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潮流速报(新西兰特产网) www.XinXiLan.Tech 用心提供新西兰的各种资讯,想要我们帮您找什么,点这里告诉我们!

新西兰特产:旅游景点,移民+留学,新西兰蜂蜜,奶粉,红酒和保健品

当前位置: 新西兰特产 > 新闻 >

新西兰霍律师说法——牛羊肉产业酝酿洗牌恒天然模式

时间:2015-04-09 00:00来源:新西兰 先驱报 作者:New Zealand 点击: N

  投资少、回报低、结构乱——这是新西兰第二大出口产业红肉产业(牛、羊肉)面临的困境。牛羊肉产业主在过去8年的投资回报只有0.7%,而2002年以来该产业的出口额平均每年却以8%的幅度递增。
  这种投入与产出的不平衡导致产业萎缩。许多经营牛、羊养殖的农场主纷纷离开这个行业。而留在这个行业的养殖业主又不断质疑行业内分配不公。例如,从事养殖、提供肉源的做不过屠宰、加工和出口营销的。他们认为这种本末倒置的经营模式只会导致牛羊肉产业的内耗,从而削弱新西兰在红肉市场的全球竞争力。
  新西兰的牛羊肉是世界知名的高端出口产品。目前在新西兰是第二大出口产业,年出口值达$63亿(2013年数据),作为一个产业,每年给新西兰经济注入$85亿资金。
  由于一系列的问题,目前牛羊肉产业面临逆增长困境。据国家统计局(Statistics NZ),全国牛羊肉养殖农场从2007年的29,241个减少到2012年的25,113个,下降率达16%。伴随著养殖农场的数量下降是牛、羊数量的锐减。这种数量的锐减自1990年以来形成了一种趋势。照此发展,单就全国的母羊数量来看,预计会从目前的2,100万只下降到2025年的1,000万只。
  2015年3月份公布的一份产业分析报告(见「Meat Industry Excellence (MIE) Report」),将产业面临的问题归纳为三大类:第一,农场收益(「Farm Gate Returns」)的不定性;第二,加工回报不适当;第三,养殖地流失,如改变用途,由肉类养殖变成乳制品养殖。
  除此之外,产业内部养殖业主之间、加工业主(如肉联厂)之间以及养殖业主与加工业主之间,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不良竞争。有的养殖业主为每公斤多得几分钱有可能临时更换加工厂。而加工厂之间彼此互不买账,无论是货源还是加工、营销,各环节之间又设有诸多「中间人」,于是造成了货源不稳、加工点不定、产业内各自为阵、利润率下降以及由「排内」而导致的「排外」,对外国投资者心存芥蒂。
  就行业内部结构来看,「红肉产业协会」(Meat Industry Association)有26家加工厂/出口商成员。而「新西兰牛羊协会」(Beef+Lamb NZ)名录上则有123家注册公司。牛羊肉加工厂也有「四大」,依规模分别为:银蕨畜牧(Silver Fern Farms)、联盟集团(Alliance Group)、「爱福口」(AFFCO)和「爱新口」(ANZCO)。
  银蕨和联盟二家相加,其屠宰/加工数量羊肉占总量的57%、牛肉占40%。牛羊肉相比,联盟在羊肉屠宰/加工上占优势而银蕨在牛肉屠宰/加工上占优势。
  「爱福口」和「爱新口」虽然规模和数量不及银蕨和联盟,但他们的资产拥有量相对丰厚,有财大气粗感觉,于是对外来模式不是太感兴趣而是认为自家经营之道才是好的。
  银蕨和联盟虽然在数量上占优势但两家多年抗衡,很难在国际市场形成一股合力。
  经济评论家Rod Oram近期撰文对「四大」优劣进行分析。「四大」各有各的问题,较有代表性的如联盟集团,谈不上盈利而畜羊基地又面临转产危险——同样畜牧,如果乳品业比红肉业更有前景,凭什么阻止农场主将肉类畜牧变成乳业畜牧呢?银蕨的市场策略也亟待调整,更令人难以理解的是他们虽然需要资金而股东对市场融资却持反对态度。
  那么新西兰牛羊肉产业的前途何在?面临同行业竞争以及全球经济模式变幻莫测的大势,新西兰牛羊肉行业如何保住自己第二出口大户的地位呢?
  二哥有问题自然是向大哥那找解决办法。居龙头老大位置的当恒天然莫属。「恒天然」全称Fonterra Cooperative Group Limited,成立于2001年,是新西兰最大的公司,年产值约$220亿。恒天然模式是将现代的上市融资与传统的农场主合作社合二为一,他独特的「农场主股东」分布全国多达1万多户,也就是说有大小上万个农场——这首先就保证了源头。恒天然主打产品是奶、黄油、奶酪和冰激凌,保证了奶源其他产品便顺理成章。营销、市场开拓以及发展再投入就是相辅相承的了。因此,恒天然模式使农场主和产品深加工及营销形成了良性互动。恒天然也因此进一步拓展,在中国购买畜牧场,将生产基地推向国际市场。
  回过头看牛羊肉行业,将农场主和后期加工的肉联厂及策划、营销等环节纳为一体,不失为一个好出路。为此MIE在2014年委托「Cinta研究所」在全国进行调查,行业的普遍反馈是牛羊肉行业必须进行结构调整。
  比照恒天然模式,许多业主倾向于构建一个肉源与屠宰相结合的模式,如农场主与肉联厂订立三年合约,头两年供货,第三年再议,这样可以有效保障肉类加工厂的供货。供货稳定了,加工厂才能在无后顾之忧的前提下规划企业再生产。才能够在整个行业形成良性循环,如此,放眼世界,才能有效吸引外资,将新西兰红肉市场纳入国际营销渠道。
  牛羊肉产业酝酿大洗牌,无论是行业内加工环节的「四大」还是各类规模的畜牧场,完善管理和吸引外资成了迫在眉睫的两大问题。是中国商家注入资本和活力的好时机。

  霍建强(Raymond Huo):新西兰高等法院註册律师;是具近80年历史的著名律师楼「谢福安伦律师事务所」(Shieff Angland Lawyers)合伙人;49、50届国会议员,任法制和财经委员会常委;中国政法大学荣誉教授;「新西兰中文周慈善基金」发起人及联席主席。《霍律师说法》是霍律师就法律和时事而发表的「说法」,就相关话题泛泛而论,并不针对某些具体问题,因此不可视作并替代相关问题之具体法律意见。遇到具体问题,请咨询律师。不咨询律师而盲目依照这些文章所提供的资讯而致后果,本报及文章的作(译)者对此不负任何责任。
  DISCLAIMER(免责声明):The contents of thipublication are general in nature and are not intended to serve as a substitute for legal advice on a specific matter. No responsibility is therefore accepted by the author(s) and this newspaper/ website for reliance on any of the informat ion provided in this publication. (责任编辑:新西兰 XinXiLan)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