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i tamata区域经理、重症护理员Mike Macauley说,“Lifepak 15”可能是救护车上救人性命最多的仪器。
呼叫中心值班经理Olive Taylor说,这是一份非常有成就感的工作。
从Ellerslie Panmure Highway拐入Harrison路,第一个路口左拐就到了新西兰唯一的救护车服务提供者St John(圣约翰)的全国总部。
就在大门旁边的一个平层建筑里,十多位身著深绿制服的接线员正在呼叫中心紧张工作。这里可称为StJohn急救服务的“大脑”:当你遇到医疗紧急情况拨打111并要求“ambulance”(救护车)后,电话就会转到这里。
每位接线员面前都有两个以上电脑屏幕,他们按照电脑预设的问题逐一向病人或其亲友提问,然后根据紧急程度分为紫色(呼吸衰竭、心脏病发作)到灰色(相应的电话分流)共五个不同等级,随即就近派出救护车。
当你看到路上急驰的St John救护车时,可能不会想到,为新西兰全国90%以上人口提供如此重要的急救服务的StJohn是一家慈善机构,完全依靠公众的支持来运行。
24日,本报记者探访了St John全国总部,了解这里如何运作,特别是我们华裔如何参与这项非常有意义的社会公益事业。
呼叫中心
St John的历史可追溯到11世纪,在新西兰则创立于1885年。最经常出现在公众视野中的无疑是St John的救护车,而负责派遣救护车的则是呼叫中心的工作人员。
St John北岸地区委员会主席Stephen Franklin介绍说,St John的工作人员可以说17种语言。如果接线员无法与救助者沟通,可以向新西兰内政部主办的“Language Line”(语言热线)求助。不过,记者采访时遇到的呼叫中心值班经理Olive Taylor说,在她工作的12年中,只有很少几次用到“语言热线”。通常求助者都会一点基本的英语,如果听上去非常焦急,他们也会派救护车去现场。
要成为这里的接线员,必须完成二级急救培训,此外还要参加六个星期的上岗培训。除接线员之外,还有3位护士和一位临床顾问也在呼叫中心,帮助更准确地判断问题。有时,他们通过电话也可以指导求救者自行解决问题。
Taylor说,他们全天24小时工作,每天四班倒。最繁忙的时段通常是早9点到下午1点,以及下午5:30到晚上11点,这是人们上下班时可能出现事故的时间。
遇到自然灾害时St John格外繁忙。Taylor说,2011年基督城大地震时,他们曾指挥全国的救护车和直升机 赶往灾区,一些熟悉当地地形的人也来到总部帮助指挥。前不久颶风“潘姆”扫过新西兰北部时Taylor也在值班,不过那次没有出现太大的问题。
“在这里工作,每一天都是不同的,我总能学到新东西,带领团队一起成长。大家一起努力找到急需帮助的病人,终于把他们送到医院,这是一份非常有成就感的工作。”Taylor说。
救护车
已在St John工作了26年的Waitamata区域经理、重症护理员Mike Macauley也深有同感。他的母亲曾义务帮助他们家附近出车祸的陌生人。“能够帮助别人,这真是一份了不起的工作!”Macauley说。
Macauley说,每辆救护车上都有两名救护员(paramedics),他们至少要完成大学医学护理或更高级别的学位。目前已有几位华人救护员在这里工作。为了帮助英语不是母语的人,他们带著一个可以用多语种提问的小设备,病人或家属通过点头、摇头就可以告诉他们答案。
Macauley来到一辆救护车内,这里有一台宽约40厘米、带有很多按钮和一个小显示屏的设备,被简称为“Lifepak 15”,价值26000纽币。在赶往医院途中,他们用这个设备来监视病人的情况。如果出现心脏骤停,救护员必须及时施救。“这可能是救护车上救人性命最多的仪器。”Macauley说。
Macauley已经记不起多少次将病人从死亡线上拉回,他只是简单地说:“我非常爱这个工作。”
Franklin介绍说,除了救护车,St John还有160多辆应急车,包括越野车、摩托车、赛格威等,可以及时穿过堵车、窄路,尽快赶到病患身边,做出初步诊断、采取救治措施。
(更多报道见A6版)
(责任编辑:新西兰 XinXiL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