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人的生活己经离不开电,无沦是巨大的工程,还是各类家用电器及各种通讯设备,有了电,使工作轻松、高效、快捷,使生活舒适、方便,极大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 我出生在三十年代的浙江农村,祖祖辈辈习惯於没电的生活,什麽都靠手工、体力和土办法,根本不知道电为何物。那时烧饭用柴草(自家庄稼收割後的麦杆,花杆,稻草等)火柴也舍不用,最早记忆中老人吸旱烟,用打火石打出火星在枚头纸上(用黄表纸卷成小手指大小)然後吹出火,烧饭或其他需用火时,也用枚头纸在有火的灰缸或冬天取暖用的火囱里引火。(饭烧过後,把有火的灰放入火缸或火囱里,下面放砻糠之类)火缸里可煨粥或黄豆,以节约人工和柴草,这粥又稠又香,黄豆也又糯又香,豆汤冷了会结冻,这主要是自家种的当年或隔年的米或豆,而且煨的时间长,现在再也吃不到这种真正有机的健康食品了。记得在五十年代,照明用煤油灯,甚至用菜油或棉子油倒在小碟子里,放入灯芯草或粗棉线,一头露出碟子边,点上火,即使这样的灯,也舍不得一人一盏,常常我和妈妈,还有邻居一起围着一盏灯编金丝草帽或纺纱等。 我家隔壁的木匠公公要锯大木头时,先要搭个三脚架,把木头固定,从高处锯时,还要用二块木板斜绑在三脚架上,两个人面对面用大锯子一推一垃锯,其他工具也全用手工,又慢又费力。九十年代前後,我在木行工作时,己有大电锯代加工,其他也有电动工具了,又快又轻松,不过我们当时计算还用算盘,後来也用计算机了。过去裁缝做衣服都用手工一针一针缝,绸缎等要烫,但没有电熨斗,就用铁或铜做成像勺子一样,里面用小木块烧,用这热烫平,全是烟不说,还怕火星落在衣服上。那时家乡有句传言,即愿望;“楼上楼下,电灯电话”(因在过去住楼房的都是有钱人家)现在这些早己实现了。 最近从报上看到一篇“了解如何用电,月省电费60元”的文章,报导那户按装了“好能源监测器”後,能随时了解用电情况,从而引起重视,注意节约用电。所以好多人在不知不觉中浪费许多电,特别是公共场所或商店等,学校也这样,教室里开暖器,而校服又很单薄,在冬天小朋友早上或利风下雨天穿着裙子或短裤,受了风寒容易患关节炎,特别是风湿性关节炎,要痛苦一辈子,还要增加医药费。我认为在北岛中北部,不管冬天还是夏天,除少数较冷或较热,一般室内没有太冷或太热,比室外好许多,不像中国即使在室内,冬夏都难以认受。 人人知道电对人类的巨大贡献,包括创造发明各类电器产品的科学家,发明家,造福於人类,我们在享受的同时,要注意节约用电,这不尽是省钱,更重要是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可省电的地方有许多:1、随手关灯,包括其他可关的电器,用节能灯泡。2、在互不影响的情况下,可几个人在一个房间,其他房间可不开灯。3、热水桶加保温层,夏天水温调低点。4、电灶热起来慢,冷却也慢,要烧的东西最好连着一起烧,省电省时间,较难煮烂的东西,先泡涨,烧开後用小火煮,如用大火煮,水很快干掉,但不会煮烂得快,或者用高压电锅煮。5、能走楼梯的,不用电梯,能步行或踏自行车的,不开汽车,省电,省油,减少堵车,锻练身体,减少污染又省钱,当然要多化时间和体力。6、用空调的单位,下班前提前关掉,不要等关门时再关,并且空调不要开得太大,在冬天多穿些衣服,是最节省的办法。7、超市的停车场或公共场所或走道,在晚上用不着开许多灯,只要能看得清就可以。 每年的某天(记不清)全国熄灯一小时,据统计可省不少电,那当然,积少成多嘛,但我认为省电的同时,也影响了工作和学习,并且这只是照明用电,可能其他方面还在浪费,最好人人处处重视,天天节约,才能达到节电的最大目的,不一定要规定时间。这是我个人的想法,供参考。 (责任编辑:新西兰 XinXiL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