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潮流速报(新西兰特产网) www.XinXiLan.Tech 用心提供新西兰的各种资讯,想要我们帮您找什么,点这里告诉我们!

新西兰特产:旅游景点,移民+留学,新西兰蜂蜜,奶粉,红酒和保健品

当前位置: 新西兰特产 > 新闻 >

新西兰战斗的三天 美好的回忆—习主席来访报道亲历

时间:2014-11-29 00:00来源:新西兰 先驱报 作者:New Zealand 点击: N

  采访一天回来,在编辑部和主编叶韬(左二)、美编张铁军(右一)一起继续奋战到深夜。(邱钢、毛曄、John Ling、刘浚、康妮摄影) 

  大战在继,两位文字记者刘浚(左二)、康妮(左三)和摄影师毛曄(左一)、邱钢还有心思在惠灵顿街头闲逛。 

  我与习大大合个影。 

  在天空城,John Ling抽时间休息一会儿。

  眼看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我们必须出发去机场的时间就要到了,而我选出的那几张照片还在邮箱里蜗牛爬。主编有命,上飞机前无论如何也得把照片传回报社,至于稿子嘛,可以在手机上练“一指禅”。幸好两位大摄影师已经成功传几批照片,我那篇信马由韁匆忙赶就的稿子也已经“爬”到。桌对面,康妮还在埋头赶她那篇“彭麻麻”梅西大学获博士头衔的文章。旁边,盒饭正寂寞地冒著诱人的香气。
  “还有五分钟,咱们必须出发,不然来不及过机场安检了。”
  “就给我十分钟,肯定写完。”康妮头也不抬地说。
  上周四,习近平主席抵达惠灵顿,早在前一天,我们“庞大”的四人团队就已杀到惠灵顿,而John Ling则守在奥克兰等著拍摄习主席下飞机。兵分三路,为的就是尽量离这重大历史时刻发生的现场近一点,再近一点。
  但是,人算不如天算。在梅西大学,康妮和毛曄几乎就要抢到“彭麻麻”对面的绝佳位置,结果却被安保人员盯上,赶到了观众场外。我和邱钢在总理府运气还不错,但因为大堵车,最后差点来不及发稿。John Ling苦守到半夜还是没拍著理想镜头,最后终于在农场拍到大量好照片。事实证明,没有困难创造困难也要上,随机应变,新闻抢著一点算一点。

  惠灵顿战役

  比起奥克兰,同样建在海边的惠灵顿秀气得多。走在街头,随处可见古老精美的建筑和各种风味的餐馆。我们误打误撞进了一家很不错的粤菜馆,毛曄跟服务员花了十几分钟讨论是“鱼丸”还是“鱼滑”,结果很是令人惊艳。饱餐战饭,为的就是后面两天的大战。
  半夜一场暴雨,醒来时碧空如洗。
  这次习主席来访,新西兰内政部提前一个多月就要求各媒体报上名去,一遍又一遍确认,临了才告诉大家,除了几场公开活动之外,大部分活动只能选四、五家媒体做为“media pool”(媒体池)近距离拍摄。与美国白宫的媒体池不同,这里没有一个公共的供稿平台可以下载图片、稿件或视频,必须与“池子”里的记者单独联系要资料。不过,既然来了,我们就尽可能靠自己吧。
  周四一早,朋友把我们送到机场,毛曄得守在这里,拍主席到惠灵顿走出机舱门的镜头。没想到,地图上看著离民用机场很近的空军基地竟然离得非常远,原计划毛曄坐机场大巴回城显然是打错了主意,最后他蹭到一家当地华人媒体的车与我们会合。
  而我们三个必须10点前赶到总督府。还好,就在我们从空军基地摸出来的时候,早高峰已过。穿过隧道一拐弯,总督府到了。如果不是人民群众挥舞著红旗,恐怕没多少人会想到这是新西兰最重要的地方之一。
  一进门,验明身份,转眼就看到一位高大帅气的华人警官。一群华人记者赶紧拉住他合影,看得别的警官直乐。
  总督府两三个足球场那么大的草坪上,守著长枪短炮的各路记者只能在烈日下晒人乾儿。而草坪正中的毛利表演队,总督府前面的三军仪仗队,还有几个学校的小学生,大家也一样苦苦等著。如果不是出门前家人硬塞给我的那顶帽子,这会儿一准像奶油一样化了。
  军乐团一遍遍地演练,听上去总觉得中国国歌的过门儿不知哪个音高了几度。而树丛里的黑鸟tui兀自快乐地唱著,直到21响礼炮时才暂时闭嘴。
  在总督府,正式仪式并没有多久,之前漫长的等待倒是令人印象深刻。大家在微信群里你一言我一语,不时发个照片、上段视频,说笑两句。如果条件允许,这些实况报道也能呈现在读者受众眼前的话,不知能吸引多少粉丝。
  匆匆啃了个汉堡,下午早早赶到总理府,这里的欢迎民众更是热情高涨,有的已等了几个小时。总理府建在一座小山脚下,进门就是个大坡。背著沉重的设备上去,还是被拦在官邸外。我们只能到那个临时搭建的白色大棚等著。邱钢不愧是多年的老摄影,抓拍到主席和总理亲切交谈的镜头,当然,还有眼神犀利的安保们。
  如果哪位记者内急,不必担心,旁边树丛里备著一个公园里常见的简易临时卫生间。说起不摆排场,一位记者说,当天早上她从奥克兰坐飞机到首都时,惊讶地发现约翰‧基总理也在同一架飞机上。活动结束后,几位大名鼎鼎的部长边走边聊,走出总理府,到对面山坡上去找自己的车。
  言归正传,趁著大部分记者在棚外透气,我抢到个离主席台不到10米远的位置,不论谁也别想赶我走。
  当习主席和约翰‧基总理入场时,坐在左边的新方部长们全都站著。等二位在主席台落座,新方部长们彷彿听到一声令下,很整齐地都坐了下来。在习主席致词时,约翰‧基总理一直看著他,主席边说也边频频转向总理致意,引得所有闪光灯辟辟啪啪闪个不停。
  本来已经备好一个问题要在这千载难逢的时刻拋砖引玉,结果中新各只有一家指定媒体能提问。发布会结束时上来送礼的橄榄球员倒是制造了一点兴奋。主席问他什么时候去中国,他说“马上”!约翰‧基总理立刻回答,“出口橄榄球员可不在咱的计划内”,引得大家笑声连连。
  出了总理府,又赶上晚高峰——惠灵顿作为政治首都,很多政府机构的工作人员都住在城郊。不堵时可能5分钟的路硬生生开了半小时。
  来到朋友的办公室,真正的战斗这才打响。来不及听录音,靠著十几年练就的记笔记看家本领三下两下把重点敲完,就没有时间再看第二遍了。捧著盒饭赶到机场,康妮在候机室里又把稿子改上一遍,却上不了网。及时调出机场WiFi,赶在登机前终于把稿子发掉。
  请主编帮我们顺顺稿子,得到的回答是一个哭笑不得的大头蘑菇。后来才知道,前一天主编忙到凌晨两点,而这一晚,我们回家休息去了,他和美编还得等著John Ling发回主席和总理深更半夜草坪上溜躂的照片。

  天空城捕鱼

  在紧急时刻,真恨不得自己变作八爪鱼——左手拿笔记本、名片薄、录音笔,右手记笔记、拍照、握手,脖子上掛著像机、像机包、采访证,边听对方说话边分析他/她的答案有没有“乾货”,同时还得想下一个问题,“钓”出更精彩的答案。
  揉著惺忪的睡眼,狂灌著咖啡,次日一早我们就赶到天空城。这回的安检格外严格,在总督府和总理府都只是对著媒体名单看看身份证了事,这次要象进机场一样过安检门。作为记者,我们可以带相机、手机入场,而参加午宴的嘉宾们连手机都不准带。我们被圈在宴会大厅最后的角落里,不断有嘉宾溜过来拜託我们拍照。
  不过,在进入“你吃我看见”的美好阶段之前,我们还有采访任务要完成。
  进了天空城,记者们都被赶到二楼,除非尿急,不得随意走动。有了前一天被赶出梅西大学的经验,我们这回老老实实,绝不浑水摸鱼,溜进中新市长论坛和别的活动。不过,一有风吹草动,大家还是奋不顾身地抢新闻。
  正等得抓耳挠腮时,门一开,忽拉拉涌出一堆人。别的市长不大认识,咱奥克兰市长还是蛮熟的,立刻扑上去采访。别的媒体也都纷纷出动。那阵势,彷彿渔夫们终于等到了一群大鱼。
  作为当地媒体,咱的优势就是人头熟。新中关系促进会的英派特刚一出现,立刻上前打招呼。关键时刻就得请这样为新中友好做了多少实事的人讲讲,这才是习主席所说的“务实”。
  这次的待遇好得出奇,居然有人给记者送来迷你水果和微型三明治——也许是怕大号的记者们拿不过来。
  大家忙里偷闲垫垫肚子时,忽然来了一群毛利小伙儿,进了刚才市长们开会的大厅,门没关。
  左右看看,管媒体的人不在。
  立刻单枪匹马冲进去,逮著一位能说流利英语的小伙。原来他们就是给主席开道的演出队。小伙还详细解释了他们那套动作的含义,甚至还翻译了他们唱的歌。这可比乾巴巴地说什么“在毛利演出队的引领下入场”强太多了。
  本想再去采访中国舞龙队,正好到了上楼的时间,只能以后再找机会了。
  边跟纽西兰华联总会会长黄志湖聊著边上三楼,这里人声鼎沸,数百人挤在大厅里高谈阔论,正是大家最喜欢说的“people to people diplomacy”(人与人之间的外交)最佳体现。
  一眼瞅见牛总领事有个空,一秒钟都别耽误,立刻采访。本想在这人海中寻找贸易部长Tim Groser,奈何新西兰高层活动的一大特点就是头发银白的男士特别多。
  在兵强马壮的报社工作的一大好处就是不用四处奔波。康妮他们去了农场,看主席在“奶牛和众人的注视下”讲话,我们就留在宴会厅里,看演出,看别人都吃点啥。
  最后,当我和康妮晚上九点终于写完最后一篇文章最后一句话时,主编一看就急了,““约翰‧基总理设午宴招待习主席”,这叫啥标题?”“没办法,脑子都木了。你就看著办吧。”
  于是,这篇文章就成了《美食美酒霓裳羽衣天籟之音——充满新西兰文化特色的招待午宴》。
  多么美好的题目,多么美好的回忆。
(责任编辑:新西兰 XinXiLan)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