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潮流速报(新西兰特产网) www.XinXiLan.Tech 用心提供新西兰的各种资讯,想要我们帮您找什么,点这里告诉我们!

新西兰特产:旅游景点,移民+留学,新西兰蜂蜜,奶粉,红酒和保健品

当前位置: 新西兰特产 > 新闻 >

史上首个加入中国籍的老外:23岁拿博士,迎娶“第一美女”,拯救50万中国人鲜为人知…

时间:2019-09-06 17:41来源:未知 作者:新西兰特产网 点击: N
在他深耕于中国大地的半个世纪里,他拯救了无数 伤员,更努力将中国麻风病患者的数字,从50万 向下无限削减。 来源:《精英说》(ID:elitestalk),转载 已获得授权。 洞房花烛夜,

在他深耕于中国大地的半个世纪里,他拯救了无数
伤员,更努力将中国麻风病患者的数字,从“50万”
向下无限削减。

来源:《精英说》(ID:elitestalk),转载
已获得授权。
“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
对于许多人来说,人生中最得意畅快的两个时刻莫
过于此,而对于美国小伙乔治·海德姆而言,这两
件事,他都做到了极致——



刚满23岁,医学博士毕业;

娶的妻子是当地的“第一美人”,羡煞众人。




美国小伙乔治·海德姆(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

可在乔治将近80年的生命旅程中,最让他骄傲的,却并不仅仅是这两件事,而是来到中国、加
入中国籍,并将一生的岁月与激情,奉献给这片土地与土地上的人民。

在他深耕于中国大地的半个世纪里,他拯救了无数伤员,更努力将中国麻风病患者的数字,从
“50万”向下无限削减。

在这里,他有一个更为人所熟知的中国名字——马海德。

23岁拿到博士学位

将“美国梦”变为“中国梦”

什么是“美国梦”?在当初拖家带口、从黎巴嫩偷渡来美国的马海德父亲心中,“美国梦”一
定不是抽象而虚无缥缈的,而是一个具象的目标,一个靠着自己的双手和努力,就能让家人过
上好日子的期许与愿景。

带着一丝丝期盼,一丝丝憧憬,马海德的父母在纽约州定居,一个在炼钢厂打工,一个偶尔帮
别人洗衣扫地。赚钱,赚更多钱供孩子们读书,让他们上大学,改变命运,是马海德父母当时
唯一的心愿。


马海德的父母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

就在这样的环境中,马海德出生、长大。当时的他只知道,作为家中的长子,他要努力读书学习,
成为弟弟妹妹们的榜样;而读书学习,也是他们向上攀升的希望。



幼时的马海德

(图片来源于央视纪录片《国家记忆》)

然而,命运并没有眷顾这些怀揣梦想的人们,1918年,父亲不幸在炼钢厂的裁员风潮中失业,
而随后一场突如其来的传染病,又席卷了这个刚刚被贫穷所侵袭的家庭。

一家六口人奄奄一息,但因为拿不出看病的钱,仿佛陷入了绝境。




马海德与弟弟妹妹们(图片来源于央视纪录片《国家记忆》)

就在这时,一位专为穷人免费治病的好心医生找到了他们,他耐心地为马海德一家问诊、配药,
终于将这家人悉数医好。

从头到尾,这位医生都没收过一分钱。

或许就是在那时,当医生、给人治病的愿望,牢牢地扎进了马海德的心底。等病好以后,小小的
他更加发愤图强,积极上进,为的就是成为像好心医生那样的人。

1933年,自小成绩优异的他从日内瓦医科大学博士毕业。这一年,他刚满23岁。




图片来源于央视纪录片《国家记忆》

听到这个消息的马海德父母喜极而泣,夫妻俩偷渡移民、起早贪黑,又经历了命悬一线的传染

病,终于盼来了大儿子的成材。

医生在美国有多受尊敬自不必说,光是做医生、开诊所能够赚到的钱,就足以让马海德跳脱出原
生阶层,跻身中产。

一封又一封的家书寄来,满是让孩子早日回美国工作的期盼,可就在此刻,马海德所做出的一个
决定,却让父母大吃一惊。



图片来源于央视纪录片《国家记忆》

偶然的一个机会,马海德在报纸上读到,东方正流行着一种热带病,困扰着那里正处于水深火
热中的人民。回想起年幼时身患传染病、却一度因为贫穷而求医无门的窘境,马海德决定了
——他要到中国去!

在离实现“美国梦”只有一步之遥的时候,儿子却准备前往中国,父母虽然不解,但还是选择
支持马海德的想法。他们千叮咛万嘱咐,希望马海德在帮助完那里的人民以后,还是要早日

到美国,回到父母的身边。

可谁都没料到,他这一走,此后大半辈子的时光,竟再也没能和家人相见。

深入探访“红色中国”

迎娶延安第一美女

1933年,踏着中国南方微渺的秋意,马海德与两个美国同学来到了传说中“冒险家的乐园”——
上海。他们合伙在九江路开了一家诊所,又在一家外国医院做兼职,主要目标是为中国的穷人
提供及时有效的免费医疗。




图片来源于央视纪录片《国家记忆》

然而,马海德一行人一开始的行医却并不顺遂,诊所的病人寥寥无几,在外国医院工作的过程
中,也不太见得到所谓“穷人”。

马海德慢慢发现,在当地,贫富之间不仅存在着经济、社会地位的不平等,还有着信息的不对

称。中国的穷人,压根儿不会想到去外国诊所、医院看病,他们没有这个意识也缺乏敲开那扇

大门的勇气。就算有,囊中羞涩的情形,也会阻止他们这么做。



图片来源于央视纪录片《国家记忆》

当预想与现实相差甚远,马海德的两个同学退缩了。他们还是决定回美国,做安稳而高薪的医
生工作,临走前,他们告诉马海德,如果坚持不下去了,还是早点回来。

“在美国,机会还是很多的!”

马海德一边应承着,一边还是硬着头皮一个人将诊所开了下去。就在迷茫困惑之际,一场舞会,
却悄然逆转了他的人生走向。




图片来源于央视纪录片《国家记忆》

那是一个冬日的夜晚,马海德受邀参加一场舞会。舞会上,一位优雅恬静的中国女子吸引了他
的注意,他情不自禁地走过去,邀请她跳舞。一曲舞毕,他才知晓——他的这位舞伴,正是孙
中山的夫人,宋庆龄。

马海德深感失礼,却也因此阴差阳错地与宋庆龄成为了挚友。他得知了孙中山宋庆龄夫妇当
时所坚持的“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也对那个在西方世界看来还十分神秘的“红
中国”,有了一定了解。




图片来源于央视纪录片《国家记忆》

1936年初夏,就在宋庆龄的介绍与背书之下,马海德与后来《红星闪耀中国》等书的作者——
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动身前往访问陕北革命根据地。

对于马海德来说,这场陕北之行的目的其实很简单,他想去看看外界所不了解的“红色中国”
究竟是什么样的,顺便,救治那里需要帮助的百姓,协助搭建医疗体系。

整整三个月,马海德一路走、一路看,有关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工农红军的形象,也逐渐在脑

清晰了起来。

他发现,这些人并非外界宣传中那么“凶神恶煞”,而是有理想、有干劲,为了构建一个新中
的目标,齐心协力地拼搏着。

马海德被这里意气风发的精神感染了。

在与斯诺的一场对话中,马海德不无感慨地提到:“只有这些人,才能改变中国!”



图片来源于央视纪录片《国家记忆》

考察访问之旅很快结束,就当斯诺收拾行装之际,马海德却告诉他,自己不准备走了,他要
下来,陪着这支队伍继续走下去。

也就在那时,这位美国医生给自己取了一个好记又接地气的中文名字——马海德。

1936年底到1937年初,马海德随军进驻了延安。此时此刻,他的大名早已在宝塔山下闻名四
方,大家都知道,队伍里有个不怕苦、不怕累的外国博士,他什么都能治,对病人,也总是一

副乐呵呵的笑脸模样。



图片来源于央视纪录片《国家记忆》

这话虽说可能有些夸张的成分,但马海德对红军队伍的贡献却无法抹去。据不完全统计,在

德随军期间,前后救治伤员4万余名,他还利用自己的美国身份积极对外联系,国际上的
疗物资、志愿医生团队,有好多都是在马海德的牵线之下入驻根据地。

在随军过程中,马海德除了收获了事业和当地军民的尊敬,还收获了爱情。



图片来源于央视纪录片《国家记忆》

富家女苏菲,原名周素珍,为了逃离家里安排的包办婚姻,与几个同学投身参加革命。几番辗
转之后来到了延安。由于性格开朗、容貌出众,在当地有着“第一美女”之称。

自从马海德第一次给苏菲治疗感冒风寒,就深深记住了这个活泼爱笑的姑娘。在他心里,苏菲
“特别可爱”,有股说不出的魅力。后来,每当年近百岁的苏菲回想起被马海德表白的场景,
还是掩不住唇边的笑意。



图片来源于央视纪录片《国家记忆》

两人顺理成章地在一起了,并于1940年,在一个供销社里举行了婚礼。大鼻子外国医生迎娶延

第一美人,这场婚礼在当时所造成的轰动,恐怕不啻于如今的“豪门联姻”。

革命根据地诞生的婚姻生活,是硝烟中的那一抹温情。两人各自坚守着自己的岗位,为革命队
做着应有的贡献,也不忘用浪漫来偶尔点缀一番艰辛的岁月——

夕阳西下,马海德总是带着妻子骑马漫步,那画面,甜蜜中又透着温馨……

一个拯救50万麻风病患的“中国人”

在上个世纪40年代,若要问马海德有什么梦想,他只会告诉你三句话:

第一,希望中国的抗战取得胜利;

第二,希望娶到一位漂亮的中国太太;

第三,就是希望自己能够拿到“中国身份”,加入中国国籍,成为一名“中国人”。




马海德与妻子苏菲、儿子周幼马(图片来源于央视纪录片《国家记忆》)

就在新中国成立前夕,马海德的前两个梦想已然实现,唯有第三个梦想,曾因为种种条
的限制而暂时搁置了下来。

1949年9月,马海德再一次敲开了周总理办公室的门,他热切地提出,自己要入籍中国,
成为一位“完全的中国人”。见状,周总理哈哈大笑,大笔一挥,马海德成功了!



图片来源于央视纪录片《国家记忆》

就此,他不仅成为了当年第一位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外国人,还成了新中国成立伊始第一
位入籍的外国人。当然,马海德并没有满足于自己所创造的几个“第一”,随着新中国成
立,他预感到,全新的使命正在来临。

麻风病,本质上是一种慢性传染病,得病者往往五官扭曲、四肢畸形,为这个困扰了人类
数千年的病痛蒙上了一层可怖的色彩。在古代中国或中世纪欧洲,麻风病人更被视作被诅
咒的人,惨遭焚烧、水淹乃至活埋。



图片来源于《档案:传奇的后海大爷马海德》

有数据显示,新中国成立之初,尚有50万人饱受麻风病折磨。面对如此情状,被任命为中
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顾问的马海德怎么可能闲得住?为了救治中国的麻风病患,马海德付
出了后半生大部分的心血。

整整十数年,马海德带领医疗队翻山涉水,去最偏远的“麻风村”为病患诊治,送去药物
与关怀。而且,马海德身上有一股“傻劲”,别人见麻风患者全副武装,他偏偏不,主动
和患者握手、拥抱,打消偏见与疑虑。




图片来源于《档案:传奇的后海大爷马海德》

用马海德夫人苏菲的话来说,丈夫就是能“吃苦耐劳”,而且他还幽默地表示,我们去
给患者看病,包裹得严严实实只露出两个眼睛,患者看了,倒先被我们吓死了!

苏菲知道丈夫这样做是为什么,医者仁心,他要用实际行动,破除对麻风病的歧视。

一位随行的记者曾抓拍下这样一个珍贵的瞬间——河北农村,一位老大爷突然涕泪纵横,
原来,在他得病后的二十几年间,人人都躲着他,连儿子儿媳都不愿和他接触,只有马
大夫第一次见面就握住了他的手,告诉他,你放心,我们能治好你。




图片来源于《档案:传奇的后海大爷马海德》

这位有着中国护照的马大夫,虽然和当地老百姓长得不一样,卷头发、高鼻梁,但人人
都知道,他的话可信,也隐约知道他是如何为了中国麻风病患的健康与权益而四处奔走,
推动中外医学界交流合作。




图片来源于《档案:传奇的后海大爷马海德》

第一届国际麻风病学术交流会、第一个中国麻风病防治协会与防治基金会…… 都在马海
德的号召与努力中成立,在马海德儿子周幼马的童年记忆中,父亲是一个经常出差、动
不动就把“麻风病”挂在嘴边的人。

周幼马自嘲道,一年到头,自己见父亲的次数,或许还没有麻风病患多。




图片来源于《档案:传奇的后海大爷马海德》

但他理解父亲,也心疼父亲,没人知道,在马海德为麻风病患奔走的那些年,他被确诊为
前列腺癌,还患有极其严重的胃病。

1988年,当被癌症折磨得瘦了三十斤的马海德突然晕倒在会议中,周幼马赶去抱起父亲,
他突然哭了——父亲已经瘦得只剩一把骨头,抱在怀里轻飘飘的,没什么重量。

马海德住进了北京协和医院,但他没有放下自己的工作,在病床上,他继续办公与各地
的麻风病患保持着联络;有医生写信求助,他也第一时间给予帮助。




图片来源于《档案:传奇的后海大爷马海德》

就在那时,“50万”这个惊人的数字,早已成为了历史,马海德的目标是,到2000年基本
消灭麻风病。这些数字剧烈变动的背后,是一位老人心系人民的赤子之心。

可是,死神留给他的时间却不多了。

1988年10月3日,在回复完给几个麻风病患的信件、并安排好专人送去药物之后,马海德

然陷入了昏迷。几番抢救过后却还是没能阻挡悲剧——马海德,这个出生于黎巴嫩,成
长于美国,求学于欧洲,又在中国奉献了一生的医生,被癌症夺去了生命。



图片来源于《档案:传奇的后海大爷马海德》

一直到病逝,他都没能赶回美国,和自己在美国的亲人再聚一聚,只是不停叮嘱妻子苏菲
——弟弟妹妹、侄儿侄女从美国寄来的支票,一定要收好,汇入麻风防治基金,一分一毫,
都是中国麻风病患的希望所在。

为他们奉献所有,是马海德唯一牵挂的事。

在北京后海北沿的一处四合小院,已近百岁的苏菲曾高高兴兴地对着镜头比划着,夫妻俩
在被分到这个院落后如何收拾、装点,如何在庭院中间搭建葡萄架,种上他们最爱吃的玫
瑰香葡萄……

言语之间,老伴好像并没有走远。





图片来源于《档案:传奇的后海大爷马海德》

入内后,马海德生前居住过的房间,都还保持着原样,每天被苏菲擦拭得纤尘不染。苏菲

是觉得,马海德只是出差了,去走访各地的麻风病人了,没过几天,就会回来。



图片来源于《档案:传奇的后海大爷马海德》

在苏菲所著的《我的丈夫马海德》中,曾描绘过这样几个玄妙又温情的场景——

某天夜里,丈夫来到她梦中,还是当年那个一身军人装扮的年轻小伙,他看着她盈盈地笑,

她伸出手,向她求婚;

画面一转,她仿佛看见丈夫在与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告别,当斯诺询问道“你为何要留下”,
丈夫默然半晌,只是答道“我觉得这支军队会有出息,我觉得这里的人需要我……”

苏菲从梦中醒来,才发觉眼泪打湿了枕巾,但她知道,那不仅仅是梦,而是丈夫坚守半生的,
发自心底的承诺与呼唤。

作者: 克里斯,精英说90后小编,香港传媒小硕,一个脱离高级趣味涉猎广泛的嗷星人。精

说是全球精英、留学生的聚集地。每日发布海内外前沿资讯,这里有留学新知、精英故事
及美国街头访问,全方位为你展现真实的海外生活。欢迎大家关注精英说(ID: elitestalk)。


来源:新西兰先驱报中文网


(责任编辑:新西兰特产网)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