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的另类价值,它是检验教养成果的方式 此刻我正陪同31位来自纽西兰的孩子和家长访问美国多所大学,随行的几位妈妈一致关切孩子未来的竞争力。我建议她们以裁判的心态、冷眼旁观全团的孩子,哪些孩子服务热心?哪些孩子人缘特好?哪些孩子特别聒噪?哪些孩子集合老是迟到?哪些孩子早上总是赖床?孩子担任小组长的表现如何?是否经常丢东拉西遗失随身物品?校园导览时的听讲专注力和发问能力如何?哪些孩子的组织能力杰出?我的孩子做事情似乎比别的孩子更没条理,………。 旅途中的生活点滴,相当程度地反应了孩子未来的竞争力。妈妈们普遍同意我的看法,应该在出发前就告诉孩子:“我会在一旁比较、记录你和其他同学方方面面的表现,我们回去后再好好检讨。”如果家长因为求好心切,随时不停地嘮叨、纠正自己的孩子这里不对、那里不好,不但把旅途的气氛弄僵了,效果也有限。看到自己的孩子有缺失,只要安全没问题,可以让张老师或导游先生暂时充当“坏人”,不必急著去导正。 有一年,大学访问团回来后,一位未陪同孩子参加的妈妈问我:“我儿子对于如何准备SAT考试应该明白了吧!希望他能儘量提高学校成绩的GPA,申请到美国的常春籐名校。”我很难过地告诉这位妈妈:“对您的孩子来说,成绩和常春籐名校已经不是最重要的事情了!他在这一趟旅途中显得很孤单,同学都不喜欢搭理他,他不懂得如何与人相处,也不快乐,我很担心他在未来的漫长人生中将如何自处,………。”当然,旅途中我一直在观察、协助这个孩子。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孩子在旅行中所表现的能力和行为模式通常不是偶发现象,它是检验教养成果的方式之一,它让我们省思亲子关系和教养是否出了问题?问题在哪里? 旅行是一种体验式、情境式、多元式的教养 旅行,让孩子有了世界的眼光。旅行,带领著孩子去面对生活的、人生的实况问题。旅行当中,通过真实的体验和情境,让孩子深刻领悟到智慧的成长。旅行中的学习比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更加多样化、更加全面。 孩子在出发前,应该自己评估该携带哪些物品;我相信,从小就学会如何自己打包行李的孩子,长大了比一般孩子更加知道如何打理人生。旅行当中有很多培养、实践“同理心”的机会,带领学生团,我一定要求孩子们在机场、旅馆大厅或其他场合,不可以聚集在一起而挡住公众的行走动线,更不应该喧哗。通过和家长的互动,我也发觉,在家里做家事勤快的孩子,酒店的房间也维持得较整洁。其他如餐桌礼仪、与陌生人问候互动等等,旅行中随时随地都是落实生活教育的好机会。 孩子们都知道“环保”的重要,在酒店,我甚至要求房间内如果有两个垃圾桶,儘量只使用其中的一个;退房离开酒店时,我要求孩子们自己去前檯交还房门电子卡,因为那个小卡片可以回收而重新设定使用,这就是活生生的“环保教育”。我一定告诉孩子们,我们的团是一个Team(团队),大家要互相提醒、互相帮忙,某一个人集合迟到了,耽误的是大家的时间,当然也是你自己的时间,我和孩子们一起分享这样的人生感悟:“对别人好,就是对自己好。” 曾经有家长询问如何参加哈佛、约翰霍普金斯等大学的“领导能力培养夏令营”。我想,如果连访问团6、7个人一组的小组长都做不好,花大钱去参加这种夏令营是毫无意义的。巴士装卸行李箱时,如果身强力壮的男孩子都没有意愿为妈妈或力气较小的女生服务,却为了美国大学申请的“课外活动”纪录跑到非洲或南美洲帮穷人盖房子,用这种方式来表示自己的服务热忱是否有些矛盾? 有一位经常与孩子一起游历世界的妈妈发现,:“人格的养成,面对情境胜过耳提面命。”在大人尽兴、小孩开心的旅行中,“移动式教养”对孩子的人格发展发生了重大影响。瑞典的童话作家林格伦也指出,孩子的确需要管教和指导,但是如果处处都被管教和指导,这样的孩子就不大可能学会“自制力”。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迫切需要自己去体验、探索、领悟。 旅行作家沉佳慧女士以自己和孩子的亲身体验写了一本《旅行,是最好的教养》,见证了旅行是一种体验式、情境式、多元式的教养。她引用法国艺术家罗丹的话:“这世界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旅行,让孩子走出同质性高的、舒适的生活圈 现代父母普遍做了太多孩子们应该自己做的事情,让孩子们失去了学习机会而变得缺乏自理能力。孩子如果从小就一直在相同氛围、同质性高的环境中长大,始终生活在舒适的生活圈里,孩子未来的竞争力将一点一滴地消蚀殆尽。 《旅行,是最好的教养》一书中提醒家长朋友们,美国小儿科学会指出:“多元的玩耍方式,是孩子健康成长之所需。”生物心理学实验也揭示:“环境越丰富,玩得越充分,大脑的发育就越好。”旅行打开了父母们的教养视野,使教育的场景得以无限延伸。旅行,也能教出好孩子! (4月24日,完稿于美国普林斯顿小镇) (责任编辑:新西兰 XinXiL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