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儿子沉迷电脑游戏,想尽办法都无法制止。不让他玩,就跟我们对著干。」这是很多父母的共同苦恼。面对现况吧!台湾的《亲子天下》说得好:「拿起手机、平板电脑,轻轻一滑连上全世界,『滑世代』把世界和改变,放在口袋里。科技,正以超乎你我想像的速度和方式,改变孩子的生活与学习型态。」 WeChat(微信)初体验,无法抗拒的魅力! 今年的「美国顶尖大学名校访问团」行前说明会上,许多家长要求在「微信」上为这个团成立一个群组,我半推半就地开始学习使用「微信」。还未出发,很多讯息已经透过群发迅速传递、通知,整个行程也处于「立即实况转播」的状态。未随行的爸爸妈妈同步观赏著好莱坞星光大道、迪士尼乐园、环球影城、国会山庄、林肯纪念堂、纽约的大都会风华、华尔街、自由女神、时代广场、第五大道、金门大桥、渔人码头……,人在欧洲、北京、上海度假的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感受哈佛、耶鲁、普林斯顿、史丹福等名校的校园氛围。 在耶鲁大学物理教学楼讲堂聆听招生办说明会时,我拍下现场实况群发出去,多位「远在天边」的爸爸妈妈即刻兴奋地回覆「赞」。在洛杉磯边观赏中古世纪骑士的Medieval Times表演秀、边吃晚餐,一盘又一盘色香味俱美的烧烤手扒鸡递上来,孩子们远在纽西兰的爸爸妈妈立即领略了何谓「秀色可餐」。翻拍与国王、公主的全团大合照相片,用相机翻拍的效果老是不理想,尝试用iPhone手机近拍,没想到不但效果好,而且很方便地立即以「微信」群发给了所有的团员。 在巴士上,家长和孩子经常盯著手机小银幕滑呀滑的,我口头宣布事情的时候,自制力成熟的妈妈们立即抬起头来注意听,有些孩子则依然低头。面临著史上最容易上癮、沉迷、分心的网路科技时代,有人认为,「滑世代」是最自由的时代,人们几乎可以无限制地得到任何讯息;我想,「滑世代」也是一个最不自由的时代,小小的手机就足以捆绑住一个人的身心。 新科技的魅力正在翻转教育、改变世界,焦虑的父母们一定要正视这个问题。别害怕、别迴避「孩子爱玩电脑」的事实,这也是他们未来的工作和生活方式。 美国正以「数位承诺」推动 「奔向卓越」教改计划 2011年9月,美国总统奥巴马宣布推动「数位承诺」(Digital Promise),以美国21个州、35个教育社群(中小学、学区、城市)来测试最新研发的教育软件,并投入巨资在2015年之前将全国各州的标准学力测验从纸本改为电脑线上进行,2017年美国中小学教科书将全面电子化。最近宣佈在2016年春季开始实施的新版SAT考试也将加入电脑测试型式。 依据Pew Research Center于2013年发佈的调查结果,美国约90%的初高中生上网学习或完成作业,73%的初高中老师和学生在课堂上利用手机从事教与学,平板电脑的使用比例则为43%。以美国遥遥领先全球的科技产业优势,这意味著全世界的教育与科技发展将受到重大衝击,我们的孩子和网路科技、电脑、手机的关系将越来越密切。 美国北卡罗莱纳州的Mooresville学区已经成为全美数位教育的典范,从5年前开始,该学区8所学校3~12年级学生皆一人一台笔记型电脑,捨纸本教科书而完全使用电脑线上教学。结果是,北卡州150个学区的学业成绩评鑑,Mooresville学区从排名42窜升到第2,高中升大学比例从74%提升到88%。这个学区的主事者MarkEdwards先生表示,Mooresville学区的数位转型,成功的关键是「好老师」。美国的教改实验同时展示了另一项成果,藉著科技的帮助,学校有能力消弭贫富悬殊所造成的学习落差。 滑世代来了!回不去了!焦虑的父母、老师们拼命追赶,往往也跟不上孩子们的数位脚步,这说明了「终身学习」的重要性和价值,人活著,就没有拒绝学习新事物的权利。 「滑世代」的父母如何自处? 孩子过度沉迷于电脑游戏,曾经有父母陪孩子一起玩游戏,培养了「革命情感」之后找回了他期待的孩子。问题是,教养是一门艺术,不是复製或套公式就一定能解决问题。最重要的是先冷静检讨,孩子真的达到沉迷或上癮的地步了吗?为什么变成这个样子?是否为阶段性现象?是否经常与一群「玩友」互动?同时要以耐心、同理心、乐意倾听的心态和孩子沟通,时时刻刻嘮叨不休或没收电脑、手机是下下策,往往造成亲子之间难以挽回的裂痕。必要时,再求助于心理医师或专业諮询师。 日本「脑科学家」茂木健一郎说:「缺乏接触实物、人际互动体验的小孩,日后将成为感动浅薄的大人。」这才是真正让人担心的事情。 Jeff Bezos是亚马逊购物网站的创办人,30岁时已是知名富豪,别人问他:「为什么这么年轻就成就非凡?」他说:「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我只是很喜欢做这件事,我就努力去做,也不计较花了多少时间、多少精力,我只是努力去做这件事而已。」 《亲子天下》作者宾静蓀女士指出:「教育,是帮助孩子面对未来不可测的世界,不是重复成人的过去。」这句话发人深省,包括我自己在内,常常不自觉地期待孩子走我们设想的路。山不转路转,努力过了,很多时候,我们是否得调整自己的思维? (责任编辑:新西兰 XinXiL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