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是教出来的,成功可以是「说」出来的! 2007年我专程前往澳洲墨尔本拜会UMAT网上教学公司MedEntry创办人Dr. Edward Boyapati。印度裔的Boyapati家族在澳洲共有三代、22个成员,其中20个是Doctor,19位是医生,只有Edward本人是大学的管理学教授而不是医生。他自己一家四口,夫人和一男一女两个孩子都是医生,一家都是Doctor。 成就这个医生家族绝非偶然,Boyapati博士表示,他们家族非常重视教育,每一个成员从小就养成广泛阅读的好习惯。孩子们从小就接受Public Speaking and Debating的培训,医学系甄选面试时,家族成员个个展现出不凡的自信、说话技巧、谈吐内容和应对进退礼仪,因此赢得了尊敬和好感,每一个孩子在医学系申请的高难度竞争中都能够脱颖而出。2001年,澳洲维多利亚省选出的年度优秀青年(Youth of The Year)是Edward Boyapati博士的儿子,2003年是他的女儿,胜出毫不侥幸! 上个月下旬在河南郑州附近的着名媒矿城平顶山市,我观摩了杨屹峰老师在平顶市二中和五十六中的两场《把爱洒满校园》大型宣讲会。学校刻意邀请学生家长和全校教职员一起与会,二中参与的全部是高中学生,五十六中仅小学部学生参加。依然春寒料峭的午後,配合着演讲内容的音乐、歌曲回荡在运动场的每一个角落,杨老师以一个又一个自己经历的、校园内发生的故事感动了现场的每一颗心。我邻座的校长、主任频频拭泪,被请到前头面对全场的老师们脸庞上挂着两行清泪,许多孩子和爸爸妈妈相拥而泣。 杨老师在演讲中让爱的故事、爱的道理贯穿全程,加上卓越的演说技巧、丰富的肢体语言,孩子们感受到了爱国家、爱学校、敬爱老师、爱自己的家、爱父母是天经地义的事情;老师们也体认到教育学生、爱护学生是意义非凡的一生志业。杨老师含蓄地表示,他不敢陈义过高,只期待有一部分孩子因为听了他的演讲而变得「爱学习」,这个「爱学习」应该包括爱读书和学习做人做事在内。这两场平顶山市的演讲会各有两千多人参加,虽然高中生和小学生的年龄有段差距,他们的感动是一致的。若非亲临现场,您难以想像「语言」的震撼力如此惊人。 杨屹峰老师出身贵州苗族,幼年时生活困顿,经由不懈的努力,终於历练出丰富的学养,他当过林业工程师、法官和公务员。移民纽西兰的十多年当中,经常以笔名「杨林沙宕」在本地中文报纸抒发他人生的沉淀和思索,并集成了《阳光屋檐》一书。杨老师在中国的全国巡回演讲累计已经超过了1000场次,他的事业成功是「说」出来的,盼望有更多的孩子因为他的「说」而迈向成功之路! 孩子们面对未来的竞争态势,「说话」变成了一本人生必读的大书,千万别忽略了孩子「说话」的训练。「巧言令色」绝不可取!但是,越早让孩子学习适龄的说话能力,效果越好。洋人孩子从小勇於表达自己的意见,父母也给了他们平等对话的空间,他们的说话和应对能力在文化薰陶下普遍优於华人孩子。纽澳申请医学院的「面试」经常成为华人孩子的罩门,请勿再单纯地诿过於种族问题! 近日阅读Peter Meyers和Shann Nix合写的《As We Speak: How to Make Your Point and Have It Stick》一书,中文译本书名是《成功,都是说出来的》。说话的目的是为了「沟通」,作者强调「完美沟通三元素」就是内容、传达和状态。「内容」指的是你想要传达的讯息,它必须要将你和台下听众或沟通对象连结起来;「传达」指的是表达的艺术和技巧,涉及如何有效利用肢体、声音、眼睛和双手来支持所要传达的讯息;「状态」就是「内容」和「传达」两部分所呈现的「感情」成分,它是最容易被忽略的一点。因为讯息、技巧和感情三元素的完美组合,造就了杨老师场场感人肺腑、激励人心的演讲。 我是一个教育工作者,不是说话专家,岂敢教大家如何说话?当年原任教於台北师大附中,後来在竞争激烈的升大学补教职场南北征讨了十多年,平均每周上课超过70个小时,移民来纽西兰後又主持了近七年的电台教育节目,「说话」多却不专精,至多只能和大家分享说话的经验和心得罢了,本文旨意是要提醒家长朋友们「说话」的重要。时代不同了,沉默不再是金!个性太内向、自信心不足、容易紧张、公众说话的机会少、不愉快的谈话经验、逻辑思维能力欠佳等,这些都是提升孩子说话能力的障碍。家长们只要多多研习专业书籍或求助於顾问,假以时日,孩子的说话能力一定「进步看得见」! 您能指出几种职场上「说话能力」不重要的行业吗?很难吧!「说话能力」也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最重要因素之一。不及早改善孩子的「说话能力」,他的未来人生等於去掉了半壁江山。 入境纽西兰时,移民官一句Welcome Back,多温馨!而且百听不厌。语言的魅力何等奇妙!培养孩子良好的说话能力,可以为她(或他)的人生带来意想不到的契机。 (责任编辑:新西兰 XinXiL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