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一期中,我们谈到新西兰的教育,说合理的教育体制是塑造人品的重要基石。新西兰在这方面做得十分出色,在2010年《联合国人类发展指标(the UN's Human Development Index)》公布的数据中,新西兰的教育指数(The Education Index)为1.000,名列全球单独第一。 在合理的教育体制构架下,师资队伍的建设是一个重要的环节。也就是说,新西兰对教师的要求很严格,尤其是幼教教师。因为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但不管树什麽都是从幼苗开始的,人也一样。 新西兰十分重视对幼儿的教育。因为幼儿,即学龄前儿童的成长是塑造人品的重要时期,所以国家教育部(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规定,要取得作为幼教教师的资格,至少要经过在师范学院或相应的培训机构进行3年以上的教育或培训;而在取得文凭之後,还必须在新西兰教师管理委员会(New Zealand Teachers Council)进行注册,并取得该委员会的许可证书,才能开始受雇於幼教机构;在进入某学校开始工作之後,其个人行为必须在其他教师的监督和指导下工作两年,如果两年後被评定为合格,才能正式地被录用为教师。 另外,教育部还规定,学校必须对教师进行监督与管理。如果学校认定某人并不符合教师标准,或由於言语及行为方式等不适合做任职教师,学校有权取消其在本校的受雇资格;如果教育部认定某学校没有按照规定施教或有其它严重问题,教育部有权关闭该学校。 私立学校和教会学校对师资队伍的要求更严,除了要符合国家的教学大纲以外,教师或辅导教师必须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言传身教来影响学生,在实施基本的教学(如语文,算术,音乐,自然,体育,绘画,社交,访问图书馆等)内容的同时,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到知识,用语言和身体语言刺激孩子的心灵,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并为学生灌输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和接人待物的习惯。当然,教会学校还会安排孩子们去教堂做礼拜,从小开始培养他们对自己行为举止好坏的判断能力。应该说,正因为有了这种幼儿教育的良好基础,才进一步有了新西兰的中小学教育的出色结果。 在中小学,新西兰的教育方式成就了本国学生的智慧发挥,这是显而易见的。各校都遵照新西兰教育部制订的国家课程纲要组织教学,并可自行规划课程。对学生来说,最具吸引力的是自选课程,年级越高,自选课程比例越大。尤其是新西兰的学校鼓励学生创新和实验,而不是单纯的记忆和背诵。这种教育方式为学生真正的爱好和兴趣敞开了大门,学生们可以从小开始选择自己喜欢学的东西,不喜欢的就不学;到了高年级,喜欢的东西变成了爱好,比如是理科的还是文科的,是社会科学的还是自然科学的,在上大学之前就已经很清楚了。 而在大学期间的学习,考试的重点是在学生的试验报告,野外作业报告或社会调查报告(根据不同专业)等实际技能,而不是纯理论的坐在教室里的考试。教室里的考试根据不同专业和不同课程,在自然科学领域只占总成绩的20?50%,在社会科学领域比例虽然较高,但大都以开卷为主。这就使学生不得不把主要精力放在对自己实际技能的开发中,要求自己必须做好这个实验,必须写好这份报告,甚至在条件(时间和经费)允许的情况下必须有所创新!可以看到的是,没有太多的强制性的考试,便没有了太大的竞争压力;没有了太大的竞争压力,也就减少了许多诸如考试作弊,花钱请人代考等不诚实的行为。 不少亚洲国家的学生为什麽在考试时比西方国家的学生容易作弊?这可能跟教育体制和方式有关。东方的教育体制给学生的压力,其实质就是将不诚实的人品潜移默化给了学生。记得几年前,林肯大学的中国学生考试作弊曝光後,基督城传媒报The Press曾为此喧嚣一时,引起了新西兰社会的极大反响。我当时也写文章企图为我们的中国学生辩护,为中国人辩护(见《决不能容忍的公开诽谤》,2007年3月7日发表於《新西兰信报》)。但是,纸包不住火,事实就是事实。当时甚至有收钱帮别人答题的,而後又被揭发出来了的学生,在他被开除学籍後曾找我帮忙。可是这种事情怎麽帮?对於学生的不诚实,学校是不会网开一面的,尽管我也尽力帮了他。我很同情这些学生,但又不得不承认一个事实,那就是他们以这种不诚实的表现为中国学生丢了脸,为中国人丢了脸。他们为什麽会这样做呢?我以为正好与本文讨论的主题密切相关,诚信来自於什麽?不诚信又来自於什麽? 前不久(2012年10月)爆出的中国留学生留学材料虚假案,二十余名在新西兰的中国留学生被遣返回国,再一次说明了同样一个问题。中国学生的诚信哪里去了?这与中国的教育体系有没有关系?与中国的家庭教育有没有关系?与中国的法律体系有没有关系?相信大家对此都有自己的见解。 (未完待续) (责任编辑:新西兰 XinXiL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