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潮流速报(新西兰特产网) www.XinXiLan.Tech 用心提供新西兰的各种资讯,想要我们帮您找什么,点这里告诉我们!

新西兰特产:旅游景点,移民+留学,新西兰蜂蜜,奶粉,红酒和保健品

当前位置: 新西兰特产 > 新闻 >

新西兰独居华裔老人 住所险被强卖关注老人生存状

时间:2014-05-03 00:00来源:新西兰 先驱报 作者:New Zealand 点击: N

  今年2月19日,一套位于奥克兰西区的公寓,被奥克兰高等法院判决强制拍卖即将执行。这套价值30多万的公寓,由于欠了1.8万元的物业管理费而被迫拍卖。该公寓的屋主是一位87岁的华裔老人,名叫斯蒂文。
  此时此刻,这位孤独的老人老泪纵横,由于语言不通,他无法申诉,只能眼睁睁地看著自己唯一的栖身之地被卖。老人的脸上除了悲伤,还有绝望。他喃喃地说:如果我的房子被卖了,我就去死…

  没电没热水和满屋垃圾共处八年

  这套老人独自居住的公寓,会令任何看到的人震惊,儘管外面阳光灿烂,房间里却阴冷潮湿,黑暗骯脏,房间堆满了垃圾,没有电,也没有一丝温暖。
  从客厅到卧室,到处堆著废旧报纸、空易拉罐、方便面盒子。就连单人床上,多半地方都堆著垃圾,没有一个地方能落得下脚。老人背对著来人坐在床上,那瘦弱的背写满哀伤和绝望。
  由于从不开窗,房间里瀰漫著一股说不清楚的霉味儿,令人窒息。地板上腻著一层黑乎乎的东西,黏黏地,苍蝇“嗡嗡翁”地飞著,蟑螂满不在乎地在地上跑来跑去。很难想像,在这样的地方,这位87岁的老人竟然就这样生活了8年。
  他已经过了8年没有电的生活。煮饭用一个小煤气罐,照明用蜡烛,8年来从没有洗过热水澡。在新西兰这么美丽的地方,居然还有人过著这样的生活。
  然而,就是这样的日子,他或者也无法再继续下去了,由于欠了1万8千元的物业管理费,他的房子面临著被强制拍卖的风险。
  难道仅仅因为他是一个孤寡老人,竟然发生了被物业公司欺凌的事件?难道因为他没有钱,请不起律师,他的房子就要被强制拍卖,而使他流浪街头吗?
  老人说:他没有欠物业公司任何钱,物业公司对他欺诈。老人说:电力公司强行断电,并且把别人的费用算到他的账上。老人认为:法院不公,竟然听信一面之辞,强行拍卖他的房屋。老人认为:法律不公,他唯有以死抗争!
  难道在新西兰,竟然真的发生了如此令人愤慨的事情?欺诈强卖?真相究竟怎样?

  拖欠管理费法庭判决强拍房屋

  2007年,80多岁的华裔老人斯蒂文买了一套位于奥克兰西区的公寓。或者是由于生活习惯的不同,他很少跟邻居打交道。周围的人们都以为这是一个孤寡老人,因为几乎没有看到过老人跟任何人有来往。这位老人,仅仅会讲有限的英文,也由于他讲话时带著很重的口音,几乎没有人听得懂他的话,因此,久而久之,人们也就很少跟他说话了。
  没有人知道住在这里的老人靠什么为生,人们猜测他是以养老金生活的,他看上去很节俭,买的食品都是非常便宜的一些蔬菜。他不跟邻居打交道,也没有邻居去过老人的家。虽然住在一个公共小区里,但是几乎没有人认识这位老人,只是偶尔看到老人进出。
  斯蒂文在这里住了一段时间后,收到电力公司的一个电费账单,老人对此账单有不同意见,他觉得自己没有用这么多的电,认为是前一个屋主的遗留账单,因此不愿意支付。儘管电力公司多次催帐,老人一直坚持没有支付账单,于是在2008年,电力公司停止了对这套房屋的供电。
  与此同时,物业管理费也产生了纠葛。老人2007年买这套公寓的时候,当时的物业管理费採用自愿交纳的方式,也就是说,这项物业管理的服务,可以使用也可以不使用。后来由于新西兰一些房屋出现漏水屋的原因,相关法律改变,从2008年开始,所有的公寓住户一律要求交物业管理费,以应对维修的费用。但是,斯蒂文由于语言沟通的问题,对于物业公司的规定,并不能完全瞭解,在他的理解中,认为是物业公司属于强行徵收。他既不瞭解政策的变更,也无法跟物业公司沟通。物业公司的管理人员经过多次催款之后,始终没有得到回復。据物业方面说,也曾派有专人跟老人说明过情况,但由于沟通不畅,终于,在拖欠管理费8年之后,拖欠的管理费达到1万8千元,物业公司多次追讨物业费未果,于是把斯蒂文告上了法庭。
  老人显然多少知道一点面临的危机,2013年6月,他去西区的国会议员办公室申诉,说明了他的情况。但是,这似乎没有多少帮助。
  但是,他对于情况的严重性却并不瞭解多少,在案件审理期间,他没有辩解,没有聘请律师,甚至在法庭判决当天也没有出席。法庭在斯蒂文以及代理人都没有出席的情况下,缺席审判,判物业公司胜诉,他的房子将于2月19日强制拍卖。
  拍卖之前,老人的房子被开放给公众参观,他如同守护自己最后的栖息地一样守护著他的房子,不允许那些看房的人进屋观看,他以为,这样就可以保住他的房子,但是,他并不知道,如果是法院的判决,无论他是否同意,最后,强制拍卖是一定会进行的,法律总是冷酷无情的。

  热心人提供线索社工介入调查

  一位叫克里斯蒂的女士在看完房子之后非常诧异,她写信给新中协会的会长,说她去看出售的房屋,看到一个非常可怜的老人,他的房子要被拍卖了,而这个老人并不愿意。她认为这里面一定有某些缘由,她希望有人来过问这件事情,她希望人们帮帮这个可怜的老人。
  2014年2月5日,这封信经过多次辗转,最后到了康信慈善基金会(Chinese Action Network-Bridging Trust)服务经理孙莉沙手里。孙莉沙认为这个案子有很多蹊蹺之处,于是她到老人的家里瞭解情况。
  进了老人的家,她就被老人的生存状况惊呆了,她不知道这个如同在垃圾中生活的老人是怎样度日的,经过了走访和极其艰难的沟通之后,她发现,这里面有著非常令人担心的状况。这位87岁的老人,完全不适宜独自生活,不仅仅是他居住的卫生条件令人担忧,他的身心健康也存在著隐患。
  邻居告诉她,有一段时间,人们很多天没有见到他,从他的门缝里发出异常的气味,敲门也无人应。想到这位老人这么大的年纪,邻居非常担心,就报了警,警察来了之后,把门打开,将躺在垃圾中的老人送到医院。将老人送到医院之后,发现他家存了很多废旧报纸、垃圾等,担心有火灾隐患,便对他房间里堆积如山的垃圾进行了整理,将大部分垃圾被从房间清理出去。
  老人在医院住了几天,医生对他做了全面检查,包括身体和精神上的检查。医生认为,他的身体状况可以,生活基本可以自理,精神也没有太大问题,行为也还正常,当然,他收纳垃圾的行为或者算得上是一种病态,但是,总的健康以及心理状况还算良好。随后,他就从医院回了家。
  从医院回到家之后,发现自己的家里被清理一空,他非常生气,于是在门上装了很多把锁,阻止人们进入,不久之后,他家里垃圾又堆成了山。
  孙莉沙在调查中还发现,他并不是一个孤寡老人,他有一个儿子,两个女儿,都住在新西兰,但是所有的儿女都对老人不管不顾。就连他家中断电,房子将要被拍卖,他们都完全置之不理,这是什么样的儿女呢?

  老人的子女们去哪了?

  经过多次家访和调查,孙莉沙瞭解到他讲粤语,也可以听懂普通话和英语,但是他说话完全没有人懂。他也有一定的英文阅读能力,不过,孙莉沙认为,他没有足够的理解力,对于将要发生的事情并不完全清楚。
  对于这样的一个老人,物业公司竟然因为区区不到2万元钱,就要拍卖他的房子,她感到不可理解,也觉得自己应该做些什么事情来阻止这样的事情发生,但是,此时离拍卖的时间只剩不到两个星期了,她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成功,但是,一定要试一下。
  她跟物业公司交涉,希望取消拍卖,她说她去说服老人交纳物业费,为了1万多元的管理费,就拍卖房子,太没有道理了,物业公司答道,他们只是按照程序走;她还给国会议员打电话,希望能够取消拍卖,但是国会议员的回答也是,他们无法干涉法律的事情。
  她希望能给她多一点时间,使拍卖或者推迟,或者取消。
  同时,她也积极跟老人沟通,她跟老人耐心解释,告诉他这是法规,物业费必须得交。也想方设法跟老人的女儿联繫。可这位老人说,他也找不到女儿,他曾经去过女儿家里,但是不知道她的地址。
  最后她得到老人女儿的电话,她打了很多次电话,但老人的女儿从不接电话。她又尝试发短信、留言。又跟这位老人再次沟通,希望他主动跟自己的孩子联繫。终于,老人跟他的女儿联繫上了,老人的女儿也终于同意替老人交纳了物业费。
  然而,交纳了物业费,并不意味著房子拍卖可以停止,孙莉沙再次跟物业公司交涉,望他们撤回起诉,也同时也给法庭写信,说明了事情的前因后果。
  最后,终于在最后一刻,拍卖取消了。
  这个故事有了一个不错的结尾,但是并不是美满的结果。
  房子最终归属老人,老人或者可以稍稍安心,但是,老人的生活依然不圆满,他依然住在堆满垃圾的房子里,依然面临著交不起以后物业费的问题。
  孙莉沙说,作为一个社工,都可以听一个老人的诉说,为什么他的儿女能对老人不管不顾呢,任这样一个老人在没有电、没有热水的环境下生活这么多年。在老人遇到困难的时候,也没有给老人提供任何援助。很多老人不懂当地法律和法规,作为子女,应该多关心一下老人。
  她说:在她的社工生涯中,她接触很多类似的个案,老人问题,已经成为华社日益突出的一个问题了。这里的老人,由于对新西兰的法律、规章制度不够瞭解,发生类似的悲剧不在少数,她呼吁,生活在新西兰的华人能够负起自己的一份责任。新西兰作为一个福利制度很完善的国家,老人不需要儿女赡养,但是老人需要儿女的关爱和关心。

  新西兰的慈善组织

  新西兰有很多专门服务于社会弱势群体的慈善组织。这些团体对老人、以及患有重大疾病的病人以及家庭都提供了许多帮助。所有的慈善服务都是免费提供的。慈善组织的运营费用,部分来自政府的拨款,还有一部分来自社会各界的募捐,以及社工和志愿者的奉献。
  新西兰主流社会有构建相当完备,数量也相当庞大的慈善组织,社工以及志愿者会提供一整套完善的社区服务。但是,由于新移民的激增,特别是华裔移民的增加,这个系统还不能照顾到华人新移民的特殊需求,还未能用汉语提供符合华人文化习惯的服务。
  康信慈善基金会(CAN-BTrust)是一家主要服务于华裔的公益性信託基金会,基金会的成员既有受过培训的专业社会工作者、专职翻译,也有具备一定医学知识的义工人员。在新西兰,有相当一部分患有疾病的华裔中、老年人,由于各种原因,尤其是语言和交通的障碍,在就医、申请福利方面未能获得相应的社会服务。也有一些家庭的主要收入者被诊断出重大疾病后,往往会造成家庭经济困难,导致其家庭成员精神、心灵受到重创,这时就需要慈善机构的介入以及服务。
  孙丽沙是康信慈善基金会服务经理,也是新西兰太平绅士,她介绍说:康信慈善主要的服务人群是:不能讲英语的孤寡老人,重症病人及他们的家属,还有遇到特别困难,无处寻求帮助的个人等。主要提供的帮助内容有:与政府有关部门沟通,提供精神与社会道义支持。也同时提供交通帮助、资讯咨询、上门家访、电话问候、英文信件阅读、读书、读报、陪聊、陪同购物等。在服务方面,也有非常详细的分工;专业社工负责评估、承接任务,与有关政府机关、社团组织联络、协作,分派工作。志愿者提供家访、电话随访服务。在新西兰,社工指专门受到训练的社会工作者,专门从事这方面工作的专业人士。义工则指仅受到一些培训的爱心人士。
  由于涉及到病患以及服务对象的隐私,所有的社工以及义工,都受过专门的培训,会特别注重保护服务对象的隐私。孙丽沙呼吁说:为了使更多需要帮助的华人得到帮助,希望更多的善心人士参与到慈善服务中,使这项有意义的服务能持续发展。

  (为保护个人隐私,文中主要人物为化名)
(责任编辑:新西兰 XinXiLan)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