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潮流速报(新西兰特产网) www.XinXiLan.Tech 用心提供新西兰的各种资讯,想要我们帮您找什么,点这里告诉我们!

新西兰特产:旅游景点,移民+留学,新西兰蜂蜜,奶粉,红酒和保健品

当前位置: 新西兰特产 > 新闻 >

新西兰张老师谈教育-单亲家庭的孩子,一样追求卓越

时间:2015-04-04 00:00来源:新西兰 先驱报 作者:New Zealand 点击: N
  堡垒是否弃守?并非决定于双亲或单亲家庭

  《谁?哪些事?让孩子的成长变得如此艰辛》是上周的专栏主题,在单亲的逃家男孩故事之后,我在结论中有感而发:「家庭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坚固、最后的堡垒,千万别轻易弃守。」有一位妈妈问我:「我和先生分开了,算不算弃守孩子成长的家庭保垒?」
  2014年9月,中国民政部发布的「社会服务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3年全国依法办理离婚手续的超过350万对,比前一年增长了12.8%,依法办理结婚登记的大约1350万对,年增加率为1.8%。台湾呢?同年的离婚数直逼6万对。
  依联合国国际人口学会之定义,「某一时期离婚件数与该时期人口数之比」称为「粗离婚率」,目前海峡两岸的粗离婚率都在2.6(千分之2.6)上下。
  不同的是,台湾近十几年来的粗离婚率总是徘徊在2.4~2.9之间,中国则是自2002年的0.9逐年攀升至今,涨势令人忧心。因为婚姻变调而造成单亲家庭已经成为世界性的社会问题,我们必须以务实的态度来面对。
  十多年来我安排学生从台湾、中国到纽西兰来短期游学或长期留学,接触过上千的纽西兰洋人寄宿家庭,许多学生的父母亲总是交代:「张老师,请安排一个有Home爸和Home妈的正常家庭给我的孩子。」言下之意,似乎只有双亲家庭才是正常家庭。其实,孩子的成长发展如何,并非单纯取决于单亲或双亲,家庭的文化层次、健康程度和经济情况往往更重要。我见过许多优质的单亲家庭,华人或洋人家庭都有,是否为「正常家庭」并非由双亲、单亲来决定。
  我不是婚姻专家,无意在这里讨论婚姻议题。离婚或双亲之一亡故都会造成单亲家庭,本文主要关注的是孩子在单亲家庭中的成长问题。离婚等同于弃守孩子成长的家庭堡垒吗?我不同意!双亲全然忙于事业、放任隔代教养之宠溺、夫妻争吵或家暴不断……,这样的家庭堡垒更容易崩塌。

  单亲家庭出豪杰的故事说不完

  中国历史上,孔子、孟子、陶渊明、韩愈、欧阳修、范仲淹、鲁迅、胡适、老舍、钱穆……,他们都是幼年丧父而由寡母抚育长大。西方世界中,亚里斯多德、释迦牟尼、穆罕默德、耶穌、哥白尼、牛顿、马丁路德、拜伦、安徒生、格林兄弟、马克吐温等都缺少了父亲的陪伴,长大后却能在哲学、宗教、科学、文学的领域里大放异彩,牛顿还是遗腹子呢。
  美国总统林肯幼年丧母,父亲是一个伐木工人,家境贫寒使他错过了高等教育,他自学成为律师,堪称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政治家。二战时期英国首相丘吉尔的成长过程更特殊,母亲再嫁,继父年纪只比丘吉尔大两个星期,第二次再嫁,继父反而比丘吉尔小了三岁。丘吉尔曾经表示,著名政治人物通常是不幸童年的产物,幼小时环境的强烈压抑、不幸的悲痛、遭受的轻视和奚落,这些刺激足以激励一个人而形成异于常人的坚忍和智慧。
  拜伦是英国的诗人、革命家,被誉为浪漫主义的文学泰斗。他出生于一个充满矛盾和冲突的家庭,父亲生前好赌博而债台高筑,小时候常见父亲追打母亲的场景,他从小几乎是既没父爱、也没有母爱。长传记和小说写作的法国作家莫洛亚如此诠释:「一个幸福的孩子只是简简单单地生活,从父母那里接受种种真理;一个在吵闹中长大的孩子则要对他的父母作出评价,树立起关于世界的想像力。」
  香港首富李嘉诚也是自幼丧父,家庭贫苦,他在母亲的教育下养成吃苦耐劳的生活态度,奠下了日后成功的基础。几年前有研究者随机选取96名科学家做调查,其中39.6%竟然在15岁之前至少失去了父亲或母亲,美籍华裔数学家丘成桐即是。丘教授早年丧父,家境清贫,但学习勤奋,香港中文大学数学系三年级时转往美国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深造,师从数学大师陈省身。28岁时升为正教授,曾任教于多所大学名校,后来成为斯坦福大学和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终身教授。今年66岁的丘成桐教授获奖无数,34岁时获颁有数学诺贝尔奖之称的「菲尔兹奖(Fields Medal)」,同时担任美国、俄罗斯、中国、印度、义大利等多国的科学院院士,目前为哈佛大学讲席教授。
  单亲家庭出豪杰的故事说不完!巧合的是,绝大部分是单亲母亲扮演著成功的推手。

  「改变」或许是正面的,失落中可以寻得转机

  多年来从事教育咨询工作,通常偏向于讨论学习规划、选课、升学、提振功课、留学等等问题,发现有些孩子的学习障碍与能力无关,反而是无心学习、不专注或逆反心理所造成,其中以婚姻变调的家庭因素影响最大。
  婚姻问题一言难尽,怨偶分开了或许可以成就生命的另一个春天,身边有些这样的朋友从人生的谷底走了出来,经历的不公、不义和委屈都已成过去,我尊重、理解他(她)们当初的抉择,看他(她)们自己和儿女的现况都已入或渐入佳境。人生,「改变」或许是正面的(Changes may be positive)!
  选择改变婚姻状况,受冲击最大的是儿童到少年阶段的孩子,父母应该以呵护「孩子对于爱和安全的需求感受」为最优先考量,双方必须冷静下来,坦诚研究出对孩子最好、最公平的安排。试想,本来可以拥有的爱与安全,如果孩子有著失落感、不确定感,纵使未来在物质上、经济上能获得满足,孩子还能够专心学习吗?更糟糕的恶性循环是,电脑游戏、损友或毒品可能成为孩子的安慰和避风港。
  台湾有一位曾担任教师的著名电视节目女主持人,写过几本畅销的沟通、励志书籍,离婚时为了财产、一对儿女抚养权的争执而浪费了许多新闻版面,我已经把她的书束之高阁了。
  上网搜寻即可找到许多关于「如何教养单亲家庭孩子」的论述和建议,有人甚至告诉您「单亲家庭有九大潜在的教养优势」,必要时还可以请教心理或婚姻咨询师。
  孩子是当初双方爱的结晶,给予未成年的孩子爱和安全感,这是为人父母的责任和义务。婚姻走到了尽头,那不是世界末日!凡事总可以做最好的安排,那不只是为了孩子,也是为了您一辈子的问心无愧和心安理得。
(责任编辑:新西兰 XinXiLan)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