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专栏作者李军(Lydia Li)为新西兰作家协会(NZSA)正式会员,著名实战亲子关系专家。iTunes Podcast可以收听/下载作者的“常春籐之路”电台节目。搜索名称:常春籐之路的汉语拼音(Podcast:chang-chun-teng-zhi-lu)。微信:nzlearn。新浪微博:@常春籐之路www.weibo.com/lydiali】 亲爱的家长朋友们,时间过得真快,转眼一年中一半的时间已经过去了。在这过去的时间里我们的孩子们都在成长,相信家长们也在同孩子一起成长。 在这期间,我完成了我的第二本书【我送女儿进常春籐】的出版工作,本书将于七月在北京首发,大陆上市。心急的朋友们已经可以在亚马逊中国的网站上预购了。 我现在先给新西兰的朋友们介绍一下这本书的前言部分:快乐的孩子有灵气。 前言:快乐的孩子有灵气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个父母也都有自己养育孩子的想法。我的想法,说来也普通,当年在年近三十的时候,才下了决心要生个孩子。决定生孩子之后,我就想一定要让我的孩子有个快乐的童年。让孩子快乐是我当时唯一的想法。因为据说童年的快乐能决定一生的快乐。这可能也是一种补偿心理,因为我在自己童年时体弱多病,很多时间都躺在床上,很多时候只能看著其他小朋友以及自己的弟弟妹妹们玩而自己却享受不到那种快乐;身体好一点的时候,我才能加入小朋友的行列。我总是觉得自己因为身体的原因,失去了许多孩子时的快乐,但我希望女儿能有比我更快乐的童年。 我出生于六十年代初。按著孩子的天性,我也会对新奇的东西著迷。在当时,一块糖、一条新头绳(当时好象还没有橡皮筋做的头绳)、一块新手绢都能让一颗小小的心激动半天。更不用提只有逢年过节才能凭票购买的糯米元宵和中秋月饼了,那实在是来自天堂的滋味,到现在,我一见到元宵的“堂兄弟”--汤圆,还是会有点激动,只不过新西兰的汤圆始终只是东北元宵的替代品,里头的馅儿也没有元宵那么丰富。还有就是我最喜欢吃饺子,百吃不厌的饺子,不管什么情况下,只要有饺子吃,我的心情就能更上一层楼。一块糖、一条新头绳、一块新手绢、逢年过节才能吃到的饺子、元宵和中秋月饼,基本上是我所有快乐的记忆。 我童年那个时代没有娱乐这个概念。文化生活基本靠收音机和电影。我小的时候也参加了学校的文艺队,唱歌、跳舞、诗朗诵等等,而且从小就是校电台的播音员,经常有演出,也唱过样板戏、打过快板。有时候还打腰鼓。记得在“四人帮”倒台的时候,学校就组织我们上街打腰鼓,驮著腰鼓走了一下午。现在看来,那是多么好的有氧运动啊!(下期续) (责任编辑:新西兰 XinXiL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