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我六度带领学生团参访加州理工、UCLA、约翰霍普金斯、U Penn、普林斯顿、哥伦比亚、耶鲁、MIT、哈佛、史丹福、UC-Berkeley等美国顶尖大学,从招生办公室人员、导览学生的解说和答问中,从各具特色的校园氛围体验里,我逐渐明白了一些道理,百花齐放的美国高等教育是一本不停改版升级的大书,它与时俱进地滋养着美国的软实力和竞争力。 以《美国新闻与世界报导》为首的大学排名是一把两面刃,它促使大学之间的竞争臻於白热化,也造成了排名殿後的许多优质大学难以翻身的不公平效应。附表摘录自2006年9月17日《纽约时报》的一份17所大学名校「本科录取新生入读PK比分表」,最左边一栏或最上面一列,从「哈佛」起始,前八所即传统的「常春藤盟校」,如何解读这一份资料呢?数字表示美国的高中生同时被两所大学录取时选择入读哪一所的百分比,例如,哈佛PK耶鲁是65:35、哈佛PK普林斯顿是75:25、宾州大学PK哈佛是6:94、麻省理工PK普林斯顿是53:47、普林斯顿PK柏克莱是95:5,以此类推。「理工驰名全球的麻省理工」对上「科技精神象徵的史丹福」,其PK值为51:49,两校的魅力旗鼓相当。 表中的13所大学中仅仅UC-Berkeley(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属於公立(州立)大学,它对上哈佛时的PK值是2:98,论其学术水准,柏克莱真的那麽难堪吗?非也!它的校园内诺贝尔奖大师云集,人类学、化学、建筑工程、历史研究、统计学、制药学等专业依然位列世界前沿,校园内三座主图书馆藏书总计超过1000万册,荣膺北美地区第四大图书馆。柏克莱的商学院在纽约新设的分校区,其金融工程、金融学专业毕业生俨然变成了华尔街的新宠儿。柏克莱虽然拥有「公立哈佛」的美誉,《美国新闻与世界报导》的美国大学综合排名始终徘徊在20之外。 美国的高中毕业生申请大学选校时一样迷信排名,尤以亚裔移民为最。各种排名似乎是很多大学力争上游的魔咒,促使一些排名不出色的大学将有限的资源放在几个较具特长的专业,终於也发展出了自己的独特亮点。举个例子,如果孩子真正对工程、电脑科学或电影有兴趣,UCLA、南加大、Carnegie Mellon,甚至排名在40左右的伊利诺大学(UIUC)都是不错的选择,毕业後的就业前景、人生的幸福程度不一定亚於常春藤名校的毕业生。 以学业成绩为唯一录取依据的应试教育,导致大学毕业生的现代职场竞争力不得不重新洗牌。美国《纽约客》杂志曾经指出,高考分数固然是未来大学成绩最公平的预测,像法国高等师范、东京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世界名校招生选择的方式,已经流为「追求学生大学成绩的最优化」。美国大学早已看出,大学学业成绩已经不是学生毕业後成就的最佳预测。因此,以个人综合素质为招生考量、以「通识教育」为大学教育起点的思维,导致美国的大学群起追求「学生毕业後社会成就的最大化」。 对美国的大学了解越多,令我感叹於美国大学之群雄并起其来有自,更催生了全球高等教育的经典。又到了高中最後一年学生启动美国大学本科申请的时刻,寄语有意申请美国大学的学子们,务必要考量自己的实力和兴趣。不要被大学排名误导了,很多排名靠後的优质大学仍然值得考虑,毕竟,最值得珍惜的是那种大环境能带给你的格局和视野。 (责任编辑:新西兰 XinXiL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