽马250年后,英国的一艘军舰出海远航,船上有一名只有31岁的军医,名叫詹姆斯-林德。
  航行没多久,噩梦就开始了,陆续有12名水手开始牙齦出血,身上长起斑点。林德心急如焚,他提前收集了很多治疗坏血病的药方,但他不确定哪个管用。最后,他灵机一动,想出了一个办法。
  他把十二个船员分成六组,分别采用不同的疗法,比如说一组人喝稀硫酸,一组人喝海水,一组人喝醋,另一组人喝苹果汁,其中有一组每天吃两个柑橘和一个柠檬。六天过后,其他各组的人病情依旧,吃柑橘柠檬的两个人明显好转。
  当时林德还不知道这背后躲著一个叫维生素C的东西,但他毕竟是找到了坏血病的天敌。他激动地把办法写成书告诉所有人,但当时的海军将领不以为然。有半信半疑带一部分柑橘和柠檬的,但由于水果腐烂,没有坚持下来,最后还是倒在坏血病上。
  当时有一个人对林德坚信不疑,那就是另外一位詹姆斯,伟大的航海者詹姆斯-库克船长。他把柑橘和柠檬压成汁,尽量低温保存,结果他完成了三次伟大的探险航行,让人类真正了解了太平洋。
  1783年,林德医生正式成为英国国王乔治三世的御医。他的一桶桶酸橙汁,结束了英国海军的噩梦,一举击败了强大的法国海军,从此称雄世界。林德还提出了海水蒸馏的办法,彻底解决了海上饮用水的问题。他在英国的殖民历史上,绝对是一位奠基式的人物。。
  总结林德的成功,其实他只用了一个现在看来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办法:分组实验法。那么多偏方,哪个管用呢?摆出来都试试就行了嘛。就是这么一个无意的举动,竟然奠定了现在的现代医学。人们公认,现代医学就是从那十二个人的分组实验开始的,林德是英国医学之父,同时也是现代医学的奠基人之一。
  几乎同一时期,欧洲包括美国同样也在为另外一件事困扰,那时是历史源远流长的放血疗法。
  放血疗法当时是包治百病的主要疗法。最早人们被毒虫咬了,要马上放血。可能是这个原因,放血被认为是一个有效的办法,不管什么病,放点血就好了。当时欧洲的很多医生的后院,简直是惨不忍睹,可以说得上是血流成河,血一桶一桶的往下水道里倒,苍蝇漫天飞舞。
  放血疗法在欧洲延续了二千多年,中国也有,黄帝内经里,也有放血疗法的记载。前后有过很多理论解释放血疗法的好处,最后形成了一个铁定的传统,人们对放血疗法的功效坚信不疑。
  科学人杂志记载了这样一段历史。1799年12月13日,美国的开国总统华盛顿病了,诊断结果是咽喉炎。13日那天正好是周五,正是西方传统中的“黑色星期五”,可能就是这个不祥的日子,断送了老总统的性命。
  按照当时的疗法,放血。华盛顿一下被放掉了二点五公升的血,就是人体血容量的一半,68岁的老爷子哪受得了这个呀,这么大一个英雄,最后死于失血性休克,死在了两个庸医和愚昧手里。
  人们开始质疑。十年以后,又是一位英国军医亚历山大-汉密尔顿,他采用林德医生的手段,开始研究放血疗法。他把医院里366个患病的士兵分成三组,3组人所患疾病类似,接受的治疗也一样,唯一的不同就是,两组病人不放血,一组病人接受传统的放血疗法。
  结果是:不放血的两组人分别有2个和4个人死亡,接受放血疗法的一组人,竟然死了35人。从此人们开始认真怀疑放血疗法这个“真理”,终于在四十多年后,把它赶出了历史舞台。
  从这两个故事中,我们看到了现代医学的诞生。没什么新奇的,也没什么高妙不可理解的特殊手段,科学而已。
  首先是科学的理念。最早的科学有两个基本信条:一是:真理是可以证明的;二是:真理是可以反覆证明的。
  然后就是科学的方法。实验,一个方法到底管不管用?让我们通过分组比较实验,去证明它。
  这就是最早科学的核心,通过科学手段建立起来的现代医学,就是这么一步一步,一个实验一个实验地做出来的。
  现在正在做的,也是一样。
  有人站在中医的立场上,反对西医,反对现代医学,请您告诉我,上面那些,您具体反对那一条?
  回到人们的争论,让我们来解决问题。
  中医源远流长,有长久的历史和深厚的积淀。其实你翻看其他民族的历史,也一样,像藏族,蒙古族,包括欧洲各大民族,都有自己的古老医学。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都有各自的绝招,都有自己的独到之处。如果放在一起比的话,很难说得清谁比谁更高明。按照捍卫中医派的说法,各自的医学都呵护著自己的民族一路走到了今天。
  如果给这些人类的早期文明加一个概念的话,应该统称叫:传统医学。
  现代医学并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不是林德、汉密尔顿等人突然发明出来的。什么叫现代?现代是个比较词汇,是相对于传统而言的。现代医学是站在传统医学肩膀上的。没有几千年人类的持续摸索、探寻,现代医学根本无从谈起。
  但现代医学以科学的理念,用科学的方法,好像就是一个大处理器,不管你是传统医学,还是最近发明的什么新东西,都要经过这个大处理器的检验。检验过关的,你就可以进入现代医学的行列,成为新的成员。
  都在说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怎么做到?各家的传统医学这么多年,一直是良莠混杂,可见自身并没有这个能力鉴别,但现在通过科学实验进行甄别、验证,终于让各自真正的智慧放出了光芒,让其中有用的东西发挥了作用。
  作为传统医学,我们应该理解,他们是建立在经验的基础上,经过多年的观察、尝试,总结出了一套方向性的心得。
  和精密的多次试验和长年的临床检验相比,当然要显得粗放和粗糙,有的甚至经不起推敲。
  最近几天,据说有些销声匿迹的老中医又神气活现的出来坐诊了,门前又排起了长队。其中一位老中医据说专治癌症,但后来被人爆料,他自己就是癌症,一直在偷著吃西药。
  不知道那些排队的人们为什么会相信,他那两根手指会比医院里庞大的实验室管用。
  我一直想问中医爱好者们一些问题。离现在最近的清朝,现在统计,男人的平均寿命35岁,女人33岁。到了新中国成立时,男女平均也不到四十岁。那时候中医占绝对主导地位,你愿意回到那时候去吗?
  现在中国人的平均寿命接近76岁,这里面有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原因,当然也是拜现代医学所赐。现代医学是人类进步的巨大成果,我们为什么要拒绝和反对它呢?
  这就衍生出一个问题,在别的方面,人们接受现代化没有任何障碍,甚至主动拥抱和追求现代化。连汉字都接受了汉语拼音,为什么一到了中医,就这么犹犹豫豫,就这么瞻前顾后,就这么动感情,甚至不理智呢?
  我看问题就出在那个“西”字上。如果按照刚才的说法,现代医学无非是传统医学的现代化,是通过现代科学对传统医学去伪存真,进行了一次昇华,是升级版,两者间其实并不矛盾。人们对这个接受起来应该没有问题。但现代医学从西方来,人们当时顺手给取了个名字叫:西医。心结从这就开始了。
  西医对中医,猛一看这里面完全是一种地域和文化的冲突较量,看不出是现代医学和传统医学之间的时代升级。
  骄傲了几千年的中国,近代一直被西方压著,处处不如别人,实在没几张拿得出手的底牌了。别的我不行,难道中医我也不如你吗?真拿出几招来,针灸,你看得懂吗?拔火罐,你知道是怎么回事吗?祖先留下来的神奇奥妙,让后辈子孙终于找到了一些心理平衡:我们也有你不懂的。
  很多人那么动感情地捍卫中医,其实,是在捍卫自己的脸面和自尊心。对现代化没意见,但对你那个“西”字,看见就烦。很多人吵架,吵得其实是这个。
  另外很多人还有一种“崇古”心理,什么都是越古老越好,大概因为那时候中国人最露脸,最扬眉吐气。古玩字画当然是越老越好,但病来如山倒,治病可是现实问题。
  有一位著名老中医对西医嗤之以鼻,他不知道,他是在用他个人的经验和整个现代医学对抗。现代医学资源共享,人家都是通的。二百多年来,无数的人才,庞大的资金,多少先进设备,巨大的知识总量,一步一步堆砌起来的现代医学,现在连五脏六腑都可以移植,难道不比你明白?岂是你能对抗得了的?
  现代科学已经可以用飞船去翱翔宇宙,但偏有人抱残守缺,留恋风筝时代。
  有人天天挑黄帝内经和本草纲目的毛病,其实不用找,当时就这个条件,就这个知识认识,已经很了不起了。谁也不能否认,人类是一步步进步过来的。按照这个规律,越早知识越少,越早对自然界的认识越模糊。有些人到现在还死抱著那些东西不放,当经典供著,碰都不能碰,说一句都不行,到底是什么心态?
  在各家传统医学中,只有中医还在顽强地支撑著,还在和所谓西医分庭抗礼,不肯把自己放进科学的大处理器,去接受检验,去升级换代。其实,正是很多人的固执坚持,影响了中医的现代化。祖先留给我们那么大一个医学宝库,需要像屠呦呦那样的后人用科学态度,用科学手段,去检验,去证明,去伪存真,从中提炼出更多的“青蒿素”来。
  让中医成为文化符号保存起来,从此升级为现代医学,融入进世界医学,这才是中医的出路。现代医学中,曾经那么了不起的中医,贡献并不多。
  通过这次屠呦呦获奖,一下激出了很多的社会现象。为什么中国人这么迷恋诺贝尔?为什么这么渴望外人的承认?一个人得奖,马上有那么多人饿虎扑食般地冲上去,这背后又是什么?为什么是在那个时代,中国的知识分子能全身心地创造出这样的辉煌?现在行吗?这里面有无数的社会心态,值得让人们去分析和回味。
  但今天我们说中医,我看到的不是那些笑话,而是信心。中医,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核心部分,只要把自己放到科学体系里,通过科学升级,就能放射出这般耀眼的光芒。中医可以,其他的,当然也能做得到。
(责任编辑:新西兰 XinXiLan)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