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潮流速报(新西兰特产网) www.XinXiLan.Tech 用心提供新西兰的各种资讯,想要我们帮您找什么,点这里告诉我们!

新西兰特产:旅游景点,移民+留学,新西兰蜂蜜,奶粉,红酒和保健品

当前位置: 新西兰特产 > 新闻 >

新西兰在冲突与动荡中寻找希望—2014全球10件大事

时间:2014-12-23 00:00来源:新西兰 先驱报 作者:New Zealand 点击: N
  今年9月2日,奥克兰大学商学院内座无虚席,人们凝神聆听一位口音很重的老人讲述他的少年时代。从一座尘土飞扬的韩国小村走出的少年,在美国白宫见到了肯尼迪总统。肯尼迪说:这个世界本无边界,各国领导人并不了解这一事实,而民众对此十分清楚。他告诉这些激动不已的青少年,携起手来,肩负起改变世界的重任。
  多年后,这位少年已成为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就在他到奥克兰大学接受荣誉法学博士学位的前两天,恐怖组织“伊斯兰国”在互联网上公布录像,被其扣押的美国记者史蒂文‧索特洛夫已被残忍处死。
  “当今世界冲突不断,究其原因,就是缺乏对他人,尤其是不同宗教信仰的理解。”潘基文说道。
  回首2014年,太多的冲突流血与混乱充斥着新闻,敲打着人们的神经。伴随着恐怖主义的横行,埃博拉疫情肆虐,世界经济复甦再次因油价暴跌和俄罗斯卢布跳水而充满变数。
  但就在这样的混乱无序中,人性的光辉仍然不可泯灭。参与救治埃博拉患者的多位国际医护人员牺牲在防疫前线,却仍有更多的志愿者前仆后继。
  潘基文形容联合国的工作为:为无声者发声,为弱势者守护。在他看来,世界上最伟大的力量,是年轻人的想像力。
  他呼吁:“年轻人,请你们现在就做好准备——在不久的将来,从我们这辈人手中接管这个世界。”
  那么,我们要留给后辈什么样的世界呢?

  1  伊斯兰国崛起
  伊拉克逊尼派穆斯林极端武装伊斯兰国(Islamic State,简称IS)的崛起无疑将是多年后人们谈到2014年时首先会想起的大事件。伊斯兰国被喻为世界上“最危险的圣战组织”,活跃于伊拉克和叙利亚。2013年成立后既与伊拉克的基地组织分道扬鑣。据信伊斯兰国拥有数千名斗士,其中包括许多外国的圣战者。其影响已经远远不止于中东地区。由美国主导的打击伊斯兰国国际联盟仍然以空袭为主,并取得一定成效。本月15日,澳大利亚悉尼Lindt咖啡馆发生的劫持人质事件中,虽然出生于伊朗的Man Haron Monis与伊斯兰国没有直接关系,此事仍突显出全世界联合起来应对极端宗教武装势力的紧迫性。 

  图为八月,伊斯兰国武装分子将宗教少数群体困在伊拉克北部库尔德地区。第一架救援直升机坠毁后,第二架直升机拯救坠机中的伤者。(时代周刊)

  2  埃博拉肆虐
  12月18日,塞拉利昂知名医生Victor Willoughby就在可能挽救他生命的试验药品运抵时去世。
  一周前,他在救治一位埃博拉患者时被感染。7月,塞拉利昂的埃博拉专家Shek Humar Khan医生去世。世卫组织17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埃博拉疫情重灾区几内亚、利比里亚和塞拉利昂累计发现疑似、可能或确诊埃博拉病例18603例,死亡6915人,多位医疗卫生人员在救护病患时不幸殉职。这是1976年首次发现埃博拉病毒以来发生的最大且最复杂的埃博拉疫情。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陈冯富珍指出,由于缺乏运行良好的医疗卫生系统,埃博拉病毒早在去年12月28日感染了首名患者后未经发现地传播了3个多月。直到今年3月21日,疫情病原体才被确认为埃博拉病毒,此时病毒已经在几内亚“扎根”。疫情最严重的几内亚、塞拉利昂和利比里亚等国,刚刚从长期动荡中走出,每10万人口中仅有1至2名医生,许多大型医院甚至缺乏基本的水电保障。  

  图为在利比里亚蒙罗维亚,一个8岁男孩染上埃博拉病毒,被两位卫生工作者带入一家诊所接受治疗。(纽约时报)

  3 油价暴跌
  由于需求降低、北美页岩油气开发热潮方兴未艾,国际原油价格从6月起至今已下跌超过40%。11月底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决议维持产量目标不变之后,油价跌幅迅速扩大,对俄罗斯等能源出口大国造成沉重打击。分析师警告,现在油价很有可能下探每桶45美元甚至40美元。投资人也愈来愈紧张,担心全球经济将陷入通货紧缩。在2008年秋季的雷曼危机后,油价曾在当年12月创出30美元左右的最低点。加拿大皇家银行(RBC)全球资产管理首席经济学家Eric Lascelles认为,当油价处在57美元/桶的逾五年低位时,全球石油行业的年化资金或缩水1.6万亿美元。若OPEC不采取重大举措,油价的下跌动能恐难以逆转。近期OPEC“老大”沙特反对减产的表态,更强化了OPEC不减产立场预期。油价暴跌正在给美股强力施压,欧洲股市也同样遭遇暴跌。国际制裁和油价暴跌令俄罗斯遭遇双面打压,自1月以来卢布下跌已近一半,一些观察家担心俄经济可能重演1998年债务违约的历史。

  4  乌克兰危机
  自2月起,乌克兰东部和南部的俄语地区要求并入俄罗斯,引发一系列武装冲突。乌克兰国内冲突双方在前台激战,后面是美国和北约与俄罗斯“角力”。今年2月,乌克兰反对派发动政变,驱逐亚努科维奇总统。亲西方的乌克兰新政府大幅度取消俄语地区自治权力,引起东南部有800万人口的俄罗斯族强烈反抗。3月,克里米亚经过公投后宣布独立,随后加入俄罗斯联邦;11月初,“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和“卢甘斯克人民共和国”也选举产生了各自的“总统”。虽然乌克兰总统波罗申科和亲俄分离武装组织9月签署了明斯克停火协议,但乌克兰局势仍持续动荡,引起外界担忧乌克兰内战将拖累全球经济。这一冲突亦间接导致马来西亚航空MH17班机被意外击落。

  从一辆公共汽车窗户的视角,描绘了乌克兰首都基辅发生的暴力抵抗摧垮亲俄政府事件,是一场如同电影般的冰与火之战。摄影师:麦克唐奈

  5 俄罗斯卢布跌幅达五成
  俄罗斯与乌克兰多年来在能源供应等方面一直不睦,今年乌克兰东南部的危机更是令两国剑拔弩张,一度兵陈边境。马航MH17班机被意外击落后,俄罗斯和乌克兰相互指责对方。欧美国家和俄罗斯针锋相对提出范围越来越广的制裁措施。12月以来,国际原油价格一路下挫,由于俄罗斯经济对石油天然气出口十分依赖,卢布连续暴跌达五成,成为全球跌幅最大的货币。俄罗斯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扭转卢布跌势。央行16日凌晨宣布将基准利率由10.5%直接提升至17%,财政部17日决定向市场出售70亿美元外汇结余资金,俄总理梅德韦杰夫于16日和17日两次召开金融经济形势会,总统普京18日回答记者提问。专家称,卢布大跌有可能影响到其它新兴经济体和全球经济,增加了全球经济复甦的不确定性。

  图为俄罗斯总统普京和美国总统奥巴马。(资料图片)

  6 少數族裔难圆“美国梦”:弗格森骚乱  
  美国密苏里州弗格森市“白人警察射杀非洲裔青年”事件引起的骚乱席捲170多个城市,凸显美国社会贫富差距不断扩大、少数族裔失业加重、底层民众“美国梦”受阻。8月9日,弗格森市18岁黑人学生迈克尔•布朗被警察击毙。大陪审团11月24日宣布不起诉枪击案中的白人警察。消息传出后,弗格森爆发抗议示威,随后升级为暴力冲突。而纽约大陪审团12月3日对“锁喉案”的判决更是令局势火上浇油。7月中,黑人男子贾纳因涉嫌贩卖私烟被捕,他患有气喘,在警察压制下当场窒息而死。大陪审团决定不起诉这名白人警察,引发更大规模抗议。美联储主席珍妮特•耶伦指出,当前美国收入和财富不平等的程度是最近100年来最为严重的,已威胁到“美国梦”的核心价值观。  

  图为在弗格森骚乱中,一名手无寸铁的黑人抗议者被逮捕。(纽约时报)

  7 担当大国重任:中国举办APEC会议
  11月10日至11日,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北京举行。亚太地区占世界人口的40%、经济总量的57%、贸易总量的48%,是全球经济发展速度最快、潜力最大、合作最为活跃的地区,是世界经济复甦和发展的重要引擎。在中国的畅议和主导下,会议达成亚太共识:共同构建面向未来的亚太伙伴关系,致力于建立亚太开放型经济格局,坚持区域经济一体化方向,探讨经济创新发展、改革与增长,高度重视亚太地区在基础设施与互联互通建设方面的巨大需求,通过《北京反腐败宣言》,成立APEC反腐执法合作网络等。习近平在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上首次提出了“亚太梦”:“大时代需要大格局,大格局需要大智慧。亚太发展前景取决于今天的决断和行动。我们有责任为本地区人民创造和实现亚太梦想。”外界普遍认为这标志著中国担当起更多责任,成为真正的全球大国。  

  图为习近平和夫人彭丽媛与APEC各经济体领导人、代表及配偶集体合影。(本报特派记者刘行哲)

  8 马航失联又坠机
  今年马来西亚航空公司连遇不幸,对马来西亚的旅游造成沉重打击。马航MH17航班客机7月17日在从荷兰阿姆斯特丹前往马来西亚吉隆坡的途中,坠毁于乌克兰东部,283名乘客和15名机组成员悉数罹难,其中三分之二是荷兰人,机上还有多位国际艾滋病专家。关于这场空难的原因至今仍无定论,11月中,俄媒体称一张卫星图片表明,马航客机系遭乌克兰一架战斗机发射的导弹击中坠毁,而不是被乌克兰民间武装使用由俄罗斯提供的“山毛櫸”导弹所击落。3月8日,马航MH370航班从吉隆坡前往北京途中神秘失联。起飞时机上载有239人,包括154名中国公民。起飞后不到一小时,飞机内通讯系统即被关闭,在民航雷达上消失,与马来西亚梳邦空管中心失去联系。根据马来西亚官方声明,航班最终可能在哈萨克、土库曼斯坦至泰国,印度尼西亚至南印度洋一带。新西兰大导演Peter Jackson也曾派出私人飞机参与搜寻。目前这架飞机的下落仍是个谜。

  图为7月17日,马航MH17客机在乌克兰坠毁后,一位麦田里的遇难者。(玛格南图片社)

  9 多轮磋商,成效甚微:利马气候大会
  当地时间12月14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0次缔约方会议暨《京都议定书》第10次缔约方会议在秘鲁首都利马正式闭幕。大会就2015年巴黎会议协议草案的要素基本达成了一致。拟议中的巴黎协议,将是2020年后唯一具备法律约束力的全球气候协议,也将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中新的核心。利马气候大会被看作多边气候谈判的重要节点。澳大利亚、比利时、德国和会议主办国秘鲁等承诺出资,终于使得帮助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基金总额从会前的93亿美元达到了100亿美元,离每年1000亿美元的目标仍有900亿美元之遥。2014年是比较温暖的一年,最近研究表明,南极冰盖正以加速度融化,相当于每两年就有一座喜玛拉雅山冰山化为海水。如果南极冰盖全部融化,海平面将上升3米多,危及1300万人的生活。  

  图为环保人士在利马气候大会现场举行集体抗议。(资料图片)

  10 巴基斯坦塔利班对儿童下毒手
  12月16日,巴基斯坦塔利班武装袭击了西北部城市白沙瓦一座学校,造成141人死亡,其中包括132名学生和9名教职工。另有133人受伤,其中包括121名学生、3名教职工和9名安全部队人员。当地时间16日上午10时30分左右,一伙装扮成军人的武装人员袭击了白沙瓦陆军公立学校。该校由军方管理,主要招收军人子女,兼收普通学童。目击者称,武装分子从学校后门闯入,当时发生了激烈交火。救援行动持续了近10个小时后结束,参与袭击的7名武装分子均被击毙。巴基斯坦全国为袭击事件中丧生的无辜者悼念3天。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强烈谴责这一恐怖袭击事件。他表示,袭击正在上学、毫无防备的少年儿童是恐怖和懦弱的行为。学校必须是安全的学习空间,受教育是每个孩子的权利。联合国将继续支持巴基斯坦政府打击恐怖主义和极端主义的努力。  

  图为遇袭学校的家长把孩子们带离现场。(美联社) (责任编辑:新西兰 XinXiLan)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