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负责搜寻文特诺号的文特诺项目组举行新闻发布会。项目组负责人约翰·阿尔贝特(John Albert)先生介绍说:「经过近三年的搜寻,文特诺项目组在权威制作公司(Definitive Productions)的帮助下于去年找到了文特诺号的残骸。」他说,经海底勘探,确定文特诺号残骸位于霍基昂加港以西21公里水下150米处。阿尔贝特说:「找到『文特诺』号凸显了中国和新西兰之间的重要纽带。」他还说:「这一发现非常重要,因为从历史角度看,早期华人为新西兰作出了很大贡献;从文化角度看,两国对逝者遗骸的态度也很相似。沉船后,一些棺木和遇难者遗体被冲上了岸。当地的毛利人将其安葬,并一直保护著这些坟墓。」 据报道,该项目组已向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发出了邀请,请他在下次访问新西兰时造访霍基昂阿港。 来自霍基昂阿毛利部落的约翰·克拉拉西奇说:「我们愿意邀请来自中国的代表去参观他们的同胞在陆上和海上的葬身之处,并向那些在物质上帮助我们建设了国家,并给我们带来了丰富悠久文化的先人致敬。」 据悉,眼下还不能确认失落的华人遗骨是否还在船内,希望这项工作能于明年3月前完成。届时,如果发现遗骨,将征求遗属意见后确定是否打捞。 去年4月,新西兰华人与中国驻奥克兰总领馆曾组织前往这一地区为那些失落在大海上的同胞遗骨举行清明祭扫,这段历史才再次浮现,引发当地华侨华人关注和讨论。 项目组成员之一、国家党议员杨健说,华人讲究「落叶归根」,「在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19日到访新西兰当天正式发布这一消息是个好时机,这不仅体现新中关系的悠长历史,体现华人对新西兰的贡献,还能吸引更多人关注新中关系。」 华人移民新西兰始于1865年,当时南岛奥塔哥地区的金矿吸引了来自广东的淘金者。淘金者们初到之时都曾打算挣到钱后返回家乡,然而由于疾病、穷困等原因,他们中有些人最终客死异乡,没能回去。 1902年10月,新西兰华人慈善互助组织昌盛堂(Cheong Sing Tong)租用了英国蒸汽货轮「文特诺」号(SS Ventnor),要把499具华人遗骨运回他们的中国故乡安葬。这些死者中的大多数是老年华人淘金者,他们生前一贫如洗,无力支付返乡费用。 「文特诺」号于10月26日从惠灵顿港起航驶往香港,27日在New Plymouth附近的Taranaki海域触礁受损。鉴于惠灵顿没有合适的干船坞可供修船,船长决定「文特诺」号继续行驶,改道前往奥克兰。 在驶向奥克兰港途中,由于海水从破损处涌入过快,排水泵不足以应付,「文特诺」号渐渐失去了控制。 28日晚上9点左右,「文特诺」号在距Hokianga港10英里的Omapere海岸附近沉没。在这次海难中,「文特诺」号上40位水手和乘员中有27人获救,13人不幸遇难。遇难者中除了船长还有9位老年华人,他们是昌盛堂以免费赠送返乡船票的方式雇来在途中看护遗骨和棺木的。 「文特诺」号沉没后,不少棺木被冲上了Kawerua小镇附近的海滩。在这个小镇,今天仍然流传著关于那次海难的故事。当地的毛利人把尸骨和棺木拖上了岸,埋在一座山丘。从那时起这座山丘就被叫做「华人山」,如今那里长满了郁郁葱葱的亚麻。 (责任编辑:新西兰 XinXiL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