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潮流速报(新西兰特产网) www.XinXiLan.Tech 用心提供新西兰的各种资讯,想要我们帮您找什么,点这里告诉我们!

新西兰特产:旅游景点,移民+留学,新西兰蜂蜜,奶粉,红酒和保健品

当前位置: 新西兰特产 > 新闻 >

新西兰归去来亭--寻找自我的旅程 最近在奥克兰上映的

时间:2016-02-20 00:00来源:新西兰 先驱报 作者:New Zealand 点击: N

  

  2016年的春节期间,在奥克兰竟然连续看了两部边缘题材的电影:Danish Girl《丹麦女孩》和Carol《卡萝尔》。
  两部电影颇有相似之处:
  ‧都是选取的边缘题材:一个是讲变性人;一个是讲同性真爱;
  ‧都是讲寻找自我、发现自我的生命旅程,并以不同的风格展现追求人性自由的爱情故事;
  ‧都是启用演技精湛的戏骨作为整部电影的魅力,加强票房号召力:《丹麦女孩》由剑桥三一学院毕业的演技派戏骨埃迪雷德梅尼饰演变性主角莉莉(去年曾因饰演《霍金:爱的方程式》里的史蒂芬霍金而囊获包括奥斯卡在内的众多最佳男演员奖);《卡萝尔》的女主角由女神级演员凯特布兰切特(多料影后,曾主演《伊丽莎白女王》)。
  虽然,演员都是一级棒的,可是,因为编、导的水平差异,而使得两部类似主题的电影水准相差甚远。
  先来看《丹麦女孩》:根据同名小说改编,受发生在1920年代的真实故事启发而虚构的。男主角艾纳,是个住在哥本哈根的风景画家,和同是人物画家的戈尔达,是彼此灵魂相通、又共同生活的夫妻‧在一次妻子需要艾纳临时充当她的人物画肖像的模特时,他发现了自己身体里面的另一个自己“莉莉”,他莫名地为贴著肌肤的蕾丝边芭蕾舞裙而心颤、为穿上芭蕾丝袜和舞鞋而激动不已;随后,艾纳异装去参加舞会,被魅力四射的男宾表达了爱慕之后,更加确定了自己内心住著一个叫“莉莉“的女人。为了做回“莉莉”,艾纳在妻子的帮助和理解下,在上个世纪二十年代的欧洲,决定按照已经研究出来的变性的医学理论,去做第一个变性手术的人体案例,虽然手术在第二阶段失败了,但是,艾纳在爱他的人的臂弯里满足地被唤做“莉莉”离开了这个世界,他说“手术麻醉那天,我做了一生最美的梦。”
  《丹麦女孩》从编剧、导演到摄影、剪辑、服装都是精湛绝伦,剧情、人物和场景都很简单,却真正做到了高级的“简单”。这部电影,以来自于生活中却富于诗一样的镜头画面,及人物之间唯美化的交流,来展现上个世纪二十年代的的伦理道德所不容的渴望爱与自由的故事,具有非常强烈的代入感,影院里唏嘘声不已。
  43岁的英国导演汤姆‧霍珀非常擅长通过精微的细节将观众代入跨越时空的故事里。《悲惨世界》是这样,这部电影仍是这样:当艾纳发现自己内心住著个比一般女人更女人的莉莉时,他惊慌、焦虑而又不肯罢休,他独自站在镜子前,脱光男装,尝试著将自己的男性生殖器隐没在两腿之间,那一霎那,人物的内心渴望活生生地暴露在观众面前,极具说服力。很多个镜头里,艾纳的眼睛在人群中追逐著优雅的女人,他一遍一遍悄悄地模仿、重复著那些女人的举止……这些精彩细节随著故事情节将人物的变性渴望推向高潮,最后,当艾纳终于不顾一切地决定做手术时,观众已经没有站在伦理高度上的责备情绪,而是对他充满了深深的同情和怜爱,和对他美丽的眼神和姿态的欣赏。
  影片另一个动人的角色是艾纳的妻子戈尔达,她是理解、包容和爱的化身。在我的视角里,她代表著欧洲现代文明里,对人性和个体自由的尊重。艾纳在这个氛围里,完成了他对自我生命的完整探寻,他没有死在冰冷、残忍的吐沫里。
  这让我想起了另一部日本大岛渚的电影《御法度》,里面容貌俊美、武功高强的三郎,被同幕府的其他武士的情欲纠缠、并以占有为目的的阴谋迫害着,在这个东方传统文化的语境里,情欲、本能和人性都是罪恶和骯脏的,它挑起人们内心深处最阴暗的占有欲,最后,这个俊美的武士必须被处死!
  随后观看的《卡萝尔》,也是个边缘题材,讲述女同性恋追求内心真爱的故事。电影预告中,凯特布兰切特这个女神范儿的淑女形象已经牢牢抓住了我的眼球,一上映,就到电影院先睹为快。
  老实说,很难看!虽然主角们的形象美轮美奐,可是,编剧导演硬是把它拍成了徒有其表的难看电影。既然直接说难看了,那就得负责任地说上几句。首先,故事情节是硬伤,故事发生在上个世纪50年代的纽约,女主角有个忙于生意但非常爱她的丈夫,和一个心肝宝贝女儿,家境优渥,但丈夫忙于应酬,疏于陪伴家庭(有点像眼下中国的一部分家庭的情况喔),在一次去百货公司购买圣诞礼物时邂逅了在那打工的美丽的女学生,并且不小心把手套落在了收银台上,结果,一来二去的还手套、喝咖啡,两人似乎都眷恋对方的美丽和体贴。与此同时,凯特坚决不理会丈夫的哀求,放下家庭和心爱的女儿就和女学生开车出去旅行了,旅行的过程中,两人就发生了床上交缠做爱,可以称之为“相爱”的恋人关系,然后,女主角为了离婚和争取抚养权,同时也为了所爱的女生做她能够做的事:离开她。故事的最后,用“盐”来比喻爱情,没有爱情的生活就像没有盐的肉,就看你愿意用多大的代价来换取这个盐,卡萝尔无疑是勇敢的,不惜离开家庭和孩子,以身败名裂的风险去争取她的“盐”。和《丹麦女孩》比较,这部电影充满了两位美丽动人的女主角的大特写,却无任何细节来交代两人之间的感情来由,让人感觉寂寞的凯特看到美丽的女学生就一见钟情了,难道丈夫的疏淡就会导致妻子毫无缘故地去爱上一个同性嘛?百货公司打散工的文静女学生也同居著的一位英俊男友,仅仅在柜台前看到一位显然是阔太的身穿裘皮大衣的美丽的凯特,就会对她朝思暮想,最后甩掉帅男友而依然坐上凯特的豪华轿车去长途旅行了。怎么看都像寂寞阔太任性而为,屌丝少女膀上阔太把手同游,各取所需。后来,“情到深处”,两人的裸体同性床戏就更莫名其妙,让观众如坐针毡,凯特也牺牲得太没名堂了。
  相比之下,编剧和导演明显缺乏内心戏的表现功力,言之无物,枉费了两位演员的颜值和精湛演技,只剩下四目默默传情,却毫无说服力,感觉他们俩也太容易“深情”了。剪辑的把握弱爆了,使整个故事失了节奏和重心。
  刚看到今年得奥斯卡奖最佳男主角的提名里,《还魂者》的李奥纳多呼声颇高。和《丹麦女孩》的埃迪雷德梅,论演技和难度,绝对当推埃迪雷德梅;怎奈小李每次卖力演出、演技也不赖,却次次与奥斯卡擦肩而过,这次拼了死命演出的这个现代版的鲁滨逊,冰天雪地的吃了不少非人的苦,也许评委这次不给他实在会感觉不好意思了;而且,埃迪去年刚斩获一座小金人……但,如果撇去这些八卦理由,真正论演技和实力,埃迪雷德梅仍然应该抱走今年的最佳男主角。
  虽然,眼下中国的电影市场在粗糙地复制著好莱坞的电影工业模式,充斥著质量低劣的快餐式、无厘头喜剧电影,但在以商业电影制作著称的美国,和一贯以精品制作的英国,却将资金和超一流的班底拿来制作这样向内心探寻的小制作艺术电影。不能不让人感慨时过境迁,天下事循环轮迴。还好,在奥克兰可以有质量上乘的好电影看。
(责任编辑:新西兰 XinXiLan)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