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1日,习近平主席与约翰‧基总理在Karaka农场参观恒天然的展台,施牧德介绍了恒天然的全球战略。(英文先驱报供图)
自从来自荷兰的Theo Spierings(施牧德)2011年9月走马上任,成立于2001年的恒天然就逐步从国际奶粉生产商,转型为品牌驱动的、综合乳制品和营养品国际大企业。(刘浚摄)
回首2013年8月开始的“肉毒杆菌风波”,新西兰乳业巨擘恒天然的首席执行官Theo Spierings表情变得严肃起来。
“我看到了潜在的危险,于是按下了红按钮。”他说着,右手在桌上按了一下。“不知你得到的信息怎么样,我从很多中国人那儿得到的反馈是,『你做了正确的决定。』——正因为我们宁愿经受这样痛苦的过程,中国消费者才会看到,恒天然对食品安全和食品质量有着多么严格的要求。”
自从这位来自荷兰的乳业高管2011年9月走马上任,成立于2001年的恒天然就逐步从国际奶粉生产商转型为品牌驱动的、综合乳制品和营养品国际大企业。
中国在恒天然的全球布局中属于“战略市场”,已占其总销量的四分之一,新西兰出口中国的奶制品中有90%都由恒天然完成。经过了“肉毒杆菌风波”的惊涛骇浪,Spierings相信,恒天然已经变得更为强大。
上周三,Theo Spierings在恒天然的奥克兰总部接受了本报记者专访。尽管很多中文媒体都称他为“西奥‧史比根斯”,他更愿意用“施牧德”这个贴切的中文名。
短期波动与长期战略
上周三一早,恒天然旗下的全球乳制品交易平台传来消息,全脂奶粉价格再次下挫,每吨跌至2229新元,降幅达7.1%。这个消息令新元应声下降。考虑到恒天然占了全球三分之一的乳业市场份额,恒天然牛奶池里的任何涟漪都有可能导致新西兰经济的巨浪。
今天,恒天然将召开会议,业界普遍认为,恒天然不得不将今明两年乳固体的价格从现在的每公斤5.3新元调到5新元以下。
但是施牧德认为,不能因此而改弦更张。“如果你看到市场的一些波动就去修改公司的全球战略,那就大错特错了。”他说。
2012年施牧德提出了恒天然在全球的发展战略,简称为“V3”——销量Volume+价值Value+速度Velocity。中国战略与恒天然的全球其它市场同步,可称为“建立一体化的乳品业务”。
施牧德分析说,过去两年来,全球乳品市场发生的一些大事导致乳制品价格下行。新西兰、澳大利亚和美国都经历了大旱,中国出现了口蹄疫。今年以来,乳制品进口大国俄罗斯因为与美国和欧洲就乌克兰问题对抗,对一些西方国家的产品实施了贸易禁运。中东地区由于“伊斯兰国”恐怖主义兴起也不得不减少乳制品进口。此外,埃博拉病毒肆虐对西非国家的经济更是造成了实质打击。这些因素都导致需求量有所减少。
“但是我们更应着眼于长期的图景。”施牧德拿着一叠图表解释说,直到2020年,全球乳制品市场仍将维持供不应求的总体趋势。
在这一期间,中国市场的需求将有7%的增长,而供应涨幅只有4%;印度将是全球各主要市场中需求增加最快的地方,达10%,但供应量仅有7%的增长。
施牧德圈点着地图说,未来几年内,每年全球新增对乳品的需求将达450亿升,这其中俄罗斯和中国各占100亿升。但在供应方面,新西兰等主要奶源地的产量不会出现大规模上升。即使新西兰的年产量能实现5%的增长,也只是10亿升,全球各奶源地的增产量合计不过100亿升左右。两相比较,每年的缺口超过300亿升。
此外,整个亚洲都面临着人口老龄化问题,对高钙的乳制品需求还会加大。而根据联合国的估算,到2025年,全球人口将达80亿。
“哪有这么多的乳制品来满足全球人口这么大的需求呢?”施牧德说。
竞争有益中国消费者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11月来访新西兰期间,几家主要的中国乳制品企业纷纷与新西兰企业达成协议。蒙牛与Miraka Limited(美卡)将增加UHT产品的产量和品种,并加强在新西兰乳制品产业的资本投入。鹏欣集团也将从其北岛牧场向美卡供应更多原奶。此外伊利集团在南岛怀马特市投资额超过30亿元人民币的伊利大洋洲生产基地揭牌,还与林肯大学签署了乳业全产业链科研合作协议。
施牧德认为,这么多中国企业选择新西兰,是“给新西兰清洁、绿色、安全的形象打了个大大的对勾”。这些中国企业将源自新西兰的乳制品送回中国销售,无疑有助于推广和提升新西兰整体品牌在中国消费者心目中的知名度。
不可避免地,恒天然也会与这些来到新西兰的中国企业进行竞争。除了奶源和加工厂之外,还要比拼品牌。
说到这儿,施牧德起身拿来一盒牛奶,上面用中文标着“安佳”(Anchor)。恒天然的中文网站上介绍说,安佳超高温灭菌牛奶从2013年8月15日起就已进入中国江浙沪各大卖场。
恒天然已在中国市场推出的几大品牌都以“安”字开头:安佳(液态奶、奶粉、即饮牛奶饮料、芝士、可涂抹黄油等)、安怡(Anlene,成人高钙奶粉),以及安满(Anmum,孕妇及婴幼儿奶粉)。
“『安』就是『安全』,这是恒天然产品优质的形象缩写。”施牧德说。
在推出品牌的同时,恒天然也在中国逐步建立奶源基地和销售渠道。
今年7月11日,恒天然与雅培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双方将斥资3亿美元,在中国共建包括五家牧场的奶牛养殖基地,泌乳牛存栏数超过16000头,年产量可达1.6亿公升牛奶。一俟批准,这将是恒天然在华投建的第三个奶牛养殖基地,此前,恒天然曾分别在河北省和山西省投建奶牛养殖基地。
施牧德说,他们选择的都是人烟稀少、环境良好的位置,所有奶牛的品种都将源自新西兰、澳大利亚,保证其饲料、用水的质量,而且采用的是与新西兰完全一致的质量管理体系。
他对中国员工的求知欲、自律和高效赞不绝口。“只要告诉他们怎样做符合标准,他们就能非常高效地执行。这在其它国家和地区是不多见的。”
今年8月,恒天然与中国乳业领头羊贝因美达成协议,将出资6.15亿新元购买其20%的股份,成为其第二大股东。恒天然及贝因美将探讨在中国共同投资建设牧场。贝因美作为本土知名品牌,在中国覆盖8万多个销售网点,拥有成熟的渠道,在中国奶粉市场的份额超过10%。完成与贝因美的合作,便是恒天然完善销售领域的重要一步。
当时乳业专家普天盛道董事长雷永军曾指出,恒天然在中国的布局已经涉足5大方面,即贸易、奶源、常温奶、奶粉、低温奶。雷永军预测,恒天然在华布局的最后一步,是在低温奶领域。
雷永军认为,“10年前恒天然入股中国最大的奶粉企业三鹿。如今,其再次入股中国最大的民族奶粉品牌贝因美,对中国整个乳品行业安全来说或许是一种威胁,并非好事。”
“这位专家分析得不错,但他还忘了我们也提供餐饮服务这个重要领域。”施牧德说。
“不,我不认为恒天然会对中国乳业造成威胁。我们会带来竞争,而市场里的竞争是一件好事。”
“不论媒体、分析家们怎么说,归根到底我最关心的是三件事:中国奶农能否以合理的成本生产高质量的牛奶;中国消费者能否以合理的价格买到质量有保障的产品;最后就是我们的公司能否有所收益。”
国际团队高层友谊
对于恒天然来说,施牧德带来了重要的国际视野。目前恒天然的高管团队有一半来自世界各地,共五个国籍。“我最注重的就是多样性,这是我工作过最好的团队。”他说。
“25岁时,我就被『一脚踢到』国外,在亚洲、拉美、中东以及欧洲工作了15年后才回到荷兰。”他说。作为荷兰乳品公司皇家菲仕兰的代理CEO,他在2008年主导了收购乳业巨头坎皮纳公司。
施牧德在恒天然召集的团队也都有丰富的国际工作经验。大家从不同角度看问题,使这个新西兰企业越来越国际化。
“我关心的是他们的想法。他们要能够分享我们的核心价值观:信任、尊重、坦诚等等,还要能够沟通不同文化。我宁肯对我的挑战出现在董事会上,而不是市场上——那样会给公司造成巨大损失。”
11月21日,习近平与约翰‧基总理一起前往奥克兰附近的Karaka农场,见证了很多中新企业签订合作协议。习近平走到恒天然的展台,向施牧德询问了恒天然的生产情况,施牧德展示了恒天然的全球战略。
今年3月,约翰‧基总理访华时,曾就“肉毒杆菌风波”与习近平交换意见。10月底,新西兰初级产业部宣布,中国政府已解除自2013年8月以来对恒天然婴儿配方乳粉基粉、乳清粉和浓缩乳清粉的临时进口禁令。
“约翰‧基总理的工作做得很不错。从肢体语言就可以看出,他们(约翰‧基和习近平)已经成了朋友。新中两国政府之间如此相互信任,中国消费者也必将看到,恒天然是一个负责任的生产商。”施牧德说。
(责任编辑:新西兰 XinXiL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