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高考的区区几分,女孩轻率地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尽管父母伤心、亲友痛惜、学校遗憾,都无补於一个事实:这样的教育是失败的!「教育」变成了杀人的「凶手」。 2013年7月5日周五《先驱报》B2版的《高考落榜生之死》一文,这是一篇活生生的「生命教育」教材,建议所有的父母和老师们都应该读一读,因为,这样的故事不会是最後一个! 杨媛住在四川崇州的一个小村庄,今年以崇庆中学复读生的身分参加高考,6月22日晚间10点得知以总分454分低於460分的四川省理科第三批录取分数线。随即写下给父母的诀别书:「爸,妈,我对不起你们,来世我还要做你们的女儿。这一世,你们的恩情我无法回报,只有我死了,你们才能轻松点。答应我,你们要好好活着。保重!」 紧接着杨媛以水果刀割腕,再到楼下的杂物抽屉找出一瓶杀虫剂农药磷化铝,吞了3颗後秉告母亲要去大伯家,出门不久即昏倒於路途中。此刻,她的父亲远在两千多公里外的西藏拉萨,这位做水电的农民工躺在工棚的大通铺上,手机搁在胸口,正等待着接听和女儿约定的电话。午夜时分,他听到的是妻子在电话里的哭声:「媛媛自杀了。」 从小考到大,杨媛对「考试」有着刻骨铭心的体认,在「高四」一次模拟考试以「考」为题的议论文中,她写道:「漫漫人生路上,我们的一生彷佛与『考』有着不解之缘。虽然,有时我们会有点儿憎恶它,但风雨过後,回望我们走过来的路,我们或许会感谢它,是它让我们在面对困难时,有较强的心理素质去克服困难。『考』,没有刻度,却可以称量世间任何一个灵魂。」迷思是,她过度解读了考试的意义和价值;遗憾的是,「考试」并未带给她更强的心理素质。不过,杨媛说得好:「考,可以称量灵魂。」灵魂中脆弱的一面,面对着「考」也无所遁形。 就这样,高考夺走了一个灿烂的生命。「考试」的本身无罪,错就错在人们把考试变成了教育的首要方法和手段,把完美分数当成了教育的终极目的。我见过许多资质聪颖、能力很好却不擅长於考试的孩子,考试似乎变成了他们人生的罩门。世界上以「考试分数」一刀切的选拔方式不知造成了多少遗恨和悲剧?比重过大的「考试」带有偏差和毁灭因子,如果以为「知识灌输+考试=教育」,那麽,像杨媛这样来不及长大的孩子将越来越多。教育的目的在於改变、提升一个人的生命价值,事实上,很多父母和老师在扮演「生命导师」和「灵魂工程师」方面的职责是失职的,因为他们在这方面毫无作为,或许根本是无能作为。 《高考落榜生之死》一文作者的文笔令人激赏,杨媛的家世、能力和性格特质跃然纸上。这个爱笑、表面乐观、活泼开朗的女孩,在朋友的印象中是那种「给点阳光就会努力灿烂」的人,可惜,没有人发觉、关注到她脆弱的内心世界。如果杨媛的父母和老师有所作为,她应该不至於走上绝路。她的文采优异,不一定要读理科而「以己之短去击人之长」;她拥有父母完整的爱,拥有亲朋的关怀和同学的友情;人生难免有挫折,高考上不了本科就去读专科,人生条条道路通罗马。看她带着「已知自己不是父母亲生的娃娃」这个内心秘密与父母永别,着实令人痛心与不舍。 生活在经济不宽裕的农村家庭,杨媛的生活半径很小,只有一次曾经离开崇州去成都华阳的表哥家里做客两天。她的所有认知似乎只能来自父母、老师、同学、亲友、书本和媒体,她无法真正感知外面广阔的世界,她凭着狭隘的想像去营造自己的价值观和生命视野。她曾说:「要凭自己的能力考出去」,无奈的是,大环境的氛围使她认定高考是人生的全部,她以为高考失败了,人生就无路可退。讽刺的是,杨媛就读又复读的母校视今年的高考成绩为历史性的突破,学校门口的橱窗贴上充满了胜利喜悦的红色喜报:「崇庆中学高2013届是崇州人民的骄傲,更是激情与悲壮的交响诗篇。」有那麽伟大吗?我非常怀疑! 有一次,一位无助的妈妈求助於我,女儿两次以「跳楼自杀」争取来纽西兰留学,我先和妈妈恳谈,得知学校老师在辅导时竟然以「这样的成绩要出国,简直是做梦」的说词直接回应学生的求助,我当即建议别再去找那位老师。我告诉这位妈妈,留学与否已经不是重点,消除女儿心中那个毁灭性的可怕念头才是当务之急。我双管齐下,先稳住着急的妈妈,随即透过视讯和女儿长谈,先倾听她的想法和委屈,接着我告诉她:「一个人没有随意结束自己生命的权利,『自杀』是世界上最大的『错误』,也是世界上最伤害人、最自私、最愚蠢、最懦弱、最不能原谅的事情。以你的家庭情况,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我愿意无条件帮你的忙。但是,如果我们的谈话要继续下去,请你听清楚!从现在开始,你必须百分之一百把那个『做傻事』的念头从脑子里清除掉………。」愉快地结束谈话,那一夜,我睡得特别香甜。女孩已经就读大学了,一切都非常正常、顺利。 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知识的学习和生活技能的培养,教育的最高使命在於让受教者「建立正向的价值观」和「拓展人生的视野」,宗教人士和哲学家认为正向价值观的首要概念是「人的生命值得活下去」。杨媛啊!这样走,太不值得了! (责任编辑:新西兰 XinXiL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