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恆生指数(Hang Seng Index)上周跌破关键的2万点大关,投资者信心进一步受挫。在香港,股票和房地產市场对城市的繁荣发展仍然至关重要。 虽然中国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上周到访香港时,承诺在香港进一步推进人民币交易,但他的表态对遏制股市下滑几乎没有起到什麼作用。外界普遍认为李克强将於明年接替温家宝,出任中国国务院总理。 当处於这种不确定时期时,香港领导人往往会寻求中央政府的担保,即保证香港作为内地事实上的国际资本市场的角色仍将存续。对於自由市场资本主义和自力更生的信念已深入人心的香港来说,港府领导人养成这种不断游说中央政府要求政策优惠的依赖习惯既令人意外,也令人堪忧。现在几乎成了这样一种情况:中央政府领导人被认为拥有某种魔法,可随意操纵资本流动、市场和繁荣。 对此有一种可能的解释是,香港领导人误把中央政府的权力当成了简单的价格套利。 举例来说,退回到2007年,由於预计中央政府会为“港股直通车”开绿灯,投资者欢欣鼓舞,恆生指数短暂飆升至3万点以上。由於预计内地资金会大量涌入香港,香港股票经重新评估后价格上涨。在那之前,内地资金一直受到资本管控。 上述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巩固了这样一种印象,即中央政府有能力任意引导资金流向。 这并不是香港第一次经歷北京方面转移政策重心所带来的影响。2004年,香港陷入后非典时期的阴影中,但放宽内地游客入港签证的限制使得内地游客大量涌入香港,不仅提振了香港的零售商和酒店,还对香港整体经济起到了提升作用。这一幕或许让人印象深刻,但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缘於香港商品相对低廉的价格。化妆品、奢侈服装和珠宝在香港是免税的,大大低於内地价格。 2007年的股价飆升可以说是价格套利的另一个例证。当时,在上海上市的很多股票相对香港股票存在逾100%的溢价,所以购买港股对内地人来说似乎是另一笔合算的买卖。由於人们一直期望出台这个政策,所以香港股价不断上涨,但最终该政策从未出台。 然而,如今很多在上海和香港两地上市的公司股票价格相同,甚至比香港还便宜。即使北京方面再度允许港股直通车,要让香港股票出现类似的大涨行情似乎也极不可能。 不错,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至少宣佈了一系列扩大香港离岸人民币业务中心地位的新措施。香港的人民币持有者可以通过人民币境外合格机构投资者(QFII)方式将人民币投资内地,不过初期额度只有人民币200亿元。新措施承诺,将在上海上市一隻与香港股市掛鉤的交易所买卖基金,而不是设立投资直通车。 儘管如此,由於这类措施的规模较小、较有限,投资者反应平平。 或许应该少关注些这些所谓的优惠政策,而把更多注意力放在北京所出台政策对香港產生的一些意想不到的后果上。 以内地限制房价和银行贷款的措施为例,这些措施对香港產生了反效果。随着在内地购买多套住房受到限制,买房者转向香港,这进一步推高了香港的房价。 类似的,内地的贷款限制与内地公司在港借贷额前所未有的激增在时间上恰巧一致。据香港金管局(Hong Kong Monetary Authority)的数据,从2009年年中到今年5月底,此类贷款增长了叁倍,达到人民币1.6万亿元(合3,000亿纽币)。有人估计,在内地的敞口佔了香港银行资產的20%。 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之一还是价格差异,香港的借贷成本要低得多。这是北京在允许人民币稳步升值的同时推行人民币国际化的后果之一。上周人民币升值速度加快,兑美元升值了0.8%,目前较去年同期已升值6.2%。在这种情况下,最好是把人民币作为资產,而不是作为贷款。 放贷的规模也让人对贷款担保品的质量开始质疑起来。这些贷款常常是由内地银行在香港的分支机构提供的。 总的来看,现在似乎是香港检验北京的政策整体上有多好的时候了。 为保持港元兑美元掛鉤而反覆提及的一个理由是,任何变化都必须等到北京为人民币实现完全可兑换做好準备的时候。这种状况显然看来对内地人有利,他们可以享受香港越来越低廉的购物和银行贷款。 与此同时,直接的通胀后果和对香港银行体系构成的潜在风险很少被提及,因而不用担心会引发争论。或许这就是此次一位拿着礼物的内地领导人几乎没能怎麼振奋香港人心的原因。 (责任编辑:新西兰 XinXiL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