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报》的老朋友:刘言、苏若望、刘忠、冯锦川和师银笙同志: 我当年在延安采访时,结交了<延安报>社的许多朋友。今年回国,专门去延安看望在那里老朋友,受到了热情招待。我们在一块儿座谈,回忆过去的友情,还参观党中央在延安的革命遗址,留下了很刻记忆。我拿著自己的拙作《贺俊文手记》《新西兰纪游》和《我爱西安,也爱新西兰》等作品赠送给他们,他们也将描写延安的著作在赠给我。 今年三月回到西安以后,去延安参观鲁艺是我计划旅游的目的地之一。同时也是为了写《陕西全省游记》补充材料。 现在国内各项事业飞快发展,我过从西安去延安采访,乘坐小汽车上需要跑一整天,现在不同了,从西安家里出发,坐半个小时地铁,再转乘动车,两个多钟头就到了延安。 我们于2013年6月7日,去延安城东的桥儿沟村。在门口一看,一块碑石上明确标志著: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延安桥儿沟革命旧址。上边的横幅是写著:「延安桥儿沟革命旧址欢迎你!」。院子的红墙上刻著毛泽东主席书写的鲁艺校训:「紧张、严肃、刻苦、虚心」八个红色的大字。 我们走进了鲁迅艺术文学院(简称鲁艺)。鲁艺是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成立的第一所培养革命文艺专业干部的学府,不仅造了就大批抗战所需要的艺术人才,同时也培养了千余名新时代的艺术人才。在这里创作了大批极具时代特征的和民族特色的优秀艺术作品,成为民族文化的珍贵宝藏。从而使鲁艺成为发展党的文艺事业的坚强堡垒和核心,成为新中国文艺事业的发祥地。 年青的女讲解员介绍说,景区占地面积50余公顷。里边有鲁迅艺术文学院音乐系、戏剧系、文学系、美术系校舍、鲁迅文学艺术院简史以及冼星海居室等。我们首先从鲁迅文学艺术院简史参观。开始,并不是一起头就开办所有的系科,而是木刻系、音乐系、美术系等不需要很多设备的专业。他们的设备大都是自己制作的。当时,党中央非常关心鲁艺的建设和发展。鲁艺文学系开办一周年,毛泽东主席题了词:「抗日的现实主义,革命的浪漫主义。」刘少奇的题词是「为大众文艺的创作而努力。」我们还看到,毛泽东主席1938年给鲁艺作报告的照片。他身穿灰色的军装,双手插腰,满头黑发,没有拿讲稿,得意洋洋的在一座破窑洞门前讲课。黑板遮挡住了窗户。学员们都是身穿军装,大多是男子,也有女士在听讲。 作为鲁艺院长的吴玉章先生,身简朴的灰色军装,也是背插著双手,不拿讲稿,给学员们讲课。另外有一幅照片,是吴玉章在天主教堂前的大树下讲课。学员们静静站立在树木下听讲。鲁艺读书室极其简单。只有一间房子。可院长办公室比较讲究。有办公桌,有电话,有台灯,有沙发,有掛衣服的架子,还有一个单人床。吴玉章先生当年就吃住在这里。 走近一座房前,门上写著「冼星海旧居」(1938、11—1944、5)。人民音乐家冼星海于1939年春在此创作了《黄河大合唱》、《生产大合唱》等作品,深受群众喜爱。1939年6月28日,在延安首次公演后,迅速传遍大江南北,成为振奋中华民族精神的不朽之作。周恩来总理为冼星海题词是:「为抗战发出怒吼,为大众谱出呼声!」我们在桥儿沟游览,彷彿一首首歌曲响在耳旁。 光未然作词,冼星海先生谱曲的《黄河大合唱》:「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抗日英雄真不少!」 郭兰英演唱的《拥军秧歌》:「正月里来是新春,赶上猪羊出了门,送给英勇的八路军……」 马可词、贺敬之谱曲的《南泥湾》:「花篮的花儿香,到处好风光……」都成为经久流传的歌曲。 鲁艺,真是先进文化的园地,红色文艺的殿堂! 2013年6月7日,我到了延安游览新闻纪念馆。远远看见,在延安清凉山下,一座红色的房子,依靠著清凉山。门前竖立著一个石碑,上边写著「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延安新闻纪念馆。」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党中央在延安时期,清凉山曾经是中央党报委员会、新华通讯社、解放日报社、延安新华广播电台,中央印刷厂、新华书店等众多新闻出版单位所在地。延安新闻纪念馆是由中宣部、广播电视局、新华社、人民日报社、新闻出版署等部门(单位)共同筹资修建而成,是全国唯一的新闻专题纪念馆。展馆总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其中陈列面积1580平方米。馆的外型呈窑洞,寓意著党的新闻事业是从延安的窑洞里创建和发展起来的。 新闻纪念馆陈列共分五个单元,分别在四个展厅展出。共展出文物180余件,珍贵历史照片、文献和各类图表资料400余幅。陈列大量运用场景复原,景像合成展示,并配合以声、光、电等现代高科技手段,生动地再现了延安时期新中国新闻出版事业的发展历程和辉煌业绩,成为进行爱国主义、革命传统和延安精神三大教育的生动课堂。 我们走进纪念馆大门,首先看到的是毛泽东主席为新闻纪念馆的题词:「深入群众,不尚空谈。」毛主席的题词真是针对性强。新闻记者,如果不深入群众,怎么能写出真实生动的新闻作品? 在新闻纪念馆,我们看到了新闻事业的发展历程。《新中华报》、《解放日报》以及解放后的《人民日报》、《参考消息》等。 当年毛主席给延安的《解放日报》门上的题名,清清楚楚地在纪念馆陈列著。 毛泽东主席和秦邦宪(博古)的雕像,端庄地竖立在纪念馆里。毛泽东身穿军装,两眼炯炯有神,远望著前方。博古戴著深度近视眼镜,手持新出版的《解放日报》,若有所思。从雕像上看,两人都有宽大的胸怀和极高的智慧。 新华社初到延安时,毛泽东主席晚上提著马灯来到清凉山的新华社看望他们。 在解放战争紧张进行时,许多党的文件秘密文件,都采用秘密保护的办法。一个展台上,展出了一本书,书面的《文史通义》,可实际上是毛主席的著作《论持久战》。 周恩来总理从苏联回来,带了一个电影放映机,别人不会用,他成了延安的第一位电影放映员。 陈毅将军当年给新闻单位有个题词:称赞新闻单位。 延安新闻纪念馆第三层,是专门介绍广播事业的。作为许多年从事广播记者的我,对许多情况比较熟悉,对新闻纪念馆中关于广播部分很感兴趣。 当时,中央台主要用中文对国内广播,国际台用世界上各种语言对世界各地广播,也用中文对世界各地华侨广播。 我采访过作家杜鹏程,他在延安时也是新华社的新闻记者,写出了有名的《保卫延安》。我感到,新闻纪念馆应当有他一席之地。 在延安时期,他们用日语广播,在山东听见,国际台就把此作为国际台开创日。 1946年6月26日,国民党空军第八大队上尉驾驶员刘善本听到延安广播,就弃暗投明,驾驶一架美制B24型飞机,投奔延安…… (责任编辑:新西兰 XinXiL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