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潮流速报(新西兰特产网) www.XinXiLan.Tech 用心提供新西兰的各种资讯,想要我们帮您找什么,点这里告诉我们!

新西兰特产:旅游景点,移民+留学,新西兰蜂蜜,奶粉,红酒和保健品

当前位置: 新西兰特产 > 新闻 >

新西兰我在海外研究毛利文化及双语写作的心路历程(

时间:2011-11-08 00:00来源:新西兰 先驱报 作者:New Zealand 点击: N
  [中国世界华文文学学会]与[世界华文作家协会]於2011年11月下旬在暨南大学共同举办“共享文学时空——世界华文文学研讨会”本文作者受邀出席并提交发言稿如下﹕

  摘要﹕本文是作者现身说法﹐分享自己在移居纽西兰後﹐如何克服重重难关﹐积极研究原住民的文化﹑传统及历史的心路历程。作者突破华文文学创作一般性题材﹐独辟蹊径写自己原本并不熟悉的人与事﹐终於获得移居国认可。并鼓励海外华人作家应多关注所在国的主流文化﹐挑战自身勇敢走出舒服圈﹐开拓更广阔领域﹔为海外华文文学开创更多新颖题材。
  关键词﹕海外华文文学创作;研究心路历程;毛利文化;双语创作
  一﹑引言
  移居异国他乡的新生活﹐可说是多姿多彩﹐也是千辛万苦﹔甚至千差万别。华人笔耕者生活在异国他乡﹐如何描绘异国风土人情﹑如何诉说他乡感人故事﹐确实成为海外新移民写作者思考的新课题;也是海外华文文学聚焦点。从早期文学先行者白先勇﹑於梨华等以留学生为话题创作﹐到後期的海外移民描写他乡生活感受﹐再到九十年代後所呈现的新世界观﹔逐渐融入当地文化所展现的地球村异质文学﹔在体现新移民写作者以新生存方式﹑新人生价值观交织而成的海外华文文学创作﹐是何等弥足珍贵﹗
  二﹑海外移民作家三阶段
  移居海外後从事华文写作的﹐除少数是专业作家外﹐大部份都是业余的。他们承受着甜酸苦辣的移民心路﹐背负着中华文化传统的沉重包袱﹔藉着自身恋国情怀﹐辛勤将母国的文化种子重新散播於异国土壤。等吸取了新乡日月精华後﹐再以自身对华文文学的执着与热爱﹐潜意识地将感情寄托於作品当中﹔於是开拓出一片绚丽多彩的文学新天地﹐结出无数异花奇葩﹔甚至硕果累累。这当中无论专业作家或业余笔耕者﹐其写作历程或多或少都得经历以下三阶段﹕
  (一)初期﹕从『外国是异域』﹐常怀『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那种充满思亲﹑乡愁情怀的伤痕文学过渡到
  (二)中期﹕对移居国渐萌归属感的『外境犹吾境』﹐并开始着墨介绍新乡见闻﹐或撰写比较报导文学﹔再到
  (三)後期﹕开始落地生根﹐发展成融会贯通和谐的『他乡也故乡』情怀﹔再脱胎换骨写出突破性而富创意的异质文学。
  期间﹐笔耕者所经历的心路历程肯定各具特色﹐且动人心弦。不但缤纷了海外篇章﹐更是汇成海外华文文学长河的珍贵涓滴﹐也是後世璀璨的文化瑰宝。
  三﹑海外新移民作家面对困境
  这里指的海外华人移民作家可分两类﹕一是单以华文写作﹐一是以英语或居住国语言作双语创作。现今世界渐趋地球村﹐具有双语或多语能力的华人也散居全球﹐并日渐增多。这些移民作家若能利用本身文学修养及语言能力进行创作﹐无论描绘自身感受或撰写他人故事﹔所展示的不同生活体验都将带给读者更多样化的视野。既开拓了华文出版界远景﹐也丰富了国际读者眼界。多少海外华人移民的辛酸遭遇﹑崭新经历﹐或是他族历史文化﹑传奇人物﹐往往就通过这些海外新移民作家的生花妙笔﹐以第一手经验及富有创意的描述﹐展现於读者眼前﹔成为具有特别吸引力的新移民异质文学。
  然而﹐如彭哥先生所说﹕『离开自己的文化﹐犹如无根之花﹐实无文艺可言』。
  移居海外的华文笔耕者﹐除了得重新调整写作思路外﹐还得接受全新挑战﹐面对重重难关﹑突破种种困境。
  首先﹐得跨越那道文化鸿沟﹐其难度实非三言两语所能概括。其次﹐所受客观条件及实际环境限制的苦况也难以轻描淡写。天下间﹐绝大多数写作者的最终心愿﹐就是能将心血付梓成书﹔可是﹐那也正是海外新移民作家所面临的另一大难关。在非华语国度中﹐想找正规华文出版社﹐绝非易事﹔因此﹐很多作者都选择回中国出版。
  少数在原居地已成名的作家﹐或许能安坐海外等收版权费。可是那些首次自费出书的无名小卒﹐尽管盈亏自负﹐还得面临『运书』与『销书』两大难题。其间所经历的麻烦与困扰﹐更是『如鱼饮水﹐冷暖自知』﹗移居国纽西兰是个有多份华文报刊免费取阅的『奇异国』﹐作者都是无偿义工﹔文艺作品想卖钱几乎是痴人说梦。然而﹐若能突破一般题材﹐撰写主流文化﹔或许能迈出成功第一步。幸运的话﹐或能安身立命找到华人独特文化身份﹐得到主流社会肯定与认同﹔成为名符其实的『作家』。曾有人说过﹐没有出版过作品的人﹐不能称为『作家』﹐顶多只能是个『写作者』。基於上述困境﹐不少纽华笔耕者就只好选择『终生不出版』﹔於是心血无法结集面世,或多或少造成遗憾﹗
  四﹑研究毛利文化的心路历程
  作为文学路上一名飘然过客﹐於寻觅人生真谛之余﹐个人常以平淡文笔﹐真挚感情﹐写出生活感悟。移纽逾二十寒暑﹐春去秋来默默耕耘﹐付梓出版的不过十部﹐专栏剪报却不下十册。自愧未能文以载道﹐却坚持以中华文化精神﹐写移居国的风土人情﹔并以促进种族融和﹑相互了解为己任。绝不以国恨家愁﹑风花雪月为题材﹐更不齿为虚名﹑实利出卖母国﹐撰写伤害民族感情的作品。
  自1990年移居到外号『长白云之乡-Aotearoa』的纽西兰後﹐我一直对原住民独特的历史﹑文化情有独锺﹐并潜心研究。当我以不惑之年在奥克兰大学研修毛利文化课时﹐经常被金发碧眼的年青『奇异人』(注1)及棕黑皮肤的原住民毛利人投以好奇眼光。我却笑傲异族﹐默默为融入新乡﹑了解毛利文化而努力不懈。期间,为了体验毛利人日常生活而亲身到毛利会堂采风﹑度宿不下十次。也为学习毛利语、蒐集毛利神话、钻研毛利传统与历史而废寝忘餐﹐至今二十年﹐仍乐此不疲﹗
  常有人质疑我﹕『为何研究弱势原住民的历史文化』﹖
  我的答案是二十字真言﹕『入乡问禁随俗﹑积极融入主流』﹑『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总觉得移居到一个新环境﹐首先必须关注当地居民生活﹐多了解居住国历史﹑文化﹔才能慢慢被主流接受﹑认可。
  正如当年[纽西兰中文先驱报]编辑吴锺远先生所说﹕
  “如果我们对原住民﹐对後来却主宰着这个社会的欧洲人都不了解﹐格格不入﹐总是华人自成国中国﹔我们怎能融入主流社会﹖怎能使我们和我们的子孙不被人视为外来者﹐甚至外来的入侵者﹖”(下期续)

  参考文献﹕
  *(1)吴锺远[中纽文化桥梁]-见《纽西兰的原住民》-世界华文作家出版社1998年出版。

  1998年初《纽西兰的原住民》出版﹐作者接受中﹑英报刊采访﹕


 
自立快报於2月17日率先报导

英文先驱报记者霍健强(Raymond Jianqiang HUO)采访﹐并由Kenny Rooger摄影配文(摄於独树山上) 1998-3-11刊登於Nation 版面
1998年 [奥克兰大学]校报介绍新书
(责任编辑:新西兰 XinXiLan)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