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下旬,是纽西兰的春末。纽西兰的春夏之交,常常刮大风,一刮就100公里。象去年11月20日,在惠灵顿一带,大风刮到每小时160公里。纽西兰的北岛中部到南岛中部有个风带,适合建造大型风力发电站,其风力资源特好,其效率可达到48%以上,一般地区的效率只有25%左右,这里是世界上最好的风场之一。自2004年在北帕市以南建立第一个大型风场TeApiti以来,纽西兰已经建立了十多个大型风场,计划中还有二十多个大型风场,在今後要陆续新建。广大的农场适合架设私人的小型风力发电机,除了自己使用以外,还可以并网,就是和电力公司的输电网连接起来,把自己用不完的电买给电力公司,能够有一些收入。 许多农场主都有建立私人风电站的兴趣。约翰先生是农场地区一个基金会的开发经理,他知道我们与中国的小型风力发电机生产企业有联系,向我们提出能否邀请中国的小型风力发电机生产商来纽西兰访问,探讨购买和安装小型风力发电机的问题。他准备在他的农场附近,风口比较好的地方安装1~~2台样机。通过样机的测试掌握准确的数据,提出可行性方案,以获得农场主的认同和地区政府的支持,以求得发展地区的绿色经济。对於他的建议,我们欣然答应,通过我们在上海的合作夥伴,与中国有关厂商联络,得到了积极响应。於是有了一次小型风力发电机项目纽中之间的交流。 在一个晴朗有风的上午,我们在大南路的一家旅馆安排约翰先生和中国来的商务代表王先生和他的助手见面了。王先生是个80後的青年,面带笑容,彬彬有礼,英语流利,看上去就是一位能做国际贸易生意的新俊。他打开手提电脑,介绍他们的小型风力发电机的产品系列。他们的工厂有50多位职工,在中国属於小型企业,但是,他们产品的技术,比较新颖、先进,已经出口到多个国家。王对於他们的产品非常熟悉,介绍得详细清楚,语言也比较风趣,不时说一两句笑话。约翰先生听得津津有味,并非常详细的询问有关数据。有时,王先生不理解约翰先生的问题含义,我们小组的机电专家孟先生在纽西兰的机电行业工作多年,熟知纽中两国在技术上的区别、术语的不同,就详细作了解释,使得王先生确切的理解了约翰的要求。让跨国交流扫除了阻碍,畅通无阻了。 中午我们在食为先招待中外宾客,促进会新能源小组参加的有李伏生、王弘之、汪大洲、孟庆雷、李青平等。外宾除了约翰先生外,我们还邀请了瓦特先生和他的助手托尼先生,中宾就是王先生和他的助手了。瓦特先生是纽西兰小型风电专家,我们促进会新能源小组,曾经去拜访过他的家。在他家的屋顶上装有1千瓦的小型风力发电机和太阳能板。瓦特先生在他家门口非常热情的接待了我们,带领我们参观了他的装置,详细介绍了他的产品,表示了愿意和中国相关企业合作的愿望。这次王先生来奥克兰,我们也通知瓦特先生,他表示很愿意和中国小型风力发电机企业的代表会面,因此我们也就邀请了瓦特先生。午餐後,他和王举行了会谈,在会谈中双方发现了许多合作的契机。如瓦特的公司欲购买风力发电机的引擎,王的公司有可能采用瓦特设计的新型叶片。一个下午的时间略显不够,约定在王先生离开奥克兰的上午再举行一次会谈。因为我们的介绍,瓦特先生非常高兴的结识了约翰先生,他们之间也将有许多合作的机会。这次多方面的交流,大家都很满意,使得小型风电的项目又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在我们送王先生到机场,离开奥克兰,挥手告别时,他向我们表示了诚挚的谢意。希望我们双方密切联系,相互配合,来推进小型风力发电机的项目。 自从我们参加”绿色经济”讲座和座谈会以来,小型风电项目和污水处理项目都有了进展。我们沿着温总理访问纽西兰时的讲话的精神:“拓展在环保、新能源、绿色经济领域的合作;不断创新合作机制和方式,更好地实现优势互补和共同发展。”我们一步一步地探索,如何在新西兰的基层单位与中国的中小企业相结合,去发展绿色经济,去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双赢。这一次的交流活动,使我们看到了前进的具体目标,找到了突破口,我们感到曙光就在前头。 (责任编辑:新西兰 XinXiL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