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潮流速报(新西兰特产网) www.XinXiLan.Tech 用心提供新西兰的各种资讯,想要我们帮您找什么,点这里告诉我们!

新西兰特产:旅游景点,移民+留学,新西兰蜂蜜,奶粉,红酒和保健品

当前位置: 新西兰特产 > 新闻 >

新西兰亲子应当是好友

时间:2013-05-18 00:00来源:新西兰 先驱报 作者:New Zealand 点击: N

  孩子是自己最好的老师,父母是孩子最重要的启蒙者。
  ——新西兰早教研究所

  天下父母都爱孩子,倒过来呢?有道是可怜天下父母心。这句话似乎说明父母所付出的代价与得到的回报不成比例。这当然不怪孩子,世上没有天生的坏孩子,只有被教坏了的孩子和带坏了孩子的家长。
  在亲子关系中,常见的多为长辈与小辈、家长与服从者、教育者与被教育者、批评者与被批评者的关系,孩子与父母是冤家对头的也不少见。事实上,亲子关系应当是最好的朋友,最亲密、最天然的另一半。这一目的其实不难达到,笔者用自己的亲身经历现身说法,给你出招:一、尽量允许孩子做他们想做的事:
  那年小荷两岁多,在看姥姥做饭,看着看着就嚷起来,我也要做饭。大人通常的反应可能是:别在这添乱,一边去!或者,看你还没个萝卜头大,还做饭呢你!两个说法害处都不小,挫伤孩子的积极性,让孩子失去成长和学习的机会,後者更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让孩子因受挫而哭闹、捣蛋,想出损招来找补自己所受的心理伤害。遗憾的是,孩子捣蛋了,大人还不明白正是自己的不慎言行导致了孩子的不良行为。
  姥姥如同所有家长,宝宝的安全是第一位,小荷的要求让姥姥陷入两难境地。如果不让小荷做饭违背顺养的育儿理念,而允许她参入做饭可能出现安全问题,怎麽办?姥姥停下了手里的活作沉思:美好童年决定未来一生高质量,俗话说,“庄稼就怕胎里旱,人生最需儿时乐”,孩子的童年需要开心就好比庄稼的小苗需要雨露,宝宝所需要的雨露就是充足的爱加理解,而最重要的理解就是满足孩子的童心和需要。姥姥又想到:孩子生而具有安全意识,如果他们知道什麽危险,他们不会去碰。但是,经验不足往往使孩子不知道危险在何处,这是不是说明,大人要让孩子尝试一定的危险,并指导孩子妥当的应付现实中随时可能出现的危险。姥姥思考後决定对小荷说yes。
  姥姥把小荷抱到特为她准备的小木头椅子上,让她勉强够得着厨房的平台,这就免除了姥姥腰疼之苦。这里插一句,孩子用具可不是小事,爸妈有必要购置足够的用具来作“辅助保姆”,让爸妈省心省力。最後,小荷满足了做饭的乐趣,同时在姥姥的关注下安全也没出问题。
  二、对孩子说,教给你一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你负责……姥姥在切韭菜,两岁的小荷见样学样也要切韭菜。姥姥耐下全部身心,跟小荷一起切韭菜装进碗里,打进去两个鸡蛋,两人一起搅拌了好大一阵。可想而知当时局面是何等混乱,又要端碗,又要打鸡蛋,又要照料小荷别被热锅烫着……终於打好了菜蛋糊糊,姥姥让小荷负责扭油瓶的盖,说:“现在交给你一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你负责扭开瓶盖。”这句话孩子最爱听。小荷高兴而自豪地扭开瓶盖,又在姥姥的扶持下给锅里倒油、把蛋菜糊糊随之倒入,饶有兴味地和姥姥一起翻、煎、看。等糊糊成了饼状,变得微微焦黄,姥姥把热气腾腾的菜肴盛到盘子里,高兴地对小荷说:吃吧!你猜怎麽着?小荷相当坚定地说:不吃。姥姥要晕倒!不过,姥姥懂得孩子吃什麽不吃什麽来不得半点强迫,於是把韭菜煎鸡蛋放一边,重新给小荷下面条,里头加黄瓜和西红柿,又给她煮鸡蛋,她吃面条不吃西红柿和黄瓜,吃蛋清不吃蛋黄。姥姥都认了。祖孙二人边聊天边吃饭,其乐融融。如今的小荷爱帮厨爱做饭,而她说最爱听“交给你一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这句话。
  三、教孩子要趁早:
  小荷三岁的一天将要从姥姥家去幼儿园,却发现妈妈没给她带书包。没书包怎麽成?於是姥姥找出一块大型日本式手帕,黑地带草莓图案的,拿出针线和剪刀,将手帕一折两半,上部剪一窟窿,留下一边不剪只剪三边,将未剪的一边折入下部,然後将下部两页缝到一起,上面剪掉窟窿剩下的窄边就成了背带。五分钟,书包做成了。小荷喜欢得要命,高高兴兴上幼儿园了。想不到的是,就在半年前,小荷让妈妈给她找针线和布料说她要做书包。书包做成了,除了针脚大一些,其余部分跟姥姥当时做的一模一样。这个例子又一次说明家长所做的任何事都会让孩子学到,存留在潜意识,不定哪天就冒出来了。
  四、孩子是成螺旋式成长的:
  一岁之前的宝宝都惹家长爱恋,一旦宝宝会自己吃饭,问题就出来了:挑挑拣拣,爱吃零食、忒爱吃糖之类的问题让多少家长深感无奈。宝宝不好好吃饭自然让大人焦心,这一焦心,原本跟宝宝的爱恋关系就打折扣了。爱之甚,求之切:宝宝不能营养不良啊,吃不好发育不好会得病的,可能活不长啊……诸如此类种种夸张的忧虑爬上心头。宝宝是何等精灵的小家伙,他们当然能感觉到大人的紧张不安,於是他们也紧张了,紧张的宝宝更不好好吃饭了。其实多数情况大人的焦心是不必要的。再以小荷为例子:後来,姥姥又做韭菜煎鸡蛋,小荷说:姥姥的菜好香啊。姥姥受宠若惊,问:你要吃吗?小荷说要。小荷吃得香极了。可见孩子随时都在变化,今天不吃的东西,明年或後年就会吃,大人无需担心焦虑,只需坚持做健康而多样的食品就是。
  五、不尊重孩子就是在培养自己的对头:
  笔者在学习儿童早期教育时看到过新生婴儿胃的标本,那叫个小,好像一枚鸽子蛋!胃小,别的器官也大不了,这麽微小的生灵该是多麽敏感,不言而喻。亲子关系由吃饭问题开始,逐步冒出战火味,常有家长抱怨孩子吃饭太麻烦,要让奶奶端着碗在後面追。事实上,孩子在前头跑,大人在後头追,在宝宝眼里这是多麽有趣的游戏,世上所有的孩子都热爱这一游戏的。明智的作法是大人从根就不追。
  手持饭碗追累了的大人一定是气急败坏的,对孩子不耐烦了,亲子关系恶化了。严重的是,一次训斥打骂批评,孩子也可能只是不悦两分钟,过後又开心玩去了,大人还以为孩子早忘了之前的不快,其实孩子的情绪表露往往呈滞後现象,在育儿学上称为“继发性情绪不良”,过後稍有由头,孩子会将先前的不快一并发泄出来,哭闹捣蛋,不听商量。大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对孩子的“无端”捣蛋气上加气,再次施威。久而久之,孩子性情扭曲了,有的变得顽劣不顺,有的作出违心的举动讨好大人,不真诚了。坏个性就这麽养成了。
  缺乏智慧育儿的家长总会多次用粗暴来压制孩子,於是亲子之间的模式成为粗暴-捣蛋-更粗暴-更捣蛋,如此恶性循环绵绵不断,最终受报应的不仅是孩子,也是家长:少儿期哭闹顽劣、青春期泼皮反叛、成人期冷酷不孝,养孩子养成祸害了。
  六、硬性爱可以使用,但要慎重:
  在耐心的前提下,可以显示一次家长的权威,当孩子第一次不听话时,使用隔离反省一次。这个法子属於硬性爱,必须有无数次柔性爱做铺垫才能起作用,否则越硬越坏。柔性爱就是耐心、童趣、多说yes和陪着玩。笔者的女儿八岁时曾顶撞母亲说:你想得美,我才不洗碗呢。那时的笔者还年轻,还不懂育儿理念,只会听任本能把火气不加思索地发出来。这可太糟了,给自己留下了永久的梦魇,悔恨和自责永远跟随着,时不时冒出来折磨自己一番。这也是如今笔者永不对小荷发脾气的由来。
  好在笔者当时很快平静下来,把孩子抱到膝上告诉她自己是单身母亲、身体又虚弱,需要孩子帮助干些家务活,同时给女儿布置了她需要负责的任务。
  真正起作用的是这次谈话。从此女儿每天负责提水、洗碗,始终是母亲的好帮手。不过,凡是农村长大的孩子都会干活,但绝不是每个孩子都是母亲的贴心知己。而女儿燕宁和母亲可是毫不含糊的贴心知己,究其原因有如下四条:
  *玩在一起:那时我们住在大山脚下,每逢假日母女二人常结伴爬山,一路走一路采野花,女儿插一头,妈妈插一头。两人还边走边玩,有时大声唱歌,有时背诵诗词,有时对着大山空谷呐喊,有时学运动会上的竞走者比赛竞走,扭屁股晃腰好不滑稽,母女二人一起开怀大笑。保持童心童趣、跟孩子玩到一起、是良好亲子关系的一大法宝。
  *多做游戏:当年笔者看了一本书叫做《列宁的青少年时代》,里面谈到列宁小时候家人一起做游戏的事,笔者从中得到启发,经常在周末和假日的晚上跟来客一起玩各种游艺节目:讲故事、朗读、对诗歌、接成语,还有多人语言游戏:开火车,青蛙跳水,蝴蝶飞飞……这些游戏给女儿留下了美好回忆,女儿非常喜爱跟母亲玩。有趣的是,燕宁生小荷前本来打楚生孩子,但一想到有孩子後就有更多机会跟母亲一起玩,倒盼望生孩子了。
  *对孩子坦诚开朗无话不谈:笔者什麽话都给女儿说,女儿到了青春期有了情感困扰也毫不隐瞒地跟母亲说,母亲善於倾听,并不批评也不下负面断语,因此孩子信赖母亲,这也是母女是铁姐们的原因。
  *消除代沟:笔者乐於学习新事物,如小荷的iPod、Nintendos等当代电子游戏姥姥都学着玩,祖孙二人常在一起分享电子游戏和通俗歌曲。大人如果能跟孩子的信息同步,彼此就没有代沟,没有代沟的家长才能跟孩子做好友。

  七、早期养成的习惯让孩子和自己走到一起:
  不知是跟谁学的,小荷有一阵特爱说no,她问姥姥现在我们玩什麽,姥姥提了几个建议,小荷一口一个no,好像是惯性。最後姥姥说:要吃午饭了,洗手去。又是一个不加思索的no,这下姥姥吃惊了。姥姥又重复一遍:洗手去。小荷不再no,洗手去了。说明“去洗手”这仨字是多麽深入小荷之心。小荷吃前洗手的习惯是从小培养的,培养得很到位。只要大人有几条原则能让孩子信服,亲子关系就铁。而培养习惯是改进亲子关系的重要一环。
  小荷洗手的习惯的养成有代表性,有必要在这里介绍一下,但凡所有好习惯都可以参照此法:
  那时小荷将近两岁,该学自己洗手了,姥姥带她来到浴室,在水龙前放好小凳,让小荷站上去。姥姥站在小荷身後,打开水龙,将一只手打湿,关掉水龙,为的是节约用水。接下来,把放在手边的洗手液挤到另一只手上,细心揉洗直到双手全部布满了肥皂泡。揉洗时,不但双手揉搓,还教她用大拇指搓洗其余每个手指头。这个动作对於孩子往往是高难度,但很值得耐心教会,因为这一动作对孩子的精细动作能力和提高大脑灵敏度都有好处。下面的步骤是打开水龙冲洗,直到双手不滑腻为止。然後用各自的专用毛巾擦乾,最後从下到上将毛巾挂到横档上。小荷挂毛巾之处是姥姥特意设计的,在低处抽屉的把手上,以便她能够着。姥姥曾反覆教她要从下而上挂毛巾。通常大家挂毛巾都是从上往下塞,这个办法效率不高,要麽费时间,要麽塞进去又会掉下来,而从下往上就简便得多。
  培养好习惯的要点是找出最简易有效率的方法教孩子。比如洗手这一习惯一生要用上万次,效率高又省力的法子能节约多少时间和精力!如果每天所做的事都高效省力,生活就可减少许多忙乱、劳碌和烦躁。
  为了让小荷爱洗手,姥姥特意编了个细菌吃进肚子捣乱的故事,小荷深受触动,当时就捂着肚子害疼的样子,姥姥见故事让孩子害怕,赶紧不讲了。之後姥姥编了四句七言儿歌,边洗边唱,给洗手增加了乐趣。小荷受姥姥启发也编了儿歌三句,时时得意地唱:“洗洗手,很乾净,不长病”。每次小荷唱自己的儿歌,姥姥就说好样的,有创意啊。於是小荷更爱洗手。整个过程的培养大约重复了十来次,如今早已是很牢固的习惯了。诸多好习惯一旦养成,孩子就成了和自己走一条路线的人,自然就是自己相知相投的好友了。
  八、育儿智能是关键,时间不是关键:
  荷爸有时工作忙起来会对小荷不耐烦,妈妈有时急了也偶尔态度不好,姥姥一直是耐心温和的。姥姥耐心的结果是小荷最服姥姥。听过不止一人说,小荷作派言谈像姥姥,这就很有意思了。姥姥跟小荷接触的时间比爸妈、奶奶爷爷都少,小荷上学前每星期两天来姥姥家,上学後每周一天来姥姥家,但她却最像姥姥的风格和性情,可见孩子最喜爱尊重他们的人,有择优而学的天聪。这一点值得职场爸妈欣慰:尽管爸妈天天上班,平时孩子要麽有老人带,要麽去幼儿园,爸妈只在晚上和周末跟孩子在一起,然而,时间不是关键,育儿智能才是关键,好爸妈即使陪伴孩子的时间不多,依然可以成为孩子最铁的朋友。
  九、要时刻记住孩子有多麽敏感和幼稚:
  孩子很灵性很敏感,但是,他们由於经验缺乏,往往错误地解释事物。笔者的一位熟人刚二十多岁却已经有了将近二十年的失眠史,只因他六岁时全家移民来新西兰,生活压力大,爸妈常吵架,也常对他发火,他以为父母离异是自己不好,非常焦虑,失眠症就此缠身。可见呵护孩子敏感而幼稚的心一定不可稍加疏忽!
  亲子关系是以爱为基调的,爱是尊重的别名,尊重孩子便是爱的具体体现,如果家长能尊重孩子,亲子关系就铁,孩子将终生是家长的好友、知己、心腹、永远的支持者和关爱者,最终给家长带来最纯净而持久的幸福。

  温馨提示:常见的亲子关系多为长辈与小辈、家长与服从者、教育者与被教育者、批评者与被批评者的关系,孩子与父母是冤家对头的也不少见。事实上,亲子关系应当是最好的朋友,最亲密而天然的另一半,这一目的其实不难达到。

  问答录:
  读者
:姥姥,由於我做教师的职业环境,我有很多同事。这些同事每当见到小宝,都是主动跟孩子打招呼,通常见了一个马上又见一个。3岁以前小宝都会很有礼貌的回应。3岁之後,他情绪好就叫人,情绪不好就不愿意叫。以前我曾经感觉没面子。但现在我又感觉没有必要非要求孩子回应大人的招呼。孩子的礼貌可以有多种表现,所以,每次他不叫人,我就说“阿姨那麽喜欢你,你要是也礼貌的招呼她,她高兴,我高兴,你一定也会高兴的。”他答应了。可下次还是不叫。我也不强求。您说这样真的可以吗?是不是还是应该教育孩子有礼貌的回应大人的问候呢?
  作者:孩子叫人情绪化这很正常,不必动员孩子叫人,叫人毕竟只是个表浅的小礼貌,不是实质性的品德问题,很容易学的。放心,孩子大了自会叫人的。
(责任编辑:新西兰 XinXiLan)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