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喘是目前全球最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四大顽症之一,据估计,全球每20个人中就有1个人患有哮喘,约计3亿人,估计中国哮喘患者近2000万。中国曾对哮喘病人做过一次调查,结果显示哮喘患者的控制情况并不理想,高达27%的哮喘患者至少每周影响睡眠一次,22%的成年患者因此耽误工作,有49%的儿童患者荒废了学习。其中有33%的患者去医院接受了急诊,其中的15%的患者需要住院治疗。已故台大医院小儿科教授谢贵雄在他主导调查的大臺北地区学童哮喘病罹病率报告中发现,哮喘罹病率由1974年的1.3%,明显激增至1984年的10.79%。1998年与2002年两次的大臺北地区学童哮喘病罹病率的问卷调查,更分别快速增加到16%与19%。而哮喘病的死亡率,在2002年以前一直都是台湾地区每年十大死亡原因之一,到了2002年才降为第十一位。但每年仍约有1600位哮喘病人因哮喘发作而死亡。 哮喘是一种严重危害人们身心健康、减弱劳动能力的疾病,而且难以得到根治。哮喘不尽对人们的生活学习带来烦恼,更是一个致命的疾病。因此防治哮喘刻不容缓。尽管到目前为止,哮喘病还无法根治,但在正确的医疗指导和病人的积极配合下,仍可以有效防止哮喘病的发作、改善生活质量…、减少併发症的发生。 哮喘发病的早期原因 传统观点认为哮喘病是一种Ⅰ型变态反应性疾病,有过敏体质的人接触过敏原时,通过过敏原和抗体的作用,使致敏的肥大细胞和嗜硷性粒细胞释放多种如组织胺等的炎症介质,引起支气管平滑肌收缩和痉挛,导致哮喘的急性发作。 哮喘的晚期反应 哮喘病人除因肥大细胞释放组织胺造成支气管痉挛外,还发现哮喘病人的支气管粘膜存在慢性充血水肿和大量酸性释放炎症细胞集结,支气管粘膜上皮和纤毛均有破坏和脱落,有更多的炎症介质参与,并引起气道过度反应,称为晚期哮喘反应。 引起哮喘的过敏原因 通常我们可将诱发过敏性体质发作的因素分为两大类,第一类因素为呼吸道病毒感染、过敏原(尤其是居家环境中的尘蟎与猫狗等有毛宠物)、和化学刺激物(尤其是香烟所含的尼古丁),可直接诱发过敏性体质发作;而第二类因素如持续剧烈运动、食用冰冷食品、天气湿度温度的激烈变化(例如季节进入乾冷的秋天或是午后雷阵雨)、进出冷气房时室内外温差大于摄氏7℃、精神情绪的不稳定(如玩得太兴奋或是挨骂心情很郁闷)等,则只会对早已存在过敏性发炎且已高过敏度的标地器官如支气管等,造成其暂时性的收缩反应。只要病人的慢性过敏性发炎反应经过过敏免疫学专科医师的适当处置获得改善后,病人即可不再受其影响;也就是说,过敏病人稳定以后,即使参加奥运会马拉松赛跑或是食用霜淇淋都不会再诱发过敏发作。 发炎的机制 近年来,医学界已经了解遗传性过敏病基本上乃是一种与多重基因遗传有关的慢性过敏性发炎反应。此炎症反应会因受到各种诱发因素的激发造成临床上的过敏发作,而其发作的部位则与其所遗传到的各别器官异常有密切的关系。当此炎症反应发生于支气管时,我们称之为哮喘病。 因过敏原和肥胖细胞(mast cell)的作用,而释放出大量的前发炎介质(pro-inflammatory mediator),而导致了发炎反应。 发炎介质包括: 1)组织胺:是早期哮喘反应的主要炎症介质,而在晚期哮喘反应中还有其他重要的介质参加,所以抗组胺葯如息斯敏对晚期哮喘发作没有明显功效; 2)慢反应物质:它的活性作用较组织胺要慢,但持续的时间要长,对支气管的收缩作用较组织胺强10000倍。它是引起哮喘的主要炎症介质,它还能增加血管分泌和刺激粘膜分泌; 3)白细胞三烯:能引起气管平滑肌收缩、增加血管通透性和粘膜水肿,是早期哮喘反应的主要炎症介质。它对中性粒细胞、嗜酸粒细胞、单核细胞有巨大的吸引力,使这些炎症细胞聚集在气道周围从而产生过敏炎症。因此在晚期哮喘中起了主要作用。 秋冬和春季是哮喘高发期 据统计资料表明,哮喘的发作约有半数以上是集中在春季和秋冬季节。另外,观察到天气的变化幅度大时,哮喘的发病数也增多。哮喘发病的明显季节性与下列因素有关: 1)哮喘病人气道成高反应性,对气温的突然变化非常敏感,气温可作为一种刺激因数,使人体神经、内分泌、体液酸硷度、离子平衡及免疫机能失调而诱发哮喘; 2)花粉(包括树、草、种子花粉)是过敏哮喘重要的致敏原早已被确认,因而万紫千红、百花争艳的春秋季节就成为哮喘的好发季节了; 3)作为吸入性过敏原,蟎在哮喘的发病因素中占有重要地位,尘蟎具有世界性分布,春秋是它的繁殖季节。因此,尘蟎性哮喘就好发于春秋两季; 4)温度变化影响。温度过高影响体表蒸发,机体就加快呼吸来代偿,这时哮喘病人的气道阻力就会增加,从而加重哮喘病的发作。新西兰冬季潮湿的空气是细菌、真菌等微生物生长繁殖的适宜条件,这些微生物尤其是真菌孢子可成哮喘的致敏原。如果湿度太低又可令呼吸道粘膜乾躁而加重哮喘症状; 5)气压变化作用。气压低时各种过敏原如尘埃、花粉、有害气体不易高飞,容易吸入致敏。气压突然变化可使气道粘膜小血管扩张,分泌物增多,支气管腔变小,支气管痉挛而加重哮喘。 (责任编辑:新西兰 XinXiL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