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中国,不论是俯瞰,还是仰望,对外人来说,总有几说很值得玩味。总之,客观上很容易被外界产生要么是“中国威胁论”,要么是“中国变穷论”,甚至还有“中国崩溃论”等等。在自己的圈子中,也是小团体、“小领袖”此起彼伏、层出不穷,相互角力,愈斗愈欢。因此我几乎要认同国内有些文化人认为中国仍然属于大陆内耗型国家。 不过令人稍稍欣慰的是,通过近四十年中外经济、中外文化的大冲突、大搅和,似乎“外向型”的意识首先在大、中生意人阶层中悄然形成。所谓“外向型”意识,就是海洋文明的扩张型意识。而这早已在西方文化、甚至日本文化中定型了。不难想像,随著中国资源的越加贫乏,就越要向海洋文明的扩张型意识转变。 相信多少年后,中国的大陆内耗型将逐渐淡淡而逝,而国民性中的内斗也会随之而舒缓。而对内不得不团结,对外不得不扩张的集体心理也将再塑起来。诚然,这需要几代人的努力、再努力,包括文化的重塑,相当完善的民主、法制和“游戏规则”等等。 外人显然有些惊讶和奇怪,美国工业革命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了,而中国只用了三十多年就成为经济巨人!对于这种在初级经济阶段的迅猛膨胀,实质上在软实力方面给我们带来了太多、太多的大问题,而这已经拖缓了中国经济的发展。 那么“软实力”中最重要的是什么呢?就当前国情来说,还不是政治体制的重大变革,而是中华文化重塑的再次启蒙。政体当然需要逐渐地变革,但重塑中华文化确实是一个当机立断的突破口。 文化包括了民主、人权、自由、平等、博爱的精神价值。所以要搞真正的民主,必先启动文化的再次启蒙。 放眼纽西兰华人社区,有不少洋人曾对我说:“你说中国是礼仪之邦,但我们看日本似乎更像些;你说中国人勤劳节俭,但是否又太过头了?是否这含有拜金主义的价值观?你说中国人聪明、智慧,但似乎小聪明者居多,短视、钻空子的居多;你说华人有更强的坚忍性,更能持之以恒,更能任劳任怨,但同时似乎缺乏一些阳刚气,缺乏一种维护正义、维护个人人权、具备完整的公民意识的果断力和参与意识。” 重塑不可能是复古。在文化判断力很不高的现代中国,复古文化是一种极度不自信,而偏要装得极端自信的样子。这怎么可能和世界其它文化进行平等对话呢?简直是又一次倒退了!重塑,也不是所谓“中体西用”。我很佩服李小龙先生最后自创的“截拳道”,真可谓是中华文化第一次成功的部分重塑。 用李小龙的话说,就是先把自己的东西全部倒空,然后再开始认真、慎重、仔细地重新筛选,哪些是好的中国文化?哪些是具有普世价值观的玩意?哪些是好的外国文化?然后再像鲁迅先生说的那样,把重新组合的东西,摆进一间美丽、大方、清新的“空房子”里。 重塑,也不可以仅仅参照官方所宣扬的中华文化。所谓“官方文化”实际上和民间文化是脱鉤的。这种自上而下的灌输完全违背了趋势是自下而上的自然规律。 所以脱鉤的民间文化愈显驳杂、混乱,而且由于长期压抑,先是产生混乱,然后麻木,然后有可能出现多个局部的爆发。 自下而上,再自上而下,互相冲突,妥协(上首先妥协下),如此循环往复,永不停息,从而使文化始终处于一种矛盾中不断重塑、完善、发展,充满生命力。这才能使文化永葆青春,并健康发展。 尝试著、想像著新中华文化的主要特征将会是什么? 似乎包括两个方面吧:1、集体文化为与时俱进的新中庸之道。2、个人文化为与时俱进的讲究礼仪的、有能力的人。 与时俱进的中庸之道分为几个层次:首先必须是与时俱进的,甚至要主动进取,勇于冒险、开拓未来;永远处于开放、学习、自我完善的一生过程中。 二是讲求达观,任何事不走极端,总是以大局,以长远利益为著眼点。不死板,讲究灵活、变通,始终追求合理的平衡点。这是以道家、佛家的出世精神,干儒家的入世之事。二者的完善结合称之为中庸之道的高级境界。 做与时俱进的、讲究礼仪的、有能力的人也分为几个层次。注重表面礼仪。这是一种积极的、进步的“虚伪”,通过礼貌、庄重、优雅、美好的形式,给外人一种好感、美感;并渐渐地潜透到人们的心灵世界,再由心灵世界调整完善外在的礼仪,使内心和外在尽可能溶为一体。 二是做人有心地,这是个大前提。三是有独立人格,有公民集体意识,投入到人的社会化过程中,彻底根除所谓的“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随心所欲”的愚腐、保守的意识。 四、知雄守雌,相对而言,中华民族的性格偏向于阴;西方民族人的性格偏向于阳。但经验早已证明,以柔为主、刚柔相济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极有可能成为未来世界的主导文化之一。这也正是中华文化最显著的特征之一。 (责任编辑:新西兰 XinXiL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