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生生死死很正常,尤其对於民企而言,倒闭一万家,可能同时又起来了一万零一家。但是,如果企业在某一个时段集中或连续倒闭,则肯定带有不正常的因素。目前温州就陷入了这种情况。从今年一季度以来,不断传来温州民企因资金链断裂而破產或清算的消息,其老闆则玩“失踪”,丢下自己打拼的企业及员工不管。最新的一例是浙江信泰集团——这个主產眼镜,拥有国内第一个眼镜知名品牌的企业,其老闆——被誉为温州眼镜王的胡福林也一样玩起了“失踪”。 从温州这些倒闭的企业来看,行业很杂,有不銹钢、皮革、门阀、眼镜等。这说明资金紧张的状况无关哪个行业,可能是全局性的。倒闭的形式则是一样的,就是企业的资金出了问题。正因为此,很多人自然联想到目前的宏观调控,不断加码的紧缩政策导致企业从银行等正规渠道贷不到款,於是不得不求助民间借贷市场,陷企业於困境。 这个背景当无可非议,也是温州民企接二连叁出现问题的一个总根源。温州的民间借贷本就很“发达”,在银根紧缩的情况下,企业更只有靠借贷来度过艰难时日。这也就无形中抬高了民间借贷利率。有关数据显示,温州民间借贷利率已经超过歷史最高值,年化利率高达180%,而大多数中小企业的年毛利润率不会超过10%。 温州的企业,大多是从家庭作坊开办,企业主之间很多是亲属、联姻或好友等关係,所以大家从事借贷时,习惯於採取“人情保”的方式。也就是说,很多时候只凭借彼此情面,而没有真正依据企业经营状况等“硬槓槓”。“人情保”从“一对一”发展到“一对多”,纷杂交错成了网状关係。这就会成为放大风险的导火索。正如温州当地的经济学者马津龙所言,“温州多家企业断资金链,并不一定就是企业本身问题,而是民间借贷超出小范围直接借贷”。换言之,企业经营没有问题,但因为将资金借贷给了亲戚朋友,或者替亲戚朋友的借贷作担保,当对方无力还贷或出其他问题导致资金链破裂时,也就连带影响这些企业。 要缓解民企的融资难问题,应根据其特点,建立真正为民企服务的中小金融机构,并发展出适当的融资工具。当然这有个过程。就当前而言,在实行紧缩政策的同时,关键是要落实好“区别对待、有扶有控”的信贷政策,对符合產业发展方向、具有成长性的中小民企给予资金支持。 (责任编辑:新西兰 XinXiL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